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历史思想的重演论
在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思想中,重演论是探讨最多的论题,也最具争议性且易引起研究者误解的论题,甚至最先回应者多表现出质疑或负面评价。杜森指出重演论存在两种理解方式:(1)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论规定,尤其被解释成和批评为一种涉及历史学家直觉能力的方法论;(2)视为对历史知识何以可能的这一哲学问题的回答,1956年多纳根的创造性研究和德雷提出的“合理性解释模式”促使了第一种理解方式的衰落。(232)由此,重演论的接受史也相应分成两大阵营:(3)反对派认为历史思想的重演不可能实现,因为理解者无法用直觉移情的方式洞察历史的过去,而只能靠解释证据的经验性研究,代表人物有汤因比和戈登斯坦(L.J.Goldstein)等;(4)拥护派认为重演论一旦理解成过去知识在怎样条件下成为可能,那么历史思想的重演论则可以实现,譬如雷克斯·马丁区分了重演论的两个阶段,其一,主体思想通过解释证据获得演绎性重构,其二,研究者判定行动是重组思想的表现;显然,马丁把重演论降格到经验研究的层面。(233)与马丁相似的是,德雷也强调了证据解释在重演论中的地位。在批评《普遍规律在历史中的作用》时,德雷认为历史学家无需借助普遍规律解释历史事件,凭借移情理论便能做到从外部事实通达内在思想,建立合理性的历史解释。(234)
柯林武德坦言,1928年是他思考历史观念的转折之年,撰写了奠定其历史哲学思想基础的《历史哲学纲要》(也称“迪手稿”),该文首次阐述了过去思想之重演的观点,论述了“历史思想的对象”具有现实性与观念性双重特征,并列举认识者对“马特霍恩峰”(Matterhorn)与“黑斯廷斯战役”不同的认识。在柯林武德看来,前者是自然事件,观看的人既有经验的现实性又可留存回忆的观念性。相反,后一事件是蕴涵思想的人类行动,历史学家重构此次战役只具观念性而未变成现在或具有现实性,因为历史思想对象的现实性是由历史学家现实思考规定的。为此,柯林武德自问历史学家何以重演过去呢?换言之,历史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呢?从新近发现的手稿可知,1928年的柯林武德在理解重演论时思路并不清晰明确,譬如,“过去的思想囊缩在现在”的观念亦未过多阐发,反而主张“历史思想的对象是事件,它并不延续”。(235)柯林武德认为重演论的对象是表现为观念性的历史思想,并且是在“一种赋予过去新质的情境中重演过去”,“这种情境是对过去自身的否定”;由此,我们阅读《神曲》并非要变成但丁本人及其经历的生活世界,而是在自己心灵中复活并体验中世纪诗歌表达的经验。(236)事实上,柯林武德主张“新质情境中重演过去”的观念被他存续了下来,并在1936年和1939年的论述中有所回应。
1936年,柯林武德在《作为过去经验之重演的历史学》一文中系统阐述了重演论的史学观念。柯林武德认为,历史学家之所以能够知道过去,并不是得益于从知觉经验上领会给定事实,而是来自于转手的或推论的知识,即历史学家在他心灵中重演过去的思想。这种重演过去并不要求与过去经验雷同,而表现为一种同类相似的关系,由此,重演过去乃是历史思想的重演。在柯林武德看来,历史思想具有直接性和转手性两重性质。就直接性而言,某个思想行动是发生在特定的时空局势之下,而且出现在感知和感情等诸如此类的普遍联系之中,因此“在经验中凡是其存在恰恰只是他们的当前性的那些成分(感知、感觉等等本身),就都不能被重演,不仅如此,而且思想本身也永远不可能在它们的直接性之中被重演”。(237)就转手性而论,历史学家不可亲身见证过去的人类行动,但过去的事件会留下遗迹且表征为文献符号而影响后世,历史学家通过解释这些文献证据,最终理解了过去的人类思想。
另外,重演历史思想有必要在“成为对象本身”和“认识对象”之间进行区分。譬如,历史学家若要理解克罗齐为何对20世纪“总体的解释体系”仍持积极乐观态度,他们无需泯灭个性来变成克罗齐本人,这既无可能又无必要,他们在认识克罗齐时要觉察自己正在重演克罗齐的哲学思想。鉴于此,海登·怀特尝试重演克罗齐的思想,海登·怀特认为克罗齐之所以坚守这种乐观态度,是因为他有关生与死的个人经历存在其心理学的渊源。这种心理学的渊源构成了“思想的直接性”,也即柯林武德所谓的单纯直接的经验,这种由克罗齐本人当时的经验所构成的普遍联系是重演主体所不可能获得的。易言之,海登·怀特不可能拥有且不必拥有像克罗齐那般有关死亡和摆脱死亡的直接性经验。不过,海登·怀特能重演克罗齐在其私人生活中所留下的意象,譬如“维苏威火山”唤起了克罗齐赋予当时那不勒斯及其人民“黑暗、混乱、暴力”的面相;“修道院”唤起了克罗齐在苦行工作与思想之后的疲累和渴望隐退的生活,这一意象表征了“光明、秩序、安宁”的意义,两种意象展示了克罗齐把生命与死亡融合为一的思想。可是,克罗齐却嘲讽精神分析式的历史学是“男仆的历史学”,并认为那些实践者寻求的只是廉价解释,进而精神分析式的历史学是一种伪史学。随之的问题是,克罗齐这种偏见如何获得理解呢?海登·怀特用他那高妙的解喻手法,分析了克罗齐对于死亡和摆脱死亡的经验;诚如其言,“毕竟,他经历了许多埋葬与再生。