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谈新形势下伽师县群众文化建设思路

浅谈新形势下伽师县群众文化建设思路

时间:2023-09-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形势下伽师县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应该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让全县农牧民群众时刻感受到文化的存在和熏陶。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以现代文化的力量引领和助推社会主义建设,群众文化建设势在必行。近年来,伽师县各级党政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推进群众文化的发展,才可能提升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新疆伽师县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局长、旅游局局长 吕林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需求也变得多样化,只有准确把握新时期发展的形势,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新形势下伽师县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应该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让全县农牧民群众时刻感受到文化的存在和熏陶。

一、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伽师县位于喀什地区喀什噶尔河流域中下游,全县东西长140公里,南北宽80公里,国土面积6715.4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298个行政村,总人口40.2万人,其中维吾尔族人口占94. 52%,农牧民群众人口达95%以上,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伽师县文化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和商埠,维吾尔族传统的文化、艺术、礼仪、饮食、服饰、节日等民族特色,形成了底蕴丰厚历史文化。但是,由于维吾尔族群众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宗教氛围非常浓厚,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势力利用群众的宗教信仰,进行非法反动宣传、思想渗透和组织破坏活动,愚弄群众、破坏社会安定和谐,严重影响了伽师县的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近年来,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援疆省市的帮扶下,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以先进的文化引导人、教育人,利用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形式启迪群众、淡化宗教氛围,提高农牧民群众素质。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下,以现代文化的力量引领和助推社会主义建设,群众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伽师县群众文化建设现状

目前,伽师县有1个国家三级图书馆、1个国家二级文化馆、1个城市数字规划展览馆、1个大型文化活动中心、2个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广场、3个公园、284个农家书屋、13个乡镇文化站、已建成59个村(社区)文化室,设备基本配齐,文化从业人员89名,根据“一乡一队一村一场”的要求,组建由农牧民群众组成的13个乡镇文艺宣传演出队。

伽师县地域、民族风情为当地的文化打上了鲜明的烙印,具有时代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景观:喜庆的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激烈隆重的刁羊赛马民俗体育活动传承至今;传统的木卡姆、麦西莱普歌舞、民间弹唱、民居、饮食、服饰等都渗透着浓厚的民族文化,传统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伽师县打造“瓜乡铜城 古韵伽师”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依托现有基础设施广泛开展文艺演出、节庆活动、文体活动竞赛、书画摄影展览,举办各类免费培训等群众文化活动,逐步形成全民参与的文化工作格局。

三、关于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发散性思考

(一)群众文化建设与群众文化权益相结合。基础设施作为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是广大农牧民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基本场所。近年来,伽师县各级党政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推进群众文化的发展,才可能提升全民族的文明水平。通过大力实施“文化塑县”战略,伽师县将群众文化建设作为整个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争取和实施了“东风工程”、“西新工程”、“雪炭工程”、“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各类项目工程,充分发挥文化主阵地作用,使全县的文化阵地网络初步形成,文化设施得到一定改善,农牧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

群众文化人才的发掘和培养作为文化内容建设的组成部分不容忽视,人才队伍建设是群众文化建设的主体。突出文化队伍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领军”作用,构建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的完善的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体系,文化事业才能可持续发展。只有做到群众文化人才建设同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辅相成,才能使文化建设有内容,不让群众文化基础设施成为“形象工程”,不会成为国家资源浪费的缺口。

(二)群众文化宣传与文化受众相结合。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宣传文化部门下乡村给予指导帮助,结合学雷锋月、民族团结教育月等活动,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贴近生活的典型事迹来宣传、感动、教育群众;利用广播、电视,自办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广播电视节目,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力实施文化“四下乡”、报纸图书杂志“六进村”、文艺演出、电影放映、“靓丽工程”、“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教育内容表现表达给群众;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成立“一乡一队一村一场”乡村文艺宣传演出队,采取多种形式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其中。在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中,丰富群众的内心世界和业余生活,淡化宗教氛围,唤起群众的对祖国对援疆省市对社会各界及对家庭的热爱和感恩之心,激发群众“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

(三)群众文化生活与群众文化享受相结合。“声乐之入人也深,其他人也速”,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对一个人的熏陶越深刻,就越容易教化这个人。声乐本就是农牧民群众最容易接受也是最容易接触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基层文艺工作者要深度挖掘群众文化生活中的素材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将讴歌现代文化、文明成果、歌颂新时代建设的伟大实践,用艺术的手法、群众的语言、多样的形式加以包装,打造一批符合时代特征、贴近群众生活、积极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使群众在文化生活中享受文化艺术。

文化活动用以供群众娱乐休息,美化生活,传播知识,伽师县以重大节庆活动、百日广场文化活动、乡村文体活动竞赛为契机,打造一批批精品文艺节目,广泛开展了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自2010年来,伽师县着力打造文化品牌——伽师瓜文化旅游节,充分展示伽师县瓜果(中国第一瓜王——伽师瓜、西梅、酸梅、杏)、花卉(台湾精品蝴蝶兰)、民族服饰、饮食、文化风情,为世界了解伽师、让伽师走向世界提供平台,同时也培养群众的文化自信,增进文化认同。声乐悦人,活动乐人,通过举办各类文化体育、展览、伽师瓜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使群众徜徉于文化艺术氛围中享受文化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