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具有多种不同的反映。总之,一切事物都以自身的现象在反映。但反映各不相同,物质自身的现象反映、认识反映和意识反映各司其职,各具各的特点。但人类对物质自身的反映和意识反映理解不多,反映较少。而对于认识的反映则各抒己见,形成各自的 “认识论”。因为认识在真理问题中也是一个直接涉及真理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对人类历史上关于认识的 “认识”作个说明。
毕达哥拉斯认为,认识有一种感性的认识和一种理性的认识。
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最先用唯物主义观点来说明认识的对象是经常变化的自然界和逻各斯。
爱利亚派的主要代表巴门尼德是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完全对立起来的第一个希腊哲学家。他认为感性是靠不住的,只有理性才能得到真理。他是欧洲哲学史上最早提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人。
原子唯物主义的先驱阿那克萨哥拉认为认识必须以感性开始,依靠理性来完成全部认识。他说:“可见的东西使我们的眼睛对不可见的东西睁开了。”
原子唯物主义的另一位先驱恩培多克勒用 “流射”和 “同类相知”的观点说明了感觉的产生。德谟克利特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他说:“有两种形式的认识:真理性的认识和暧昧的认识。属于后者的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但他后来偏重于理性认识,据说:他到了晚年,为了认识真理,“不使自己的感性所困扰”,竟特意弄瞎了自己的眼睛。他是提出影像论的第一人。
苏格拉底是 “求援于心灵”的人,他极力贬低感性认识的作用。
柏拉图认为具体事物是理念的摹本,认识是理念的理念,是 “回忆”。(柏拉图把原本当摹本,这是极大的错误。)
亚里士多德对认识和逻辑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深入研究。他明确地指出人有眼、耳、鼻、舌、身五个感觉器官。指出:“感觉绝不只是感觉自身,而必有某些在感觉之外的东西先于感觉而存在。”并提出 “思想者与被思想者是同一的”的观点。当然,亚里士多德也不是纯粹的唯物主义者,他在承认物质存在的同时也承认灵魂的存在。
古希腊晚期的伊壁鸠鲁和古罗马的卢克莱修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 “影像说”,坚持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他说:“永远要以感觉以及感触作根据,因为这样你将会获得最可靠的确信的根据。”“一切感官都是真理的报导者”,“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驳倒感性的知觉”。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是正确的,但把感觉作为真理的标准,认为 “感觉本身不会有什么错误,一切错误都是由推理造成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错觉也是客观存在的,因为除非这些感觉是真的,否则一切的推理都会出错误。
与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直接对立的是斯多葛学派,斯多葛学派认为人的理性是 “神”的理性的一点火花;理性思维的对象是存在于世界各种物质东西中的 “神”的理性;人心中有所谓先天的原则和观念,它们是逻辑推论的最初前提。
与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相对立的还有以皮浪为代表的怀疑主义。怀疑主义实际是古代的 “不可知论”。在皮浪看来,我们既不知谁真谁假,谁是谁非,“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作任何判断”。
经院哲学体系的完成者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包括两个方面:感觉和理智。他说:“由于感性是以单个的和个体的事物作为它的对象,理智则以共相 (普遍的事物)作为自己的对象。因此,感性的认识先于理智的认识。”他还总结为:“就感性和理智二者而言,对较普遍的东西的认识则先于对较不普遍的东西的认识。”从托马斯·阿奎那的这些言论上看,如果他的 “理智”是唯物主义的,那么他论证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程序是正确的。但因为他的 “理性”是用来认识上帝的存在的,所以,托马斯·阿奎那的 “天启真理”观对我们来说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这种欺骗性就好像是把我们说的 “真理的标准是真理”的真理换成了错误的真理。
13世纪实验科学思潮的主要代表罗吉尔·培根认为:“没有经验,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充分被认识。”他还说:“只有推理是不够的,还要有经验才充分。”但他仍然不懂得感性经验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因而也在认识论上形成混乱。
作为唯名论者的邓斯·斯各特认为,人的认识是这样的:最初某个简单的对象刺激感官,感官的运动作用于理智,于是理智就理解了简单对象。接着,理智把它们结合起来,根据自身的自然之光,就能阐明复杂对象的真理性 (斯各特的认识形成论并不彻底,可以说他还不认识认识形成的全过程)。
