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在文艺复兴时期,以新旧交替的过渡形式表现出来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倾向
15、16世纪即被法国人正确地称之为“文艺复兴”的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思潮是以大规模地利用被中世纪埋没了的古希腊的世俗文化来作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武器为特征的。当时著名的口号就是“回到古代去”。这个口号的提出表明,那个时期兴起的意识形态提倡面向自然和人,具有新的方面;但本身不以独立的形式出现,远未摆脱中世纪神学的束缚,显然带有新旧交替的性质。这种新旧交替的过渡性质,不仅文艺复兴前期的人文主义哲学具有,文艺复兴后期的自然哲学也同样具有。
在文艺复兴前期,认识论上比较典型的有下述著名思想家。玛尔希诺·费希诺(1433~1499),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复兴柏拉图主义的主要代表,曾任柏拉图学院院长,长期从事翻译和注释柏拉图著作的工作。他认为柏拉图哲学是人类精神的最高成果,并力图引证基督教的教义对其作神学的解释和说明。他把宇宙看作是由上帝、天使、天体、人、动物、植物和自然物体组成的等级结构,强调人的灵魂是天上神圣实体和地上物质实体的联系环节;它通过沉思可直接认识上帝、天使,通过肉体与外物的接触可直接认识自然事物。在他那里,人的灵魂乃是脱离人的现实存在的独立的精神实体,其认识就是灵魂实体自身的上升或下降的活动;这种认识还和柏拉图式的抽象的爱结合在一起。费希诺的认识论思想强调人的一切认识能力,客观上具有贬低中世纪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进步作用;但他复兴了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唯理论,具有维护神学、背离人文主义运动的逆流方面。
皮埃特洛·彭波那齐(1462~1525),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复兴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主要代表,曾任帕多瓦大学哲学教授,注重宣传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唯物主义方面。他针对托马斯哲学对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曲解,论证了思维与物质、与感官有不可分的联系,肯定感觉是人周围的物体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并认为物质世界与上帝没有任何关系,它的发展服从自然的规律。他还认为:灵魂的绝对不朽是无法用人的理性来证明的。按照亚里士多德,人的灵魂不能离开人的肉体而独立存在,它和肉体一样并非不朽;既不存在个人的灵魂不朽,也不存在所有人共有的灵魂不朽。当然,彭波那齐在强调人的认识对于宗教信仰的独立性时,同时宣称灵魂不朽可作为信仰被承认。他是在两重真理的形式下宣传其唯物主义感觉论的。
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杰出的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复兴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唯物主义感觉论的主要代表。他是《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现实主义名画的作者,还致力于数学、解剖学、光学、力学、生物学和地质学的研究,在机械设计和技术发明方面也富有成果。正是这些活动,使他具有强烈的唯物主义感觉论倾向。他指责经院哲学家的诡辩,说真理不是在宗教中,而是在科学中。他把自然看作科学的惟一对象,肯定自然界的诸现象都受制于客观的必然性,并认为:一切知识都发源于对外部世界的感觉;研究自然必须“从经验出发,并通过经验去探索原因”;“经验是一切可靠知识的母亲”(29),科学的任务就在于用经验的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确定自然现象的因果联系。他还企图把经验和理性结合起来,指出,真正的科学“始终根据那些真实不虚的、人所共知的根本原理一步一步前进,循着正确的秩序,最后达到目的”;并说过“科学是将帅,实践是士兵”(30),否则就好比没有舵和罗盘的航海者,将不知自己驶向何方。达·芬奇是近代经验方法的奠基人之一。不过他所谈的实践仅指科学和艺术活动,带有狭隘的性质;他还对宗教深有妥协,并不否定上帝的存在。
在文艺复兴时期,蒙田的哲学思想占有特殊的地位。米谢尔·德·蒙田(1533~1592),法国人文主义者、哲学家,以复兴皮浪主义、宣传怀疑论思想著称。他把“认识自己”和“我知道什么”作为认识原则,认为人是变化无常和动摇不定的创造物,“关于人找到确定不变的判断是困难的”;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屹立不变的”,人们对同一事物不可能作出同样的判断。他还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觉开始,“由感觉传授给我们”,但感觉是虚假的,会欺骗我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也往往软弱无力。正是基于这些理由,他作出结论说,我们必须持怀疑态度对待自己的认识,“独断和固执己见是愚蠢的确实的标志”(31)。但是蒙田的怀疑论与皮浪的怀疑论根本不同,它并非怀疑怀疑本身,鼓吹蒙昧主义;而是“我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相信自己的怀疑是确定的,自己无知才能促进人去求知,宣传一种积极进取的探索精神。当然蒙田的怀疑论坚持相对主义,否定感觉的可靠性,仍有虚无主义的方面;他还指责过无神论“违反自然和荒诞不经”。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其矛头实是指向以绝对权威自居的经院哲学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独断论的。蒙田怀疑论的出现说明当时的人文主义者对古代人的学问和权威也开始感到失望了。他们看到古代哲学对同一问题纷争不已,其决断又无根据令人信奉,于是便以怀疑论的形式向着经验和自然的研究呼喊了。就这个意义上说,蒙田的怀疑论乃是由文艺复兴前期哲学向文艺复兴后期自然哲学过渡的桥梁。
在文艺复兴前期,在“回到古代去”口号下所唤起的对自然的兴趣,到16世纪即文艺复兴后期,随着自然科学的兴起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就是以自然为直接研究对象的自然哲学思潮。自然哲学的先驱是库萨的尼古劳。尼古劳(1401~1464),德国神学家,对古希腊哲学深感兴趣,曾从事数学、力学、天文学的研究。他对新柏拉图主义关于上帝从自身中流溢出世界的观点作了“异端”的解释,认为其意即“上帝即是万物”:上帝包含着万物,万物都在它之中;上帝展现为万物,它就在万物之中。在此泛神论观点下,他指出,世界是统一的,构成事物的是元素或原子;世界是无限的,因为上帝是无限的;事物都是“对立面一致”,等等。与此相联系,他把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认为感性提供事物的模糊的形象,是知识的开端;知性整理感觉材料,区分和认识事物的对立面,形成各门知识;理性作为最高能力,认识事物对立面的一致。他特别指出,人的知性只能认识有限对象,关于上帝我们一无所知,认识到这点本身就是知识(即“有学问的无知”);通过理性我们才能认识上帝,达到对无知客体的知。总之,尼古劳在这里以泛神论的形式表达了从自然本身解释自然的要求;他在认识论上充满矛盾,既有认识起源于对外物的感觉,人关于现实界的知识不都是确切无误的合理因素;又有通过理性直观实现灵魂与上帝融合的神秘观点。
倍尔那狄诺·特勒肖(1508~1588),意大利哲学家,曾在家乡创办科森扎学园研究自然,这一时期自然哲学的创立者。他主张“依照物体本身的原则论物体的本性”,认为一切事物由两个原则构成:“物质”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存在于空间中,是事物存在的原则;“冷”和“热”的斗争推动着物质的不同结合,是事物运动即产生和消灭的原则。他也用它们来说明人的灵魂。在认识论上他提倡用观察和实验研究自然,强调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惟一源泉。他指出,感觉由事物作用于感官引起,理性对它们进行比较和概括,离开感觉经验,理性便一无所知;甚至片面地说过“不靠理性靠感觉”、“思维远不及感觉完善”等。特勒肖的观点也充满矛盾。他在中世纪亚里士多德主义的统治下,提出科学和哲学应研究自然的本性,这是勇敢的;但他主张自然神论,认为按自身规律运动的世界归根结底是上帝创造的,并承认人的灵魂不朽。此外,他的唯物主义感觉论体现了实验科学精神,弗·培根曾称他是“具有现代精神的第一个思想家”;但仍有“两重真理”的倾向,认为上帝和不朽的灵魂属信仰的范围。
