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时间:2023-09-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策部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一是支持文化产业体系壮大发展。一是保障重大文化活动开展。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黄石市财政局 徐继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策部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掀起了抢抓文化发展机遇的热潮,奋力实现我市文化建设的新跨越新突破。财政部门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四种理念”,全面深化“四项目标”,为推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一、牢固树立抓文化建设就是抓科学发展的理念,全力支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当前,我市正处于“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彰显优势的区域功能提升期和大有可为的城市转型崛起期。抓文化建设首先应当从抓文化产业发展着手,坚持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推进我市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促进我市经济结构的提优升级。一是支持文化产业体系壮大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将现有的文化产业做精做强做大做足,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重点支持发展文化旅游、现代传媒、文艺演出和娱乐三大产业,积极支持发展文化创意、文化会展等新兴文化业态,培育体育服务业和艺术培训、艺术品市场,使文化产业发展速度高于GDP增幅,将大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一方面加大重点文化企业单位的投入力度,支持黄石广电的发挥资源优势,全面提升节目生产、传输覆盖、安全保障、公共服务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广播电视品牌效应和综合实力;支持黄石日报传媒集团做强做大,使其发展成为跨媒体、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传媒集团。另一方面加大对中小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资金扶持、贴息担保、税费减免等方式,制定落实扶持措施,着力解决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题,帮助中小文化企业加快成长。三是认真做好文化项目招商引资。落实招商引资专项经费,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招商力度。积极寻求文化领域有实力企业来黄投资,充分发挥其影响大、品牌响、带动消费能力强的优势,带动我市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二、牢固树立抓文化建设就是抓城市形象的理念,全力支持打造文化特色品牌

文化就是软实力,黄石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和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有着集“矿冶文化”、“体育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民间艺术文化”等多元文化为一身的独特文化品牌。抓好文化建设就应当立足黄石特色文化资源,在进一步擦亮文化品牌、扩大文化影响力上下功夫,以独具魅力的文化品牌推动黄石城市形象的提档升级。一是保障重大文化活动开展。积极筹措资金,支持黄石矿冶文化论坛、中国黄石·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国际乒乓节等活动定期开展,突出做好2012年第二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暨第三届国际乒乓球节的资金保障工作,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深入弘扬矿冶文化、体育文化等特色文化。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建设黄石市、大冶市、阳新县、下陆区等非遗展览厅和传习所,加大对我市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研究和开发力度,重点做好1个世界级、4个国家级、9个省级、20个市级非遗项目的挖掘、整理和开发工作。同时全力支持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华新水泥厂旧址、大冶铁矿天坑等工业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三是推进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统筹安排资金,支持以“西塞神舟会”、“阳新采茶戏”、陈贵舞龙舞狮、大冶武术为基础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以龙港革命旧址、大冶兵暴旧址、红三军团革命旧址为重点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以东方山弘化禅寺为依托的佛教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坚持发扬民间艺术文化、传承红色革命文化、打造佛教旅游文化,努力把黄石建设成为在全国全省有影响有地位的文化精品地区和文化旅游胜地。

三、牢固树立抓文化建设就是抓民生福祉的理念,全力支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抓文化建设就是抓民生建设,我们将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加大对公共文化投入力度,逐步建立总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公共文化经费投入机制,确保公共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支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推进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支持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综合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农家书屋”、送戏下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民体育健身设施等工程,进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二是改善公共文化设施条件。在落实文化惠民工程的同时,落实专项资金,支持群艺馆扩建、图书馆搬迁、少儿图书馆、中国水泥博物馆建设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进一步提升黄石大剧院、磁湖剧院、科技展览馆、工人文化宫等重大文化设施功能,支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场、广播电台等公益性文化单位设备配置和维修改造,逐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采取财政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艺术馆等公益性文化场馆实行免费开放的保障力度,建立起免费开放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升免费开放的内容和质量,实现均等普惠的免费服务,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四、牢固树立抓文化建设就是抓管理创新的理念,全力支持文化机制体制改革

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我们将按照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认真落实政策,加大支持力度,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文化科学发展。一是落实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优惠政策。加大对转企改制的支持力度,离岗和退休人员所需的基本待遇及各项社会保险费、分流人员所需的经济补偿金,从评估后的净资产中预留或从国有产权转让收入中优先支付,净资产不足的由财政给予全额补助,保证转企改制单位人员得到妥善安置。对转制过程中的资产评估、审计、政策法律咨询等费用,由财政支付,降低转企改制成本。同时改变财政投入方式,以其提供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作为确定财政投入的重要依据,引导转企改制单位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提高文化事业单位保障水平。加大对市文艺院团单位的投入力度,对文艺演出院团在职在编演职人员参照全供事业单位全额发放工资、安排相应公用经费补助,并对市文联相关团体给予活动经费补助,解除文艺演出院团演职人员后顾之忧和保证院团正常运转,促进文化演艺事业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国有文化资产财务监管。认真履行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职能,强化基础管理,为转企改制单位提供清产核资立项和结果审批、资产评估备案、公司章程拟定、注册资本审核、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等服务,积极探索研究新形势下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四是加强文化资金绩效管理。加强项目库和基础数据库建设,通过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改革,进一步强化财政财务管理,提高文化资金使用效益。同时,积极探索开展部门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将重点文化项目支出纳入绩效评价范围,建立完善多方参与的绩效评估和监督考核机制,实现文化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