首页 百科知识 历史论文如何给刊物投稿

历史论文如何给刊物投稿

时间:2023-09-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历史文书数量众多,种类丰富,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从博硕学位论文看当代中国历史文书研究》自发表以来,受到了业界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和肯定,在档案学界、历史学界也得到了普遍关注和认可。

陈海玉 张昌山 周 铭

历史文书数量众多,种类丰富,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该论文以博硕学位论文为视角,较好地总结了当代我国历史文书的研究状况,展现了一个富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空间。

《从博硕学位论文看当代中国历史文书研究》共统计和分析了119篇以历史文书为研究对象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分析归纳了历年来历史文书研究所呈现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一、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绪论。文书是公文和私文的通称。目前学术界对历史文书的称谓不一,如“历史文书”“古文书”“公牍”等。因此,对其内涵的界定是历史文书研究的前提,该部分着重厘清了有关历史文书的几种概念,并说明本文使用的统计方法与数据来源。

第二部分历史文书研究现状分析。通过检索统计,该部分主要对历史文书研究论文的年度分布、主题分布、学科门类分布、学位授予单位分布、研究历史文书的博硕士学位论文级别分布五方面进行统计,以此分析出历史文书的研究进展、研究重点热点及研究区域分布等状况。

第三部分历史文书研究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对策。该文的创新点在于分析总结出我国历史文书研究的“研究力量为多学科交叉重合”“研究内容多样化”“研究手段系统化”等特点。同时,归纳分析了目前我国的历史文书研究存在的不足为“各学科研究间的交流整合不够”“学科研究队伍结构失调”“对历史文书学自身问题的讨论还不系统”“对少数民族历史文书的研究比较薄弱”等几个方面,并对相关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和见解。

二、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本文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我国的历史文书学理论研究工作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至20世纪末已有近60年的历史。回顾梳理它的发展轨迹,对于丰富和完善档案学的研究内容,建立历史文书学的学科体系,推动历史文书学研究工作向更加深广的领域扩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选择了代表一定研究水平和研究方向的博硕学位论文,展示我国历史文书研究的状况,完成了历史文书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以期能促进档案学、历史学、文学等相关学科的相互交融、吸收和借鉴。

第二,本文具有一定的实践利用价值。文书学的任务之一,是研究历史文书和历史文书工作。其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挖掘历史,而是为了补益现在,因为文书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属于管理科学范畴。因此,如何总结历史文书中承载的知识经验,为当前的文书工作提供一定方法、范式指导,实现古为今用,是历史文书研究要解决的重点。而本文的研究在这个问题上做了有益尝试。

三、主要创新点

一是内容的系统性。本文以博硕学位论文为视角,对其研究历史文书的文献数量、年代分布、研究内容、理论成果等为基本内容,构成了一个比较严谨的研究体系,为科学系统地认识历史文书的研究水平和进展状况,整合出一个良好的范式。

二是观点的新颖性。本文在对大量历史文书研究文献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基于相对客观科学的统计数据,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历史文书研究发展呈现的特点、存在的不足及对策。这些观点从个性和共性上揭示出历史文书的特色与发展规律,为我国历史文书研究提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三是学科的拓展性。文书学学科的发展还有许多领域需要深入和拓展,甚至有一些空白需要有人去填补。本文的撰写将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历史文书领域做系统的总结研究,是一篇反映我国历史文书研究的系统研究论文,拓展了文书学的研究领域。

《从博硕学位论文看当代中国历史文书研究》自发表以来,受到了业界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和肯定,在档案学界、历史学界也得到了普遍关注和认可。该文的发表为各研究者提供了当代中国历史文书研究的概貌,为文书学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陈海玉,女,档案学博士,云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民族档案学、文书学。其研究成果涉及民族档案、民族古籍文献、民族文化等领域,在少数民族档案领域的研究成果显著。迄今已出版专著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级项目1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