首先,在他出生之前,已有一个孩子死亡,克罗齐用的便是他的名字;其次,他曾被埋在地震的废墟下而幸存;接下来,他为忧郁所困,罗马的青年哲学家拉布里奥拉拯救了他;最后,他曾是一名那不勒斯档案‘洞穴’的囚徒,在哲学的光辉下他自己得到了解脱”。在海登·怀特看来,克罗齐的偏见是因为他“拒绝过多披露其私人生活,以免有可能收集这类详细证据,因为单是这些证据便能够令人信服地变成一种精神分析式解释”。(238)显然,海登·怀特在重演克罗齐的思想时,他并未因为缺乏“思想的直接性”所需要的经验而裹足不前;相反,海登·怀特通过发掘克罗齐的私人生活证据,令人信服地诠释了克罗齐的思想并保全了“思想的同一性”原则,尽管海登·怀特仍是个拥有自己情感、经验与记忆的历史学家。就此而言,“思想的重演论”实乃一种诠释学理论,它不仅要求重演主体透过经验领悟到对象背后的思想,而且需要重演主体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一点可从海登·怀特重演克罗齐的思想获得说明。
诚然,重演论有赖于思想的直接性,更离不开思想的转手性,进而每个思想行动除了实际上的发生之外,还能维系自身并被复活或被重复而不失其同一性,构成了思想者生活的有机部分。显然,历史学家若只是掌握其欲理解著述的单一事实之外,并不意味着他理解了该部著作的思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不仅应着手阅读著述和阐释证据,而且需具备某种相似的经验,形成转手性之中的思想,建立一种有机的普遍联系。
1939年,《柯林武德自传》论及了历史思想重演与“囊缩”(incapsulation)的关系。在柯林武德看来,“囊缩”的观念表明事件是可以延续,因为这些事件并不是终结死去的过去而是活着的过去;这种主张纠偏了1928年倡导的“事件不可延续”之观念,同时重申了1920年《论生成》(Libellus de Generatione)一文的思想。柯林武德认为,历史过程是由时间组织而成的人类经验,本质上是“历程”(processes)而非“事件”(events),因此历程P1转化成P2并不意味着P1的终结或P2的开端,两者形成了P2囊缩P1的整体结构,这种结构表现为“如果P1在P2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生活在P2阶段的历史学家通过解释证据便能发现,眼下的P2一度曾是P1,因此,现时世界中P1的‘痕迹’并不是死去的P1的残骸,而是在活生生地发挥作用的P1本身,只不过被纳入了另一种形式P2之中。……如果符号P1标志着某一历史阶段的特点,符号P2相应地标志着后继阶段不同于P1的特点(因此二者互相否定活互不相容),那么,形成后继阶段特点的决不只是单纯的一个P2,而是伴有P1遗存的P2”。(239)质言之,柯林武德在此将事件的逻辑基础立足于凸显为时间性的思想历程,进而历史知识的重演并非重复过去发生的事件,而是要理解或解释事件所蕴涵的思想历程。就此而言,“历史的过去并不像是自然的过去,它是一种活着的过去,是历史思维活动的本身使之活着的过去;从一种思想方式到另一种的历史变化并不是前一种的死亡,而是它的存活被结合到一种新的,包括它自己的观念的发展和批评也在内的脉络之中”。(240)显然,“这种过去(活着的过去——引者注)因为它是思想而不是单纯的自然事件,所以现在可以被重演而且在那种重演之中可以作为过去而被认知”。(241)从这两句引述中,我们可以简化出柯林武德有关“历史的过去”=“活着的过去”=“行动中的思想”的史学观念,这种观念也是“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本体论展开,同样构成了他历史哲学第一原理:“历史学家研究的过去并不是死去的过去,而是在某种意义上仍然在现时世界中活着的过去。”(242)不过,上述等式也极易造成误解,因为如果过去是思想,那么思想便属于本体论范畴,有别于认识论中的思想,那么历史思想的重演则变成了过去人类的经验完全复制,由此,这种重演显然是不可能的。
此外,柯林武德1939年的论述再次重申了1928年关于“新质情境中重演过去”的思想。不止如此,柯林武德亦将重演论视为一种史学研究方法,作为一种理解历史的方法,重演论不仅关涉到重演的主体与对象,而且涉及到不同的语境,由此某个历史思想的重演既存在相似性又表现为相异性。以柯林武德重演特拉法加战役中的纳尔逊为例,就相似性而言,它表现为对“同一个思想”的理解,即理解纳尔逊在说“我赢得了荣誉,我将带着它们荣耀地死去”时所蕴涵的思想:宁愿以死来捍卫自己的荣誉;显然,柯林武德能够理解这种思想。就相异性而言,由于重演主体存在时间、地点与情境的不同,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思想”。易言之,柯林武德既无必要参与某场战争,也不必抹除仅属于他自己的生活记忆。(243)显然,重演论不止作为一种史学研究方法,更在于表明历史知识生成的实践机制,确立一门探究人类思想的历史学科。
【注释】
(1)[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3页。
(2)[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67页。
