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哲学家眼中的哲学

哲学家眼中的哲学

时间:2023-09-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们的哲学观发生过多次历史性的变革,如古希腊哲学的哲学观、西方近代哲学的哲学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哲学观等。柏拉图眼中的哲学就是用思辨理性去把握理念世界,他建立了以理念为基础的哲学本体论,这也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典型的本体论体系。近代哲学家眼中的哲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哲学家眼中的哲学也就是哲学家的自我理解和自我规定,是哲学的内在灵魂,它深层地规约和决定着一种哲学的目的、对象、问题域乃至主要观点等重要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哲学家有什么样的哲学观就有什么样的哲学。在苏格拉底看来,哲学就是“爱智慧”;在柏拉图看来,哲学就是对真理的追求;在黑格尔看来,哲学就是哲学史;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哲学就是世界观、就是一种批判的思维方式;在列奥·斯特劳斯和中国哲学看来,哲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在逻辑经验主义者看来,哲学就应该是实证的、精确的。似乎每个哲学家眼中都有一种哲学,都渗入了他们对于哲学的特有的理解,这也是哲学概念“无定论”的原因,但也因为这样,哲学的发展获得了其特有的丰富性。

(一)西方哲学家眼中的哲学

在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们的哲学观发生过多次历史性的变革,如古希腊哲学的哲学观、西方近代哲学的哲学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观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哲学观等。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眼中的哲学

马克思的哲学观诉求:马克思在创建哲学理论时,并没有给哲学下过确切的定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是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巨著所体现的。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阶级性和实践性的统一。马克思的哲学观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首先是现实主义或理性主义的哲学观,早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就曾写道,“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22]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正在形成“向现实本身去寻找思想”的理论研究方向。其次是人本主义的哲学观,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导言中马克思表达了自己当时的看法,他指出:“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归结为这样一条绝对命令: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23]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强调了必须以人本主义观点去透视黑格尔哲学。最后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观,马克思不仅对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进行批判,而且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也进行了无情的批判,马克思与一切旧哲学划清了界限,最终确立了自己的哲学观,“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4]哲学就是一种活动,是一种在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种批判性活动。

恩格斯眼中的哲学:恩格斯在与各种偏离马克思哲学本性的思潮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坚持和捍卫了马克思的哲学观。首先,合理地阐述了马克思哲学对思辨自然哲学和历史哲学观的终结,他分别从哲学与自然科学以及哲学与历史科学的关系角度,说明了那种思辨自然哲学是“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他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5]从而把哲学的立足点确定为“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其次,恩格斯把马克思所创立的哲学叫做“现代唯物主义”或“世界观”,[26]在他看来,现代唯物主义已经不再是那种追求“世界本原”和“最高原因”的哲学,它综合了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果,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

2.西方哲学家眼中的哲学

普遍观点认为:西方哲学史可以被分为四个比较重要的时期,即古希腊罗马哲学时期,中世纪哲学时期,近代哲学时期以及现代哲学时期,而美国哲学则属于现代西方哲学。

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家眼中的哲学:首先在哲学与世界的关系上,认为哲学就是对宇宙万物本原问题的认识,泰勒斯把万物的本原归结于水,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气,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把宇宙万物的本原或始基归结为原子和虚空,这些都表明了早期哲学家们是怎么看待哲学和世界本原的。其次,从哲学的功能来看,古希腊哲学家们力图追寻完善境界或者理念世界,早期智者派称自己拥有智慧,而苏格拉底经过反思,领悟到只有神才拥有智慧,人并没有智慧,他认为哲学所追求的智慧不仅仅是关于自然界的,或者是人本身的,而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柏拉图眼中的哲学就是用思辨理性去把握理念世界,他建立了以理念为基础的哲学本体论,这也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典型的本体论体系。亚里士多德批判地继承了柏拉图的部分理论,他的哲学观蕴含在他的逻辑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美学理论中。最后,他们眼中的哲学表现为追求精神上的完全自由,古希腊晚期的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怀疑论学派和新柏拉图主义,这些学派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追求的超验世界理论中的自由精神成分发挥到了极致,他们的哲学观是一味地追求超验世界和自由精神。

中世纪哲学家眼中的哲学:中世纪哲学是指从公元6世纪到16世纪的欧洲哲学,这一时期,基督教神学占据统治地位,哲学也被称为基督教神学,此时的哲学家也是神学家,他们眼中的哲学就是去探讨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早期教父哲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定教义,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他认为,“不信仰就不能理解”,这一时期的教父哲学就是为信仰提供可以被理解的解释和说明。中后期经院哲学的主要任务是从理论上对基督教的教义和信仰加以论证,主要代表人物是托马斯·阿奎那,他认为:“爱智慧就是爱上帝,就是追求天国的幸福。”阿奎那的这些努力都是在试图为宗教提供最为理性的哲学证明。中世纪的哲学观可以被概括为:爱智慧就是爱上帝。