乔尔丹诺·布鲁诺(1548~1600),意大利哲学家,因坚持科学和唯物主义真理英勇献身而著名,这一时期自然哲学最卓越的代表。他从“怀疑”出发否定了经院哲学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权威,认为物质实体才是世界的本原、原因,是自然事物统一的基础;其基本单位是单子,单子是极小的,它反映了整个宇宙的性质和能力。他还区分宇宙和世界的概念,指出宇宙是无限的,所谓太阳中心仅就有限的能见世界而言;它们都是“对立面的一致”。但是上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在泛神论的形式下表达的。布鲁诺并不否定上帝,他认为:既然上帝是无限的存在,而无限的存在不能有两个,所以上帝即宇宙。他还区分“产生自然的自然”和“被自然产生的自然”,承认有所谓内在于自然中的“宇宙灵魂”或“普遍理智”,并把它视为推动世界的永恒原则。与此相联系,布鲁诺在认识论上也就承认“自然真理”。他把认识真理的过程分为四阶段即感觉、知性、理性、智慧,认为: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只能认识物体的存在和现象;理性则比知性高些,能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智慧是理性的最高部分,惟有它才能认识一切自然事物共有的规律即普遍理智。他在这里把认识看作由感觉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上升”过程,否认有神秘的直觉;但与特勒肖不同,比较片面地强调对“普遍理智”的理性认识,显露出其唯心主义唯理论的倾向。布鲁诺在这方面的特点在于他把这一时期自然哲学中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开始系统化了,他是一位承先启后的重要人物。
此外,与文艺复兴后期自然哲学思潮同时出现的还有一种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它的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的康帕内拉。康帕内拉(1568~1639)在认识论上深受特勒肖的影响,倾向于唯物主义感觉论。他强调对自然的认识应以感官所取得的经验为依据;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基础,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他的思想虽有感觉论的片面性,但对当时批判经院哲学,发展进步文化来说,却是有力的思想武器。
整个说来,到文艺复兴后期,哲学家们在“回到古代去”的总口号下直接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倾向愈益明显,对经院哲学的批判更加深入,理论上开始具有系统的发展形态和性质,生气勃勃,富有创造性;同时他们的认识论思想又都没有摆脱宗教神学的藩篱,即使是布鲁诺哲学也都充满矛盾,具有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虽超越了古希腊人的“天才的猜测”,冲决着经院哲学的神秘的罗网,也都还不够成熟,还没有成为完全独立的严整体系;但它们和前人的认识论思想成果却预示了一种主要以新兴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哲学即将来临。换句话说,在西方,近代意义上的认识论乃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前史”,扬弃了朴素的、神秘的和过渡的形式,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料之后,才得以真正走上自身独立发展的道路的。
【注释】
(1)《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2页。
(2)《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51页。
(3)《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53页。
(4)《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90页。
(5)《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03页。
(6)《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38、133页。
(7)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82页。
(8)《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93页。
(9)《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01、205页。
(10)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93页。
(11)《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49页。
(12)《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2页。
(13)见马克思:《博士论文》,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8页。
(1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6页。
(15)《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68页。
(16)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3页。
(17)《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72页。
(18)《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79页。
(19)《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79~180页。
(20)《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77页。
(21)《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41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8页。
(23)《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51~252页。
(24)《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85页。
(25)亚里士多德:《物理学》,1937年俄文版,第18页。转引自奥·符·特拉赫坦贝尔:《西欧中世纪哲学史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23页。
(26)《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0页。
(27)《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87页。
(28)《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89页。
(29)《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09页。
(30)《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09、311页。
(31)转引自车铭洲:《西欧中世纪哲学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