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对审美的反思判断力的说明的总注释
康德在这个总注释中,总结了四种不同的愉快情感的区别,指出美和崇高的快感与快适的快感是截然不同的,但与对绝对善(完善)的快感即道德情感却有某种“亲和性”(verwamdt),如我们可以把一个道德行为看做审美对象,而决不能对快适也作如是观。在这种意义上,康德认为可以把美和崇高规定为:要么是无感官利害的愉快,要么是拒斥感官利害的愉快,并且二者都是在主体内对于道德情感表现为主观合目的性关系。不过,在二者中,崇高比美更直接地和道德性发生关系。“实际上,对自然界的崇高的情感没有一种内心的与道德情感类似的情绪与之相结合,是不太能够设想的;虽然对自然的美的直接的愉快同样也以思维方式的某种自由性(Liberalit-t)、即愉悦对单纯感官享受的独立性为前提,并对此加以培养,但由此所表现出来的毕竟更多的是在游戏中的自由(die Freiheit im Spiele),而不是在合法的事务之下的自由,后者是人类道德的真正性状,是理性必须对感性施加强制力的地方;只是在对崇高的审美判断中这种强制力被表象为通过作为理性之工具的想像力本身来施行的”。[17]换言之,美和崇高都表现了某种自由的概念,但美只是自由的游戏,崇高则更上升到了自由的道德性质,而在康德那里,真正的自由只能是道德的(自律)。所以在从认识到道德的过渡的阶梯上,崇高应处于比美更高的层次。
但康德又提醒人们注意,美也好,崇高也好,都不应从那些含有一个目的概念的自然对象那里得到自己纯粹的说明,否则它们都只会是附庸性的,如对自然的目的论判断。相反,我们固然可以对自然的目的作审美的判断(美和崇高),但却是不顾这客观目的(尽管也不违背这目的)而由想像力的自由活动来决定的,仅着眼于其合目的性形式(或无形式)。所以,目的概念以及最高目的即道德律的概念虽然也不是不能引起美和崇高的愉快,但我们却不能凭这点而说它们是“智性的”(intellectuelle)美或崇高,因为它们仍只不过是审美(即感性)的某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其中,智性的利害(兴趣)和审美的利害要么混在一起,使美的鉴赏变得不纯粹了(附庸美);要么直接导致相互冲突,通过对兴趣或利害的克服仍保持为纯审美判断,这就成为崇高。当然,在崇高中,也可以有理性的“激情”(Affect,宗译本译为“情操”),它虽不像“情欲”(Leidenschaften,宗译本译为“癖性”)那样具有感性的利害,却仍然有道德的利害(兴趣)。不过它本身并不能严格地称之为崇高。带有激情的善的理念只能称为“振奋”(Enthusiasm),它虽能促成伟大的事业,但激情在选择和实现理性给它提供的目的时是盲目的,并不带来与理性相协调的愉快。我们的确可以把激情的振奋视做崇高的,但同样,内心在坚持理念原则时的无激情、冷漠无情(Affectlosigkeit)也可以视为崇高,而且比激情的崇高更优越,它称之为“高贵”(edel)。
康德进一步细致地区分了高贵的冷漠无情和激情本身的柔弱。高贵的无情和激情的振奋(勇敢、愤怒等)都属于崇高,但激情的柔弱(温柔、伤感等)则属于美。只是当这种伤感由虚构的痛苦和无病呻吟而导致人心的萎靡不振时,就很难说是美的了。同样,激情的单独振奋也不是崇高,而是类似于心灵的“按摩术”,是宣泄情绪、排遣无聊的手段。伤感也好,振奋也好,总之激情的因素并不是(美和)崇高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康德说:“纯朴(没有做作的合目的性)仿佛就是大自然在崇高中、甚至在德性中的风格,这种德性是一个(超感官的)第二自然,对此我们只知道它的法则,却不能通过直观达到我们自己心中包含有这种立法之根据的那个超感官的能力。”[18]自温克尔曼、莱辛以来,古希腊的“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便成为古典主义的审美理想。康德则试图将这一理想与浪漫主义的“崇高”加以调和,并引发了后来的席勒将理性冲动和感性冲动、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相结合的构想。不过,康德的着眼点主要还在于从审美向道德性的过渡。他认为,审美的普遍可传达性给美和崇高也带来了一种“社会性”的兴趣,但这倒并不一定体现在热衷于“社交”方面,相反,有些人出于道德的原因而逃避社会,羡慕鲁滨逊式的独居生活,只要不是真正厌世,也不失为一种崇高。康德在这里很可能心目中想着的是离群索居的卢梭。最后,康德从他对审美判断的“先验的解说”批判地考察了经验派美学的代表柏克的观点。他称赞柏克:“作为心理学的评述,对我们内心现象的这些分析是极为出色的,并且给最受欢迎的经验性人类学(die empirische Anthropologie)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9]但是,如果人们把审美愉快只归结为心理上的刺激和感动,又怎么可能期待别人对我们的判断加以赞同呢?所以鉴赏判断必须有先天原则作为它的基础,而经验派美学的解释只是为先验的探讨作准备的。换言之,必须通过对鉴赏的批判追溯其先天原则,从而由经验性的人类学上升为先验的人类学。而这就需要一个系统的“纯粹审美判断的演绎”。
【注释】
[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
[2][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
[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
[4]参见[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5][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6][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7][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
[8][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9][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10][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译文有改动。
[1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12][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1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14][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15][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页。
[16]文化史、历史的必然性在“自然目的论”中的作用,可参见后文§83。
[17][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110页。
[18][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页。
[19][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