(3)[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70页。
(4)[法]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张和声、程郁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48—49页。
(5)G.R.Elton,The Practice of History,New York:Thomas.Y.Crowell Company,1967,p.77.
(6)R.G.Collingwood.The Archaeology of Roman Britain.New York:Lincoln Mac Veagh,Dial Press,1930,p.162.
(7)[英]柯林武德:《柯林武德自传》,陈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6页。
(8)[英]布莱德雷:《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何兆武、张丽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19页。
(9)[英]布莱德雷:《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何兆武、张丽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页。
(10)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and Other Writings in Philosophy of History,p.230.
(11)[英]布莱德雷:《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何兆武、张丽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3—44页。
(12)[英]布莱德雷:《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何兆武、张丽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13)[英]布莱德雷:《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何兆武、张丽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页
(14)[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8页。
(15)[古罗马]塔西佗:《编年史》,王以铸、崔妙因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497—499页。
(16)[英]柯林武德:《形而上学论》,宫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7—219页。
(17)[英]柯林武德:《形而上学论》,宫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5页。
(18)[法]安托万·普罗斯特:《历史学十二讲》,王春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41—142页。
(19)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and Other Writings in Philosophy of History,p.211.
(20)Aviezer Tucker,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Boston:Wiley‐Blackwell,2009,pp.109 111.
(21)Simon T.Kaye,“Challenging Certainty:The Utility and History of Counterfactualism”,History and Theory,Vol.49,(Feb,2010),p.57.
(22)Allan Megill,Historical Knowledge,Historical ErrorA Contemporary Guide to Practice,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7,pp.151 153.
(23)[英]弗格森:《未曾发生的历史·序言》,丁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7页。
(24)Carlo Ginzburg,“Checking the Evidence:The Judge and the Historian”,Critical Inquiry,Vol.18,No.1(Aut,1991),pp.83 84.
