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西峰区文广局 毛会科
西峰是庆阳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商贸的中心,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高度,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以重点文化项目为抓手,以文化设施为载体,以文化服务为核心,加大建设力度,呈现出了蓬勃发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态势,为“十二五”时期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基本现状
(一)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
以乡镇、村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以区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重点,逐步建成规划科学、功能齐备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切实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博物馆改扩建,改造窑洞18孔,建成二层砖混办公楼一幢,建筑面积2865平方米;文化馆馆舍面积1533.4平方米,常设服务项目3个;图书馆与文化馆合署办公,馆舍面积800平方米,藏书量18500本,年外借15235册次;秦剧团建成综合办公大楼一栋,内设办公室、声乐训练室、舞蹈排练室、会议室等。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专项资金等一系列文化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显著改善了基层文化设施的整体面貌。截至2011年底,全区共有乡镇文化站8个,街办文化服务中心2个,其中列入甘肃省“十一五”期间投资建设序列的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农民文化大院7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8个,村级农民文化广场27个,村文化室98个,农家书屋100个,扩大了文化阵地,基本实现了“乡有文化站,村有活动室”的建设目标,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正在形成。
(二)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日趋丰富
按照“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的思路,把文化惠民项目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不断优化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到2011年底,区级图书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全区7个乡镇共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9600多户。通过整合、自建等方式,逐步启动文化共享工程进万家服务平台,努力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服务范围覆盖千家万户。另外通过送书下乡、流动图书车、巡回演出、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施,使基层文化资源更加丰富。
(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全面开展
2008年区博物馆在全省首批免费开放,2010年以来相继实现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全部免费开放。公共文化空间设施场地让广大群众无障碍、零门槛进入,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7个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落实资金374032元,其中群众文艺演出199060元,公共文化服务40500元,各种展览55890元,培训讲座78582元,资金到位率100%。省文化厅为各文化站配备音响、功放、DVD等活动开展用品35件。西街办文化站(原寨子乡文化站)被命名为全省示范乡文化站,藏书量总计16200册,年均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8次,活动场地总计2276平方米,周开放时间56小时。
(四)文化服务创新亮点纷呈
全区文化单位共有干部职工134名,局属三馆一团文化专业人员45人,占34%;归口管理8个乡镇文化站,2个街办文化中心。多年来,按照“统筹指导,重点引领、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导向性、示范性、带动性、可持续性为原则,坚持重大活动组织与长效机制建设并重,努力做到主题品牌文化活动突出“示范性”;常规群众文化活动突出“参与性”;节庆文化活动突出“独特性”。成功承办了第四、五、六、七、八、九届中国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以“大舞台”、“大讲堂”系列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不同层次的文化活动,打造城区“10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长廊”,在城区和谐广场、周祖广场等5个大型文体广场,12个小游园,以及城乡54个活动点,引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和谐西峰大舞台”群众文化活动,使文化爱好者们走进社团,走上舞台,尽情释放文化激情,展示文化才能,接受了优秀文化熏陶,提升综合文化素养。坚持“政府买单、群众看戏,一区一品牌、一乡一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思路,策划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活动,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城乡基层,落实到了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的文化需要上。年均送戏下乡进社区300多场,到农村放映电影100多场。使群众能够享受就近、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五)民俗文化产业稳步发展
