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生物生理和心理学美学
英国生物美学的代表是达尔文,生理美学的代表是艾伦,心理学美学的代表有斯宾塞、萨利和浮龙·李。
一 生物生理美学
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是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曾在爱丁堡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他的《物种起源》一书(1859)揭示了生物界进化的基本因素,《人类的由来》一书(1871)提出了人起源于类人猿的假说。他的进化论对英国美学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许多学者运用进化论方法来研究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现代社会、道德、美、艺术被看作生物生命最简单的形式进化的结果。达尔文本人也屡次涉及到美学问题,认为美和艺术是自然选择中的重要因素。
达尔文主张动物具有传统上认为只有人才具有的许多功能,例如,道德感,审美感,想象和思维。他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写道:“有人宣称过,审美的观念是人所独具的。我在这里用到这个词,指的是某些颜色、形态、声音,或简称为色、相、声,所提供的愉快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应该不算不合理的被称为美感;但在有文化熏陶的人,这种感觉是同复杂的意识与一串串的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当我们看到一只雄鸟在雌鸟面前展示它的色相俱美的羽毛而唯恐有所遗漏的时候,而同时,在不具备这些色相的其他鸟类便不进行这一类表演,我们实在无法怀疑,这一种的雌鸟是对雄鸟的美好有所心领神会的。世界各地的妇女都喜欢用鸟羽来装点自己,则此种鸟羽之美和足以供饰物之用也是不容争论的。”[27]
达尔文的这段话很有名,对它有多种解释。普列汉诺夫在解释时指出,人的本性使人有可能具有审美趣味和审美概念,而人周围的条件使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过渡。也就是说,人的本性中只存在审美活动的前提,而审美活动本身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可能存在。与人直接从动物界那里获得的生物功能相比,审美活动是第二性的。
艾伦(Grant Allen,1848—1899)是生理学家和美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美学著作有《生理学美学》(1877)和《色彩感觉》(1890)。他主张审美快感是一种生理快感,它服从生理快感的基本规律。“快乐是营养良好的和不费力工作的器官的活动的伴随物。”[28]审美快感和其他快感的区别在于它是视觉和听觉活动的结果,视觉和听觉比嗅觉和味觉较少地与直接的生命功能相联系。视觉和听觉是比较理智的感官。此外,审美快感具有非功利性和自由,“由于它们与服务于生命的功能的联系较远,所以它们能千万次提供快乐而每一次使用都没有损耗。”[29]审美快感具有集体性和社会性:“一幅绘画或雕像可以成百万次来观看;一首伟大的诗篇活在懂得它的语言的所有人的心中;一首优美的曲子可以回荡在这个为人所居住的世界。”[30]艾伦对美下的定义是:“在审美上,美是在与生命功能不直接发生联系的过程中,那种提供最大的刺激和最小疲劳或消费的东西。”[31]
艾伦分析美的方法也影响到他对艺术的理解。他写道:“当我们有意把某种色彩或音乐的声调纳入某种秩序之中,为的是对它们的感受能使我们产生快乐,我们就把这种结果称为艺术。”[32]在艾伦看来,艺术作品的结构包含若干层次,它们引起知觉者愉悦的体验。绘画有四种层次:颜色和形式的美所产生的直接快感;绘画引起联想的可能性;作品精神氛围的整体感觉;以及对画家技巧的赞赏。同样,诗的结构包括声音组合的美,叙事所引起的想象,对事件、情节发展的理智兴趣。艾伦的观点遭到萨利的批评,我们在下文中将会提到。
二 心理学美学
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是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实证主义创始人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心理学原理》(2卷,1870—1872)、《社会学原理》(3卷,1876—1896)。他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心理学原理》中。