(25)[美]大卫·谢曼(David A.Schum):《关于证据科学的思考》、《证据科学》(第17卷),王进喜译,2009年,第1期,第48页。
(26)[英]柯林武德:《柯林武德自传》,陈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1页。
(27)R.G.Collingwood: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65,p.91.
(28)Michael Oakeshott,Experienceand Its Modes,Cambridge:The University Press,1978,pp.107 108.
(29)[法]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张和声、程郁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67页。
(30)Anthony Grafton,The Footnotea Curious Histor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pp.63 64.
(31)陈新主编:《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7—68页。
(32)Anthony Grafton and Suzanne Marchand,“Proof and Persuasion in History:A Preface”,History and Theory,Vol.33,No.4,1994,pp.3 4.
(33)[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44页。
(34)[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6页。
(35)R.G.Collingwood.The Archaeology of Roman Britain.New York:Lincoln MacVeagh,Dial Press,1930,p.2.
(36)R.G.Collingwood,The Philosophy of Enchantmentstudies in Folktale,Cultural Criticism,and Anthropology,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2005,p.115.
(37)R.G.Collingwood,The Philosophy of Enchantmentstudies in Folktale,Cultural Criticism,and Anthropology,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2005,p.119.
(38)R.G.Collingwood,The Philosophy of Enchantmentstudies in Folktale,Cultural Criticism,and Anthropology,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2005,pp.117 118.
(39)R.G.Collingwood,The Philosophy of Enchantmentstudies in Folktale,Cultural Criticism,and Anthropology,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2005,p.129.
(40)[英]柯林武德:《柯林武德自传》,陈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2页。
(41)[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1页。
(42)[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53页。
(43)[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2页。
(44)[英]大卫·谢曼:《关于证据科学的思考》、《证据科学》,王进喜译,2009年,第1期,第54页。
(45)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88—89页。
(46)[法]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张和声、程郁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60页。
(47)陆象淦主编:《新大陆VS.旧大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407—434页。
(48)[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5—76页。
(49)[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页。
(50)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51.
(51)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54.
(52)R.G.Collingwod,Roman Britain and The English Settlements,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36,pp.72 73.
(53)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233.
(54)[英]柯林武德:《柯林武德自传》,陈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4页。
(55)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234.
(56)[英]苏珊·哈克:《证据与探究——走向认识论的重构》,陈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3页。
(57)[英]苏珊·哈克:《证据与探究——走向认识论的重构》,陈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0页。
(58)[英]杰弗里·罗伯逊:《弑君者》,徐璇译,新星出版社,2009年,第174—177页。
(59)柯林武德将“传统逻辑”(指培根、笛卡尔所主张的逻辑)、18—19世纪的“观念论逻辑”以及19—20世纪的“符号逻辑”统称为“命题逻辑”。“命题逻辑的真假理论”认为,“逻辑的主要任务是分辨命题的真假,而真假又属于命题本身,这一思想通过把命题称之为‘思想单元’而被表述出来了”;逻辑的“思想单元”是指,“一个命题可以分解为主语、系动词和谓语等等,每一个部分单独而言都不是一个完整的思想,所以不可能有真或假”,柯林武德:《柯林武德自传》,第36页。
(60)[英]柯林武德:《柯林武德自传》,陈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7—38页。
(61)R.G.Collingwood,Speculum Mentis,or The Map of Knowledg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6,p.77.
(62)Louis O.Mink,Mind,History and Dialecticthe philosophy of R.G.Collingwood,Bloomington,Ind.: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9,pp.138 139.
(63)[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67页。
(64)[英]柯林武德:《形而上学论》,宫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2页。
(65)[英]柯林武德:《形而上学论》,宫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78页。
(66)W.J.Van der Dussen,History as a sciencethe philosophy of R.G.Collingwood,pp.292 293.
(67)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38.
(68)[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9页。
(69)[英]柯林武德:《柯林武德自传》,陈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9页。
(70)R.G.Collingwood,The Idea of History,with Lectures 1926 1928,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p.388.
(71)[英]柯林武德:《柯林武德自传》,陈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3—124页。
(72)R.G.Collingwood and J.N.L.Myres,Roman Britain and The English Settlements,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56,pp.33 34.
(73)柯林武德:《柯林武德自传》,陈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2页。
(74)[英]柯林武德:《柯林武德自传》,陈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4—135页。
(75)R.G.Collingwood,The New Leviathanor Man,Society,Civilization and Barbarism,Oxford:Clarendon Press,1992,p.74.