近代哲学家眼中的哲学:近代哲学发生的背景是文艺复兴运动,把哲学从中世纪神学中拉了回来,重新肯定了现实世界,并且形成了人文主义、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三大思潮。近代哲学家眼中的哲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在近代哲学家们看来,哲学表现为对知识的追求,弗兰西斯·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真实地反映了近代西方人对于知识的追求;其二,哲学家眼中的哲学表现为对科学的热爱,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笛卡尔,他最关心的是理智的确定性问题,他坚决主张“系统地、有秩序地进行思维”和“方法要有必然性”;其三,哲学家眼中的哲学还表现为对文明的向往,如卢梭注意到了科技发展与文明发展之间的矛盾,他认为哲学理应把重心放在对人类道德文明的保护上;其四,哲学家眼中的哲学还表现为对知识基础的建构,这也是德国古典哲学重点要做的工作,他们对于知识基础的解构和建构工作像建造了一个蓄水池一样,不仅把历史上关于知识基础的相关理论吸纳进来了,而且他们的创造也为后来的知识论哲学提供了很多“营养”。首先是康德,康德在他的“三大批判”中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思想,在他的哲学中,他把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由本性之间的矛盾作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把世界二重化为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人只能认识现象世界,而不能认识“物自体”,因此,他既肯定了科学所拥有的、必要的知识基础,又提出了科学认知的有效范围。费希特反对康德关于“物自体”不可知的观点,他把康德的批判哲学转化成为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进而建立一个作为知识的基础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其五,哲学家眼中的哲学还表现为对于思想的思想,即反思,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黑格尔,他提出,“凡是合理的都是实在的,凡是实在的都是合理的”,他力图通过“思维自己的运动”,建立起一套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辩证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认为哲学就是思想的自我考察,而哲学理论的发展就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认识过程。

现代哲学家眼中的哲学:现代哲学家眼中的哲学首先是科学主义的,科学主义思潮从孔德的实证主义开始,中间经过马赫主义,再到分析哲学、逻辑实证主义。该理论体系认为人们理应把哲学限定在讨论认知和科学知识的基础以及基本构成方面的问题上,后又把全部哲学归结到语言和逻辑分析方面,此时的科学主义哲学就是围绕着科学认识问题所进行的语言和逻辑分析活动,而且只注重对问题的分析和描述;其次,这时期的哲学家还秉持着人文主义的哲学观,人本主义思潮从叔本华、尼采的意志主义开始,中间经过新康德主义、生命哲学再到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人本主义哲学观认为哲学是从人与世界的非理性本质出发,去探索和解释人与世界的绝对本质问题;再次,后现代主义哲学观。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学者们给予了许多不同的称谓:海德格尔称它为“哲学终结之后的思”;罗蒂称它是“后哲学文化”;哈贝马斯称它为“后形而上学思想”;利奥塔称它是“后现代知识状况”;詹姆逊称它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

(二)中国哲学家眼中的哲学

中国传统有哲学吗?这是很多人经常要问的问题,甚至一些著名哲学家都对中国哲学的合法性提出过怀疑,如黑格尔就说过:“东方哲学本不属于我们现在所讲的题材和范围之内,我们所叫做东方思想的,更适当地说,是一种一般东方人的宗教思想方式——一种宗教的世界观。”[27]伽达默尔在讨论西方哲学的合法性时,也认为智慧型的远东思想在提问方式和表述方式上,都与所谓的西方哲学之间缺少一种“可检验的关系”。在西方哲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的模式,即用“终极问题”和“逻辑、概念式地把握世界”的习惯化标准来判断一门学科是否是哲学,而在我国哲学传统中,并没有严格遵循这种习惯,“哲学”一词也是近代从日本学者西周那里引进过来的,但对于中国传统到底有没有哲学的问题,关键要看人们怎么去理解哲学,总体而言,中国传统哲学,虽无“哲学”之名,但有“哲学”之实,如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等。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中有其特有的一系列基本哲学范畴,如“为”、“道”、“气”、“理”等。如果按照西方哲学标准对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进行分析和归类,人们会发现唯心论、唯物论、实践观、辩证法以及方法论的影子。例如:庄子的思想中有许多唯心主义的成分;先秦的荀子、汉代的王充、南北朝时的范镇,都是持唯物主义思想的典范;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了实践的重要作用;《周易》和《老子》具有辩证法的思想早已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中国古代哲学家眼中的哲学:中国古代传统哲学家们的哲学观可以概括为:哲学就是探讨如何通过实践更好地实现“天人合一”,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在我国古代,人与世界之间的实践性关系主要是通过“为”这个哲学范畴体现的,儒家哲学主张“有为”和“为政”,并且在《论语·为政》中明确地提到“为仁”和“为政以德”。墨家哲学也主张“有为”、“为政”,墨家哲学在社会政治统治和个体生存发展两方面都很注重功利因素。道家哲学主张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规则中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在社会政治统治和个体生存发展两方面,都主张“无为”的思想,并且希望达到那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的最高境界。

中国近代哲学家眼中的哲学:其一,中国近代哲学家们首先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上去理解哲学,傅斯年认为,“哲学不是离开科学而存在的哲学、是一切科学的总和,哲学可以说是一种思想,普通的思想。又可以说是一种知识,基本的知识。”[28]张东荪也对“哲学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地探讨,他认为哲学首先是一种精神,其次哲学是一种态度,还是一种文化。杨伯恺也是从与科学的关系角度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他认为哲学就是以研究存在与思维的关系为其根本任务;其二,中国近代的哲学家们也有从“人生”的角度去理解哲学的,如胡适就在其《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曾明确地提出:“凡研究人生切要的问题,从根本上着想,要寻一个根本的解决:这种学问叫做哲学。”张岱年主张注重哲学“人生理想”,他主张将辩证唯物论与逻辑分析方法及中国哲学关于人生理想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李大钊也曾提出:“哲学者,笼统地说,就是论想象的东西”[29];其三,在一些近代中国哲学家看来,哲学还是一种反思的思维方式,冯友兰先生就认为,哲学就是反思。“哲学家必须进行哲学化:这就是说,他必须对于人生反思地思想,然后有系统地表达他的思想。”[30];其四,中国近代哲学家还有从世界观角度去理解哲学的,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艾思奇,他提出:“研究哲学的结果,是使我们对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思想认识)的规律性,获得一个总的认识和理解,简单地说,就是使我们掌握一定的世界观。”[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