自2002年以来,区委、区政府立足资源优势,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陇东文化名区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发展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加强了对香包产业的宏观规划指导。提出了以民间艺术产品为主导,面向市场,开发精品,壮大产业,发展经济,努力把我区建设成民俗文化产业大区的发展思路,开发创作能够体现民俗风格的优秀品牌。香包、刺绣、剪纸、泥塑行业中的艺术大师过百人,能人上千人,艺术精品质量好,数量多,屡获各个级别的文化大奖。各类民俗文化产品不但规模开发,更重要的是向高尖端的艺术层次发展,形成了文化品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已见雏形,保证了“产、供、销”各个环节的有效链接。截至目前,全区共创办营销公司47个(其中注册公司22个,未注册公司25个)、香包网站1个,生产大户1000多户,从业人员12000余人,年生产香包等民俗文化产品350万件,产值达3500万元。全区先后有56名作者被命名为“庆阳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71名作者被命名为“甘肃省民间艺术家”、37名作者被命名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香包刺绣之乡”、“民俗文化产业调研基地”、“民间剪纸之乡”、“荷花舞之乡”、“华夏公刘第一庙”,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文化产业开发示范基地”。如今,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项朝阳产业、支柱产业,不仅是引领农村妇女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成为宣传庆阳、推介西峰的名片,对全区农民就业增收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做法及体会
(一)坚持政府主导是关键
几年来,区委区政府把公共文化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同安排、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真正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加强领导、工作上强力推进、政策上全力支持,考核上有硬指标,使文化工作在“四位一体”的布局中凸显应有的作用。同时发挥公共财政作用,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二)创新运作手段是动力
创新是提供文化发展动力、激发文化发展活力的有效手段。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把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内容创新、服务创新渗透到每一个领域,不断为公共文化服务注入新的理念、内涵和方式。2010年以来,以文化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设等惠民工程为抓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打造基于新媒体的服务新业态为目标,努力构建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城乡、传播快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盘活现有文化资源,有效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
(三)坚持需求导向是前提
针对人民群众对实现自身文化权益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热切的现实,文化部门围绕群众看书看报、看电影、看电视、看戏、公共文化鉴赏、文化素质培训、群众性文体活动等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让人民群众普遍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在服务内容上,紧贴时代主题、紧跟基层需求,及时推出一批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群众文化精品和服务项目。区秦剧团现保留剧目有《杨门女将》、《杨八姐盗刀》等40多本,新创编剧目有《隐形的战线》、《总盼月儿圆》、《周祖公刘》、《双塔情缘》、《女儿如花》等,每年巡演300多场。在服务方式上,坚持方便群众、联动基层、不违农时、不择场地、不拘形式,为城乡群众提供便捷服务的原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确保文化惠民是目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落脚点是努力实现均等化。对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在城乡均等方面努力弥补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欠账,从设施、文化惠民等方面努力促使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布局、合理配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在身份均等方面,始终关注社会各阶层、群体,并向未成年人、老人、城市低保户、农民工等倾斜,高度重视和保护其文化权益。2012年文化局结合双联活动,组织专家前往偏远地区开展艺术讲座,开展智力扶贫。计划逐步实施“文化低保”惠民工程,将有文化意愿而没有经济条件的弱势群体列为“文化低保”帮扶对象。这些都是要努力打造人人参与、惠及全民的文化服务体系,使广大群众能够更方便地享受公共文化成果、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形成公共文化设施物尽其用、先进文化成果城乡共享的良好局面。
(五)推动社会参与是基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政府主导的同时离不开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多年来,政府积极引导、整合社会人才资源,社会文艺节目资源参与公益性演出,吸纳社会资金组织专题文博会及各类展览,取得了较好效果。至目前,全区共有各类演出场所57处,民办剧团4家,演艺团体22家,演出人员1500多人。每年累计演出不下500场次,观众约10万人次,社会文化效应较为明显。
三、存在问题
(一)区级文化设施建设步伐缓慢
文化馆、图书馆建设不达标,两馆共有办公场所1533.4平方米,按照三级馆评审均不达标,部分正常业务没有场地开展;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1万多册,三分之二的书籍陈旧,无法借阅,每年购书经费2万元,只能够订阅部分期刊和报纸;秦剧团设施配备落后,办公、排练场所紧张,演出服装破旧,音响、灯光设备老化,严重影响工作正常开展;专业人才缺失,传统剧本多,新创剧本少。图书馆和博物馆均无业务用车,指导全区图书工作及文物普查工作开展困难。
