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伦理与文明

伦理与文明

时间:2023-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与恩格利斯不同的是,布歇认为柯林武德秉承了黑格尔那般宏大的叙事理论传统,尤其他的政治哲学揭示了人类经验的丰富性,进而将柯林武德塑造成“社会契约论者”。显然,无论是恩格利斯抑或布歇,他们的论述皆指向了柯林武德的思想遗产问题,尤其考察了历史伦理和历史文明两个论题。

第二节 历史、伦理与文明

文化史学家弗里德·恩格利斯(Fred Inglis)认为,柯林武德是一位敢于担当却未能实现公共知识分子角色的人物,伦理哲学与政治哲学在日常生活亦较少显现应有的教益,难免带有几分悲情色彩。恩格利斯之所以做出如许评断,主要基于1940年《人走向癫狂》和《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两篇伦理哲学演讲稿;另外,恩格利斯从宗教哲学的角度把柯林武德塑造成基督教的捍卫者。(24)与恩格利斯不同的是,布歇认为柯林武德秉承了黑格尔那般宏大的叙事理论传统,尤其他的政治哲学揭示了人类经验的丰富性,进而将柯林武德塑造成“社会契约论者”。在布歇看来,柯林武德的政治哲学探讨了社会正义、(25)自由选择及“承认的政治”(politics of recognition)等政治思想。此外,布歇从教育改造人性的角度界定了柯林武德倡导的“社会契约论”的内涵,即“社会契约并非一次终结的同意,而是由共同体的非社会因素转化成社会因素的持续过程。统治者的责任旨在提供社会和教育的机会促成实现,促成具有自由意识的个体发展,藉此参与他们社会的政治生活”。(26)显然,无论是恩格利斯抑或布歇,他们的论述皆指向了柯林武德的思想遗产问题,尤其考察了历史伦理和历史文明两个论题。1942年,柯林武德出版了《新利维坦》,该书发展出一种有关道义的理论,它表达文明以及在人际关系逐渐消除暴力的思想;进而拒斥像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那样的野蛮主义。布歇指出柯林武德为西方文明濒临衰亡却无法拯救而焦灼不安,具体表现为各国为了维系和平深陷军费剧增的矛盾困境,自由主义的垮台,情感生活背离了传统的农耕社会,现代技术破坏了乡村造成了人的情感扭曲。(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