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出世的态度入世

以出世的态度入世

时间:2023-09-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理想的状态是一种居中态度,或者说中庸之道,即以出世的态度入世,以入世的态度出世。以出世的态度入世,才能够清醒地活在世界上,才能够认清世俗生活的意义,知道追求世俗之物的界限,这样才能够不至于陷入世俗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以入世的态度出世,出世才具有根基,才富有生命力。达到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有”。以出世的态度入世,人生便会呈现出一种张力,从而使人生闪现出勃勃生机。

(一)哲学具有出世与入世两种形而上学的倾向

首先,哲学具有出世的倾向。从终极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和我们的人生,它们就显得没有意义,从永恒的角度看,这个世界存在与不存在、我们活着还是死亡,可以说是没有区别的,一切存在都将消失,哪怕它们存在十万年、千万年,与无限相比都不过是一刹那。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待我们的生活,便往往感到没有意思。

其次,哲学又具有入世之倾向。从个体的角度看,从整体得出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以个体的形式存在的,个体的价值和意义只能从个体的角度去确定。我们的意义在于我们是个体性的存在,我们不是整体,不是无限,无限和整体的意义不是我的意义。因此,从这个角度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反:哪怕活一天,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只要我活着,就能够感受到世界的存在、自我的存在,就能够去看,去聆听,去尝试,去接触;而死后则没有任何感受,完全是空无,甚至连空无也没有。

(二)完全地入世与彻底地出世,都会使人生不完整

一方面,一个完全出世的人,心如死灰,生活少了些生机,少了些趣味。用死的目光看世界,世界便是死的。人作为一个个体,其存在的意义不仅仅在形而上的、无限的层面——这是最高的精神境界,更有形而下的需求——这是肉体的和有限的层面上的,人毕竟是以肉体的形式存在的有限体。

另一方面,完全入世与彻底弃世一样无聊。一个完全入世的人,固然得到了世俗的快乐,但那是一种没有思想的快乐,一种猪得到泔水时的快乐。这样的快乐是肤浅的。这样的人会斤斤计较于一己所得,喜形于一点点蝇头小利,患得患失。这样的生活与动物的生活相去不远,他如同动物般地俯伏在大地之上,根本不知道头顶上还有广袤的星空,这等人也就是只具有日常思维的人。

理想的状态是一种居中态度,或者说中庸之道,即以出世的态度入世,以入世的态度出世。唯有如此,我们的生活才富有生机,焕发出灿烂的光华。

以出世的态度入世,才能够清醒地活在世界上,才能够认清世俗生活的意义,知道追求世俗之物的界限,这样才能够不至于陷入世俗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以入世的态度出世,出世才具有根基,才富有生命力。在这样的一种态度中,形而上以形而下为依托,形而下以形而上为根据,在出世与入世之间保持一种张力,人的心灵在两个层面上都可以得到满足。

走向任何一个极端都不是人的生活。完全出世,那就已经不是人了,要么是“神”,要么是“动物”。可是,人不可能成为“神”,也不可能成为“动物”。完全入世,也不是人,因为人的根本规定就是精神,没有精神的生活不是人的生活。

(三)以“无”之境界,实现“有”之现实

人是一个由多层次、多方面构成的存在,他有多层次的需要,都应兼顾,而不能禁绝某些层次。多层次的需要都得到满足,才是全面发展的人。若是禁绝某些层次,人就会畸形发展,成为被扭曲了的人。有些宗教主张禁欲主义,把人的感性欲望归结为兽性,因而应当予以消除。这种观点忽视了人的整体性,要把人的这一部分去掉,使人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然而事实上却适得其反,在这种极端的要求下,人不仅没有成为神,反而成了兽,没有成为兽的也处于痛苦之中。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欲望本是人的本质构成部分,去掉了这一部分,人将不人;人的那高贵的部分——精神,在感性欲望的基础上才能够正常存在。对他来说,感性的必须是精神的,精神的必须是感性的,两者不能相互分开。另一方面,纵欲主义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人变成了欲望的奴隶,人在这种状态中诚然可以得到一时的快乐,但这是一种肤浅而短暂的快乐,快乐之前与快乐之后将是空虚。脱离了感性的精神是枯萎的,脱离了精神的感性是空洞的。

哲学指向“无”,只有达于无之境界,才可以有,只有超越于有的无,才可以拥有有。达到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有”。就此而言,空无的心灵最丰富,它能够涵盖万物而不失自身。背靠着无,才能够有;仅仅执着于有,而看不到无,不能达到无的境界,最终会把这有限的有还给世界。

以出世的态度入世,人生便会呈现出一种张力,从而使人生闪现出勃勃生机。这样的人,是一个自觉的人,他知道自己存在的限度,自己限制自己,能够从有中看到无,从无中看到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