(76)[英]柯林武德:《形而上学论》,宫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22页。
(77)W.J.Van der Dussen,History as a sciencethe philosophy of R.G.Collingwood,Boston:Martinus Nijhoff:Publishers,1981,p.303.
(78)R.G.Collingwood,The Idea of History,Dussen e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p.392.
(79)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and other writings in philosophy of histo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231.
(80)[美]大卫·谢曼:《关于证据科学的思考》、《证据科学》,王进喜译,2009年,第1期,第43页。
(81)[美]大卫·谢曼:《关于证据科学的思考》、《证据科学》,王进喜译,2009年,第1期,第50页。
(82)Hereford Brooke George,Historical evidence,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09,p.18.
(83)[法]安托万·普罗斯特:《历史学十二讲》,王春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59页。
(84)[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64—265页。
(85)G.J.Renier,HistoryIts Purpose and Method,London:George Allen&unwin Ltd,1950,p.120.
(86)G.J.Renier,HistoryIts Purpose and Method,London:George Allen&unwin Ltd,1950,p.122.
(87)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and other writings in philosophy of histo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234.
(88)[英]阿诺德:《历史之源》,李里峰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119页。
(89)[英]阿诺德:《历史之源》,李里峰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123页。
(90)[英]柯林武德:《柯林武德自传》,陈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1页。
(91)[英]道格拉斯·克尔:《英国小说与犯罪现场》,《外国文学》,2000年,第2期,第67页。
(92)[美]斯图亚特·休斯:《欧洲现代史(1914—1980)》,陈少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69页。
(93)[英]安德鲁·桑德斯:《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谷启楠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486—487页。
(94)[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7页。
(95)Joseph M.Levine,Re‐enacting the PastEssays on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English Historiography,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2004,p.253 264.
(96)“道罗丝·萨耶尔”又译为多萝西·利·塞耶斯(Dorothy L.Sayers,1893—1957),出生于英国牛津,其父是一名教区牧师,后来成为英国著名的侦探小说家。她塑造了一名业余侦探彼得·温塞勋爵(Lord Peter Wimsey),代表作有《谁之死尸?》(Whose Body?)、《剧毒》(Strong Poison)等。
(97)[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98页。此外,柯林武德在论述“历史与自由”(《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39页)和“非理性主义的宣教”(《形而上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3页)部分还以讽刺的口吻提及了“侦探小说”,颇具兴味的是,除了《艺术原理》写于1937年、出版1938年之外,其他谈到“侦探小说”处皆是他在1938年10月至1939年4月在爪哇旅行时写下的。另据文化史家弗里德·恩格利斯(Fred Inglis)所言,柯林武德早年也尝试撰写侦探故事,并在回学校的途中带上洪纳(E.W.Hornung,1886—1921)论述业余神探莱弗士(Raffles)的小说,藉此消磨旅途的时光。History ManThe Life of R.G.Collingwoo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9.p.6.
(98)[加]斯威特编:《历史哲学:一种再审视》,魏小巍、朱舫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63页。
(99)[英]柯林武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88页。
(100)[英]柯林武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89页。
(101)Victoria E.Bonnell and Lynn Hunt,Beyond the Cultural Turn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Society and Cultur 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p.175.
(102)[英]道格拉斯·克尔:《英国小说与犯罪现场》,《外国文学》,2000年,第2期,第67页。
(103)Victoria E.Bonnell and Lynn Hunt,Beyond the Cultural Turn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Society and Cultur 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p.177.
(104)R.G.Collingwood,Faith&Reason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Chicago:Quadrangle Books,1968,p.153.
(105)R.G.Collingwood,Faith&Reason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pp.157 158.
(106)R.G.Collingwood,“Economics as a Philosophical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thics,Vol.36,1926,p.166.
(107)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60页。
(108)Fritz Stern ed.,The Varieties of HistoryFrom Voltaire to the Present,Now York:Vintage Books,1973,p.239.
(109)R.G.Collingwood: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William Debbins ed.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65,p.48.