(二)乡镇文化设施滞后工作人员不专
大部分乡村没有体育健身场地,设施配备落后,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不经常。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收看收听手段落后。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不专,无经费支持,设备落后,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不普遍、不经常,图书室借阅开放时间短。部分农村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图书室、资源共享工程闲置。
(三)文化专业人才缺乏
文化馆音乐、舞蹈、美术专业人才缺乏,辅导组织基层文化活动开展困难;博物馆文博、历史、工美专业人员缺少;图书馆核定编制不足,职工年龄偏大,国家资源共享工程完成后无计算机专业人员;秦剧团缺乏专业编剧人员。大师级文化名人空白,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稀缺,编剧、导演、舞美、音乐、戏剧、表演等方面人才缺乏,独立承办大型艺术活动困难重重。
(四)总量投入不足
无论是创作、演出都缺少经费支持,没有扶持、补贴、重奖、捐赠支持等扶持激励机制,大多自费出版、自销作品,人才自生自灭。
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一)目标思路
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创新创优为主线,以全面实现文化惠民、改善文化民生为主题,创新公共文化发展模式,转变公共文化服务方式,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设施、产品、服务。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逐步建成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一体化格局.
(二)工作任务
1.加大投入,强化设施,提升服务功能。一是抓好大型文化项目建设。在南区新建含文化大厦(包括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秦剧团、多功能音乐厅、3D影院、大型展厅、大型会议厅、文联活动中心)、广电大厦、新闻大厦、图书大厦、旅游大厦和文化广场于一体的文化传媒中心,彻底改变宣传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分布零散,整体标准不高的局面,2012年开工建设,“十二五”末投入使用。新建包含演绎、传媒、研发、设计、生产、展览为一体的民俗文化产业园区,加强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创意产业的协调发展。2012年开工建设,“十二五”末全面建成。二是抓好区级文化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一次性解决文化馆、图书馆两馆达标问题。文化馆建成达标三级馆,按标准设置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摄影等辅导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配备“流动文化车”,区财政每年拨款总额不低于全区人均0.5元。图书馆建成达标三级馆,年入藏品种不少于500种,配备“流动图书车”,解决边远地区群众看书难的问题,完善电子阅览室,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区财政年补助经费不低于4万元,并逐年递增,确保图书购置经费的足额拨付。博物馆在2011年整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提升展览规格,综合展示陇东民俗风情和农耕文化底蕴,区财政每年拨付5万元文物征集经费,并落实每年3万元馆藏文物保护经费。秦剧团扩建办公、排练场地,购置演出服装、音响灯光设备,配备“流动舞台车”,搞好下乡巡回演出。三是抓好乡镇、街办文化设施建设。在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础上,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建成大型会议室、演艺厅、电影院、农民小剧院等功能齐全的乡镇(街办)文化中心10个、新建村级健身活动场地10处。力争使全区每个乡镇都建有一个集图书阅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书法辅导、广播影视、文艺演出、科普培训、体育和文化活动场地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进一步充实、完善综合文化站的设施建设,促进文化站的设施建设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要达到400——600平方米,实现三室(图书借阅室、培训室、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一厅(多功能活动厅)、一校(农民业余学校);一场(体育、放映、演出场)等活动场所的配套设施。全面实现村(社区)文化设施“十个一”建设全覆盖,即:一处文化广场,一个文化舞台、一个灯光篮球场、一幢科技文化综合楼、一支农民文艺队、一支农民篮球队、一所乡村少年宫(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一处农家书屋、一个乡村网校、一个阅览室。
2.统筹兼顾,抓好队伍,夯实人才基础。一是抓好文化系统队伍建设。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与文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的培养选拔制度和奖励制度,培养和引进一批高层次的文艺专业人才、文化管理人才和文化经营人才,把我区的文化队伍建设成为思想上先进、业务上过硬的文化队伍。要实行竞争上岗,优化人员结构,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制度,建立起能者上,庸者下,优胜劣汰的机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妥善做好分流人员的安置工作。要推行在职培训提升专业水平,通过委托、定向培养、双向交流、强化训练等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后备力量,选择年轻艺员压担子,让他们锻炼成长,不断优化我区文化队伍结构,提高我区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依托各类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每年组织全区30—40名文化骨干、民俗产业领军人物、群众文化活动优秀编创人员进行综合能力提升培训。