作为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了有机社会理论,这种理论在19世纪获得广泛传播,并成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基础。所谓有机社会理论,就是把社会比作生物有机体,它们的发展规律完全相似。议会是脑的类似物,政府是神经,贸易是分配饮食的器官,金钱是血球,等等。劳动分工、社会阶层也与各种人体器官的功能相类似。反应迅速、主动性强的人治人,感觉迟钝、主动性弱的人治于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斯宾塞的有机社会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孔德和斯宾塞同为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如果说孔德对心理学持否定态度,把心理学消融在生物学和社会学中,那么,斯宾塞很大程度上以心理学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美学。他把审美感情解释为有机体对外部作用的反应,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联想,由于在联想中感觉到效用,所以这种联想使有机体产生享受。斯宾塞确定了美的两种最重要的心理学规则: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他以类似联想的原则考察了各种建筑风格的起源。例如,古希腊建筑的特点是对称,对称是高等动物所特有的,希腊公共建筑的所有山墙和檐上都覆盖着人和动物的雕像。哥特式建筑和周围自然的植物形式相联系,哥特式建筑的高耸使人产生植物生长的印象。中世纪建筑的拱顶在形式上越是接近于周围的无机自然界———峻峭的悬崖和山峰,就越有吸引力。每种类型的建筑都要求相应的环境,以满足我们的和谐感。对称的建筑适应城市,城市的一切追求对称。而杂乱的拱顶建筑适应山区的景观。斯宾塞的实证主义仅限于观察事实,并对它们作心理学解释,而不考虑建筑风格变化的历史原因。这种态度是非历史主义的,在他看来,人的实践活动在艺术意识的形成中不起任何作用。
对比联想的原则要求明和暗、鲜艳的色调和忧郁的色调、凸出的表面和凹陷的表面形成对比。
斯宾塞把美确定为“被忘却的效用”。一个时代有用的事物成为以后时代装饰的事物。这条原理可以破译许多考古发现的器物的图案装饰。它表明人先从效用的观点看待事物,然后才从审美的观点看待它。不过,斯宾塞是从对比的原则看待美和效用的关系的。过去时代的生活方式仅仅因为和现在的生活方式形成对比,所以在我们看来是有趣的和浪漫的。
从席勒那里借用了艺术的游戏本质的概念,斯宾塞对游戏作出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解释。他在《心理学原理》中写道:“我们称之为游戏的那些活动是由于这样一种特征,即那种同样不以任何直接方式推动有利于生活的进程的特征,而与审美活动联在一起的。”[33]游戏和审美活动的共同点是不直接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它们和艺术都产生于“时间与精力并没有完全被用于满足直接需求”的时候。人在精力过剩时,就会以观念活动代替现实活动,如果游戏为人的各种低级能力提供这种替代活动,那么,艺术就为人的高级能力提供这种替代活动。
斯宾塞以筋力节省说来揭示审美体验的心理生理结构。当外物引起我们感官轻松自如、无碍无滞的运动时,我们就感受到审美体验。例如,舞蹈动作的秀美是肌肉不紧张的、有节制的和谐运动的结果。自由的、节省肌肉筋力的运动被认为是秀美的运动。朱光潜在解释斯宾塞的筋力节省说时举例说:“兵士在稍息时比在立正时秀美,因为在立正时他现出有意做作的样子,而稍息时则手足放在自然的位置,无须费力。我们取站的姿势时常把体重放在一只腿上,这只腿总是竖得笔直的,其余一只腿则很安闲地弯着,这是由于节省筋力的缘故;头稍偏向某一方,也是因为这个道理。雕刻家常常模仿这种姿势,就因为它特别秀美。”[34]“我们描写女性美时通常用‘幽闲’、‘轻盈’、‘温柔’、‘娇弱’等等字样”,这些特征可以说是不露费力痕迹的[35]。
三 萨利和浮龙·李
萨利(James Sully,1842—1923)是心理学家和美学家,他在论文《艾伦的生理美学》(《精神》1877年第2期)和《艺术和心理学》(《精神》1876年第1期)中批判了艾伦的生理美学。他指责艾伦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审美体验的初级形式———色彩感觉和音响感觉,这些感觉不能与艺术所提供的丰富体验相比拟。艾伦也没有考虑到人的高级心理功能如同情、想象、思维的作用。萨利认为,艺术创作的目的不是心理学所能认识的,心理学仅仅帮助我们确定达到这个目的的必要条件。这表明心理学不可能替代整个美学,美学的全部问题不可能仅仅依靠心理学方法加以解决。不过,萨利仍然坚持美学中研究社会心理材料的必要性,他认为艺术产生的享受具有社会性,它引起集体情感。
浮龙·李(Vernon Lee,1856—1935)是女美学家和文艺批评家,移情说在英国的主要代表。主要美学著作有《美与丑》(与汤姆生[C.Anstrucher Thomson]合著,1897)和《论美》(1913)。她在《论美》中,以“山峰高耸”为例说明移情作用。山是无生命的,我们说山“高耸”仿佛它有生命,能够起立或长高。这种感觉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我们在观看一座山时,“山峰的形状使我们产生耸立的观念,因为它迫使我们采取抬高或耸立的动作,以便观看它。”[36]“由于我们有那种把知觉主体的活动融合于知觉对象的特性的倾向,我们从自身移置到所见的山峰形状上去的,不仅是现时在我们身上实际产生的耸立动作的观念,而且还有一般耸立观念所涉及的思想和情感。在我们来到那特定的山峰之前很久,耸立观念本身就已在我们头脑中积聚起来了。正是通过这种复杂的精神过程,我们才(完全不知不觉地)使那种无活力的山,使那种无身体的形状,带有我们活动的一些长久积累的、经过平均化的基本方式。正是通过这种过程,我们才使山抬起自己来。”[37]这就是移情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