(110)[英]柯林武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80—181页。
(111)[英]柯林武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93页。
(112)[英]柯林武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27—228页。
(113)[英]柯林武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29页。
(114)[英]柯林武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31页。
(115)[美]娜塔莉·泽蒙·戴维斯:《马丁·盖尔归来》,刘永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页。
(116)[英]玛利亚·露西娅·帕拉蕾丝:《新史学:自白与对话》,彭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9页。
(117)Daniel Snowman,Historians,Palgrave macmillan,2007,p.181.
(118)[美]娜塔莉·泽蒙·戴维斯:《马丁·盖尔归来》,刘永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页。
(119)[美]娜塔莉·泽蒙·戴维斯:《马丁·盖尔归来》,刘永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1—52页。
(120)R.G.Collingwood: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William Debbins ed.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65,p.48.
(121)[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52页。
(122)[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52—153页。
(123)[英]赫伯特·里德《艺术的真谛》,王柯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6页。
(124)[加]斯威特:《历史哲学:一种再审视》,魏小巍、朱舫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9页。
(125)[加]斯威特:《历史哲学:一种再审视》,魏小巍、朱舫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3—84页。
(126)[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9页。
(127)[意]克罗齐:《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田时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97—98页。
(128)[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7页。
(129)[波]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张家哲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600—601页。
(130)[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53页。
(131)[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54页。
(132)[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57页;此译文稍有改动,R.G.Collingwood,The Idea Of Hist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6,p.260.
(133)[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3页。
(134)[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7页。
(135)[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40页。
(136)[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3—294页。
(137)R.G.Collingwood,The Idea of Histo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p.391.
(138)[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41页。
(139)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Art,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45,p.135.
(140)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Art,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45,p.136.
(141)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Art,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45,pp.137 138.
(142)R.G.Collingwood,The Philosophy of Enchantmentstudies in Folktale,Cultural Criticism,and Anthropology,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2005,p.51.
(143)Ibid,p.52.
(144)Ibid,p.54.
(145)R.G.Collingwood,Speculum Mentis or The Map of Knowledge,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46,p.220.
(146)R.G.Collingwood,Speculum Mentis or The Map of Knowledge,p.237.
(147)Simon Schama,Dead Certainties(Unwarranted Speculations),New York:Vintage books,1991,pp.331 332.
(148)Ibid,pp.320 321.
(149)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216.
(150)Ibid,p.212.
(151)[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导言》(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5页。
(152)[英]柯林武德:《柯林武德自传》,陈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9页。
(153)英文维基百科“叙述”词条,参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Narrativ.
(154)Relend Rogen,“The Aim of Interpretation Is To Create Perplexity In The Face of The Real:Hayden White in Conversation With Relend Rogen”,History and Theory 48.(February 2009),p.68.
(155)Julian Wolfreys,Critical Keywords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y,New York:Palgrave Macmillian,2004,p.163.
(156)[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85页。
(157)[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90页。
(158)[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91页。
(159)[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94页。
(160)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217.
(161)[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09页。
(162)[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58页。
(163)[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60页。
(164)[英]迈克尔·斯坦福:《历史研究导论》,刘世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第83—88页。
(165)[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38页。
(166)R.G.Collingwood,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Garland Publishing,1985,pp.38 40.
(167)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7年,第547—554页。
(168)R.G.Collingwood,The Philosophy of Enchantmentstudies in Folktale,Cultural Criticism,and Anthropology,The Clarendon press,2005,pp.39 40.
(169)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161.
(170)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152.
(171)Louis Gottschalk,Understanding Historya primer of historical method,New York:Alfred A.Knopf,1969,p.291.
(172)Louis Gottschalk,Understanding Historya primer of historical method,New York:Alfred A.Knopf,1969,p.192.
(173)[美]彼得·诺维克:《那高尚的梦想》,杨豫译,三联书店,2009年,第5页。
(174)[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43页。
(175)[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43页。
(176)Louis O.Mink,Mind,History and DialecticThe Philosophy of R.G.Collingwood,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69,p.183.
(177)Ibid,p.193.
(178)Allan Megill,Historical Knowledge,Historical ErrorA Contemporary Guide to Practice,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7,p.63.
(179)Ibid,pp.68 69.
(180)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152.
(181)Cushing Strout,“Border Crossings:History,Fiction,and Dead Certainties”,History and Theory,Vol.31,No.2(May,1992),pp.153 162.
