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经济思想的产生
古希腊时期商品和货币交换的关系还不十分发达,基本上还是奴隶制的自然经济。因此这个时期的经济思想也相对地不很复杂和发达。
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色诺芬(xenophon,约公元前430~前350年)是一位对当时的经济关系进行思考的思想家。他的著作反映了奴隶主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来巩固自然经济的意图。他把经济活动看作是创造有用物,即使用价值的过程,并且注意到分工的重要性,教导奴隶主,为了“发财致富”,必须最低限度地满足奴隶们的生活需要,以获得盈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色诺芬的主张具有资产阶级的本能。
色谱芬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个人的财产等于他具有的一切东西。财产是指那些“好东西”,而不是“坏东西”。所谓“好东西”就是对它的所有者有利的东西,所谓“坏东西”就是对它的所有者有害的东西。
色诺芬强调农业是生产财富的最重要的部门,最富裕的人也不能离开农业。因为,农业是一个自由民所能做的增加财富的重要手段。在他看来,除了农业外,开采白银,从事商贸活动,出租房屋、土地、船只和奴隶等,也能增加财富。但是他比较轻视手工业生产,将手工业列为粗俗的技艺。
他还对劳动分工有一定的理解。他指出,很难找到能精通一切技艺的工人,而且也不可能有精通一切技艺的专家,而分工的程度是依赖于市场的范围。他对货币也有一些很好的观点。除了指出产品的使用价值外,还指出产品的交换价值,认识到货币除了流通和贮藏的功能之外,还能作为资本流通。他认为,人们之所以喜欢储藏白银,是因为白银随时可以购买到有用的物品。他还看到白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他曾向雅典执政官建议,如果外国商人不愿意物物交易,他们可以运走我们的白银。
色诺芬还认识到,市场对货币的流通量,与商品的流通量成正比。当社会经济繁荣时,商品流通量就会增大,就需要更多的货币量投人流通,来促进商品的流通。他还认识到,商品的价格会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波动,供求关系的变化还会通过价格的变化而影响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他说当农产品价格低廉时,农业就无利可图,许多农民就会放弃耕耘而从事商业、旅店业或借贷业。
柏拉图的经济思想
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认为管理国家的哲学家和组成国家管理机关的武士是无权拥有财产的。允许拥有财产的只有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马克思称柏拉图对当时商业分工和货币的解释是天才的解释。柏拉图为了捍卫奴隶主的自然经济,力图把货币归结为流通手段,认为货币是社会对立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他主张禁止借贷活动,主张用一定的价格来限定商业利润。这些都是他经济思想的特点。
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
亚里土多德认为经济就是与使用价值有关的活动,真正的财富就是使用价值的总和。他主张必须巩固中产阶级,也就是中等富裕的奴隶主阶级,借助国家来保证交换的公平。尽管他是从公正的伦理学角度提出问题的,但他却是历史上第一位分析了交换价值形式“5张床=1间房”的人。马克思认为,“亚里士多德在商品的价值表现中发现了等同的关系”,已经站在通往劳动价值论的道路上。“正是在这里闪耀出他的天才的光辉。”他对于货币的认识也比柏拉图深刻得多。他站在自然经济的立场,把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都看成是反自然的活动。
他认为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是家务管理,即把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管理好,积累那些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这种积累是为了满足消费,是有一定限度的,也是合乎自然的;另一种生财之道是“货殖”,即货币的无限增加。这种积累是反自然的。他论述了交换从物物交换转化为有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区分了零售商和大商业的不同,说明了他已经察觉到交换从商品一商品,到商品一货币一商品,再到货币一商品一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也就是说他已经在实际上区分了货币和资本。
总之,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经济思想一般都是主张最大限度地剥削奴隶。他们有的看到了奴隶劳动的生产力低下,转而主张发展畜牧业,并且为商业和高利贷辩护。在认识经济过程的深刻程度上,没有人超过亚里士多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