英国的威廉·奥卡也认为认识以经验开始,说 “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来自感觉”。认为概念不过是人们约定俗成的 “自然符号”。
达·芬奇认为:“我们的目的是首先向经验征询,然后以推论指出为什么此一经验必然依此种方式来活动。这是分析自然的结果时必须使用的规则。”他的分析,指出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形成和发展。
库萨的尼古拉认为:“如同在躯体中头、手、脚具有不同的机能一样,在心灵中理性是头、知性是手、感性是脚。”库萨的尼古拉的认识论对于唯物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布鲁诺也认为认识有三个阶段:感性、理智和理性。他认为:“我们用眼睛看见光、颜色和运动,但是我们不能用眼睛看到真理性的东西。一般地说,眼睛没有能力使我们判断出真实的光或真实的颜色,不能使我们把真实的光和真实的颜色同类似的表面现象区别开来。”
弗兰西斯·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全部对自然的解释由感觉开始”,“人们若非发狂,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当求助于感官”。培根学说的系统化者霍布斯说:“知识的开端乃用感觉和想象中的影像;这种影像的存在,我们凭本能就知道得很清楚。但是认识它们为什么存在,或者根据什么原因而产生,却是推理的工作。”
洛克认为,认识论的首要问题是知识的来源问题,而知识的来源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构成知识的观念的来源问题。他还认为人的心灵本来如同一张白纸,没有任何标记、任何观念,人的一切观念都是从经验得来的。他说:“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这些观点,证明洛克的认识论侧重于经验,对于感性和理性的作用没有着重考虑到,即按规律推理的认识没有考虑到。
笛卡儿反对 “凡是在理智中的,没有不是已经先在感觉中的”的感觉论原理。他认为理念是“天赋”的。他说:“我觉得有一些是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莱布尼茨也是有神论者,他说:“灵魂原来就包含着多种概念和学说的原则,外界的对象是靠机缘把这些原则唤醒了。”
荷兰著名的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人的认识有三个形成方式:“意见或想象、理性和直观知识。意见或想象是由传闻或泛泛经验得来的;理性知识是由共同概念推理得到的;直观知识是由人的理性直接认识事物的本质或本性而得来的。”他认为:“第一种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和第三种知识必然是真知识。”他说:“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
贝克莱的认识论也论证认识来自造物主。他认为感觉观念是造物主印在人的感官上的;认为物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 (意为不被感知的物就不存在,这是错误的)。
休谟说:“能呈现于心灵的,除了映象或知觉之外,没有别的东西。”他认为,观念是印象的暗淡的摹本的映象。
拉美特利说:“除了感官以外,再没有更可靠的向导。感官就是我的哲学家。”
爱尔维修说:“精神的全部活动就在于我们具有一种能力,可以觉察到不同的对象之间的相似之处或相异之处,相合之处或相违之处。然而,这种能力无非就是肉体的感受性本身:因此一切都归结到感觉。”
霍尔巴赫指出:“如果我们感官并没有被触动,我们就不能有感觉、知觉和观念”,“在活着的人里面,我们看见的第一个能力——其他一切能力都是从它产生出来的——这就是感觉”。
狄德罗指出,认识过程是 “从感觉回到思考,又从思考回到感觉”的过程。
康德说:“如果没有感性,对象不会被给与我们,如果没有知性,就不能思维对象。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目的。只有它们联合起来时才能产生知识。”但康德的理念是 “灵魂”“世界”“上帝”。
费希特论述了认识的发展,他把认识看成是 “自我创造非我”(这种认识论肯定说不清)。
谢林论述了 “绝对同一性”。但他没有讲清是正确反映和被反映的同一性,只是用 “反思”来说明这种同一性。所以,谢林的 “认识论”还是概念不清的认识论。他没有解释清楚 “同一性”的构成条件和构成同一性的正确和真理形式,没有能让人搞清 “同一律”的认识。
黑格尔说:“思维之超出感官世界,思维之由有限提高到无限,思维之打破感官事物的锁链而进到超感官界的飞跃,凡此一切过渡都是思维自身造成的,而且也只是思维自身的活动。如果说没有造成这种过渡或提高的过程,即应说是没有思想。”黑格尔是有神论者,他的思维超出感官飞跃到上帝所在的天国去了。
费尔巴哈认为:“我们的感觉是主观的,但它的基础或原因是客观的。”他说:“我把我的思想建筑在只有借感官活动才能经常不断地获得的材料上面。”他说:“感性若无思想便等于零,思想,即理性,若无感性也同样等于零。”他还说:“既然只有为思维所规定的直观,才是真正的直观;反过来说,也只有为直观所扩大所启发的思维,才是真正的现实界的思维。”
毛泽东认为:“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的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实践论》)
在 “认识”问题上,过去有一种 “神的启示”的说法,认为人们头脑中的认识是神赋予人们的灵性。实际上,所谓 “神的启示”,只不过是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脑机能根据物质的联系推断联系结果觉察到的想象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