每年邀请知名专家举办2-3次文化建设高端讲座;举办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4期,培训图书管理员400人。同时要通过提高生活待遇,改善工作条件,改革分配制度,努力营造有利于文化专业人才发挥才干的创业环境,吸引更多外地优秀专业人才到西峰工作。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要面向群众,立足本地,坚持经常化、多样化,不断提高乡镇、街办文化站的活动质量。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二是抓好民间文化队伍、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政府要一手拉着群众,调动广大民间文艺人才的积极性,积极发展文化志愿者队伍,引导更广泛的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激发全民关注文化、参与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的热情;同时还要一手拉着企业,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尤其是广大民营企业投资、捐助公益文化设施,加强对民办文化机构和团体的支持力度,打破体制界限,在资金扶持、队伍培训、行业评估等各方面对民办文化机构和国办文化机构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努力形成多元互补、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格局。依托区文联音协、民协等协会,成立香包、剪纸、唢呐、民歌等专业研究会,吸纳一大批民间文艺专家、研究者和爱好者参加,负责对我区民间文化艺术进行理论研究、发展指导、改编创新和包装推广。
3.创新思路,打造精品,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公共文化事业单位、专业艺术团体、广播影视机构和社科联、文联、作协等文化团体,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骨干作用,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积极开展农村题材戏曲、小品比赛和展演、评奖等活动。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委托生产等形式,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生产质优价廉的公共文化产品。制定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促进办法,重点抓好戏剧、影视剧、文艺图书、歌曲的创作生产,积极推进文学、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摄影、民间文艺、曲艺等艺术门类竞相发展。全力推出一批具有西峰特色、能够达到省内乃至全国水准的优秀作品和文化品牌,努力形成一批文学、戏剧、影视、音乐等各个门类的艺术文化精品。五年内完成一歌(《黄土组歌》)、一舞(歌舞剧《印象董志塬,魅力西峰》)、一片(有影响力的影视片)的创作。坚持现有文化体育设施与公众资源共享,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单位(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推动影剧院、展览馆定期提供免费或低票价服务。
4.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制订完善公共文化发展各项管理制度和服务方式,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向公民提供制度化的公共服务。以城区中心广场及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农家书屋)为平台,以文化馆和城乡各类业余文艺团体及文艺骨干为依托,以村镇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农村民俗文化、宗教文化、节庆文化、生态文化、老年文化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城区“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使群众能够就近、就地充分享受基本的文化权益。依托重大节庆和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继续推行“千台大戏送农村”、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颂歌献给建设者”、广场文化周等主题活动,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发展各种民间文化组织,引导兴办农村文化大院、业余剧社、自乐班等群众业余文化团体,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扶持群众文艺团体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鼓励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不断促进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5.示范引导,重点推进,发展壮大特色文化产业。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围绕8大文化业态,加快开发步伐,扩大产业规模,造福人民群众。优化文化产业布局结构,加快建设民俗文化产业园等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引进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发挥科技对文化的促进作用,广泛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升级换代,提高印刷、传媒、演艺、网络、影视等领域技术装备水平。健全文化市场体系,重点培育香包、刺绣、剪纸等民俗文化产品市场和彩印包装、演艺娱乐市场。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在西峰区建立1~2个大型中心市场和文化产品批发市场。扩大文化消费,创新商业模式,引导文化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场所。要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鼓励农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就近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开辟新的就业和致富门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