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前胡塞尔主体主义哲学

前胡塞尔主体主义哲学

时间:2023-09-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胡塞尔认为欧洲科学的危机根源就在于客观物理主义排斥了先验主体意识。胡塞尔现象学不仅是“整个近代哲学隐秘的憧憬”,也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的西方主体主义的理性精神发展的必然逻辑结果。在本篇中我将分两章讨论胡塞尔之前的主体主义思想或主体主义思想倾向,以作为胡塞尔主体主义思想展开的铺垫。

第一篇 前胡塞尔主体主义哲学

本书所要探讨的主体性哲学是指对应于现代认识论哲学,以主体中心一元理性为基石,以普遍必然理性和知识的终极基础寻求为目的的笛卡尔、康德直至胡塞尔的哲学。

主体(subject)是相对于客体(object)而言的,subject的拉丁语subjectus有“置于……之下”、“以……为基础”之意,subject在语法中指相对于宾语的主语,指谓语动词动作的发出者和行为的执行者,因此,主体意味着一种相对于客体的主动性和自由性。也正是因为主体主义关涉到主体人的主观自由性和主体相对于客体的逻辑先在性而与主观主义相牵连(英文subjectivism既可译为主体主义,也可译为主观主义),因而主体主义在国内由于“左”的影响而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探讨,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就没有列“主体主义”这一条目。但不理解主体主义,就无法理解西方哲学,包括古代本体论哲学。

主体主义是指在知识论和价值论意义上,在知识建构的根基、价值评判、意义赋予的基础上,以及确定性、真理性的评判标准上,坚持始基性的东西是自我主体而不是非我的外在客体的一种理论。主体主义在行动和实践论及道德论上指人作为主体,有自由选择、自主决定并自我负责的自由,而不是消极的受动者。

胡塞尔现象学是现代主体主义哲学发展的顶峰状态,其现象学的自明直观、意向性、先验主体、主体间性、内在时间及生活世界理论都围绕着主体性问题而展开,并使主体主义哲学发展到了一个全新和完善的阶段。其现象学的先验主体相对于客体的先在性、自由性和始基性被发挥到极致。从笛卡尔相对于无限的上帝实体的有限自我实体,到康德整理外在刺激材料,“为世界立法”但其自身本体不可知的功能化自我,再到胡塞尔的不仅先验地构成范畴及本质,同时通过自由想象构造经验内容的至大无外,无所不包的先验自我,现象学在胡塞尔的《观念》Ⅰ时期确实可以说是主体性辉煌的凯旋时期。胡塞尔的主体不仅是认识论的根基,是认识得以可能的最根本保证,先验主体的纯粹意识还被上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因为在《逻辑研究》时期胡塞尔所悬置的是实体,而在《观念》Ⅰ中所悬置的是关于存在的荒谬解释,悬置丝毫没有缩小存在的领域,而是使存在恰如其是地真实呈现出来。于是相对于先验主体的纯粹自我意识成了惟一存在的世界和惟一可能的世界,先验主体成为了世界的本原。于是“存在在意识中消融”,意识在主体中呈现和构成。主体不仅统摄材料,构成对象,赋予意义,主体还作为价值评判,道德实践和审美意识的终极基础。胡塞尔的先验主体如同费希特的绝对自我一样,把一切非我的东西全部排除掉了。万物无一不源于先验主体,无一不被包揽于先验自我意识之中。胡塞尔认为欧洲科学的危机根源就在于客观物理主义排斥了先验主体意识。

胡塞尔现象学不仅是“整个近代哲学隐秘的憧憬”,也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的西方主体主义的理性精神发展的必然逻辑结果。在胡塞尔现象学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种启迪一个新时代的全新方法,现象学方法与语言分析方法加上古老的辩证法,依然是当今最主要的三种哲学方法,我们更能在胡塞尔现象学中看到一种心胸博大的包容,它内在地涵括了古希腊至现代欧洲理性精神的精华,这种理性传统在胡塞尔看来也是人类文化的精华,这种对人类精神史的涵括是胡塞尔与另一个现代哲学大师维特根斯坦迥然相异的地方。如果说我们可以把近代欧洲主体主义直接看成是现象学的准备过程,那么古代哲学也可以在逻辑上被看成是现象学间接的准备过程。在本篇中我将分两章讨论胡塞尔之前的主体主义思想或主体主义思想倾向,以作为胡塞尔主体主义思想展开的铺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