(182)[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43页。
(183)[美]罗伯特·达恩顿:《屠猫记》,吕健忠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4页。
(184)[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21页。
(185)[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81页。
(186)[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27页。
(187)Alum Munslow,The New History,Pearson Longman,2003,p.165.
(188)[荷兰]安克斯密特:《历史表现》,周建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2页。
(189)[荷兰]安克斯密特:《历史表现》,周建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1页。
(190)[波兰]埃娃·多曼斯卡:《邂逅》,彭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0页。
(191)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Ar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p.45.
(192)[荷兰]安克斯密特:《历史表现》,周建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00—101页。
(193)[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09页。
(194)R.G.Collingwood: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65,pp.54 55.
(195)R.G.Collingwood,Essays in Political Philosophy,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pp.155 156.
(196)R.G.Collingwood,The Idea of Histo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p.391.
(197)Morton White,Foundations of Historical Knowledge,New York:Harper&Row,1965,pp.222 223.
(198)[英]汤因比等著,张文杰编:《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04—305页。
(199)[荷兰]安克斯密特:《历史表现》,周建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36页。
(200)[英]理查德·艾文斯:《捍卫历史》,张仲民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0年,第9页。
(201)[荷兰]安克斯密特:《历史表现》,周建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0页。
(202)[波兰]埃娃·多曼斯卡:《邂逅》,彭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4—115页。
(203)Keith Jenkins,Refiguring HistoryNew thoughts on and old discipline,London:Routledge,2003,p.58.
(204)W.Jan van der Dussen,“Collingwood and the Idea of Progress”,History and Theory,Vol.29,No.4,(Dec,1990),pp.21 41.
(205)[英]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吴国盛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5页。
(206)R.G.Collingwood: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65,p.116.
(207)R.G.Collingwood: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65,p.111.
(208)[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26页。
(209)[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20页;译文有改动,R.G.Collingwoo d,The Idea of History,1994,p.325.
(210)R.G.Collingwood,Speculum Mentis or The Map of Knowledge,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46,p.218.
(211)[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22—323页。
(212)R.G.Collingwood,Essaysin Political Philosophy,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89,p.158.
(213)Ibid,p.157.
(214)R.G.Collingwood,The New Leviathan,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92,pp.120 122.
(215)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p.230.
(216)Jonathan Gorman,“Historians and Their Duties”,History and Theory,Vol.43.No.4,(Dec.,2004),p.117.
(217)Jonathan Gorman,Historical JudgmentThe Limtis of Historiographical Choice,Montreal: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2008,p.15.
(218)[美]莫里斯·曼德尔鲍姆:《历史知识问题》,涂纪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3页。
(219)[美]莫里斯·曼德尔鲍姆:《历史知识问题》,涂纪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38—139页。
(220)[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78页。
(221)R.G.Collingwood,Religion and Philosophy,London:Macmillan,1916,p.49.
(222)R.G.Collingwood,Speculum Mentis or The Map of Knowledge,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46,p.218.
(223)[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97页。
(224)[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60页。
(225)[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导言》(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页。
(226)[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导言》(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14页。
(227)[英]理查德·艾文斯:《捍卫历史》,张仲民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6页。
(228)[英]理查德·艾文斯:《捍卫历史》,张仲民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6页。
(229)[美]彼得·诺维克:《那高尚的梦想:“客观性问题”与美国历史学界》,杨豫译,三联书店,2009年,第836—849页。
(230)[德]亨里希·李凯尔特:《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涂纪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0页。
(231)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p.228.
(232)[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导言》(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8—19页。
(233)W.J.Van Der Dussen,History As a ScienceThe Philosophy of R.G.Collingwood,p.104.
(234)William Dray,Laws and Explanation in History,Greenwood Press,1979,pp.129 130.
(235)参见该书第二个注释部分,[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29页。
(236)[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33页。
(237)[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94页。
(238)[美]海登·怀特:《元史学》,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580—581页。
(239)[英]柯林武德:《柯林武德自传》,陈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3页。
(240)[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3页。
(241)[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7页。
(242)[英]柯林武德:《柯林武德自传》,陈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2页。
(243)[英]柯林武德:《柯林武德自传》,陈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5—10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