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英国经验论哲学由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的转变

英国经验论哲学由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的转变

时间:2023-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近代哲学的历史发展中,贝克莱哲学乃是英国经验论哲学由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转变的实现环节;在它之后是休谟的怀疑论哲学。这是他阐述其神秘唯心主义的最重要的认识论著作。

第十四章 英国经验论哲学由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的转变——贝克莱哲学

贝克莱生活在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英国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微末的”一部分致力于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和着手利用宗教加强思想统治的时期,是18世纪初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神学家。他很注重认识论的研究,在与经院哲学和大陆唯理论的对立中继承英国哲学的经验主义传统;但又与培根、霍布斯和洛克等哲学不同,看到了它们的弱点,进而反对唯物主义,主张唯心主义的经验论。一般认为,他是欧洲近代哲学中主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和最大代表;认真考察,又可以说,他的哲学以上帝的存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马克思曾称:“贝克莱主教是英国哲学中神秘唯心主义的代表。”(1)在近代哲学的历史发展中,贝克莱哲学乃是英国经验论哲学由唯物主义向唯心主义转变的实现环节;在它之后是休谟的怀疑论哲学。

乔治·贝克莱(1685~1753),生于爱尔兰基尔肯尼郡。父亲威廉·贝克莱原籍英格兰,后移居爱尔兰,是一个兼任税吏的乡村绅士;母亲是爱尔兰人,都柏林一个酿酒商的女儿。少年时在爱尔兰著名的伊顿公学读书;1700年中学毕业后入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三一学院学习。贝克莱在学院期间聪慧好学,曾花过大量时间研究神学;并学习了希腊语、犹太语、拉丁语和法语,阅读了古希腊罗马的著作,钻研了培根、霍布斯、笛卡尔、斯宾诺莎特别是洛克的哲学。此外,还涉猎了数学、光学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该学院素有“爱尔兰的牛津大学”之称,思想自由活跃:一方面,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在学院内广泛流传,如贝克莱和同学塞缪尔·莫利纽克斯曾一起组织过社团,研讨洛克新哲学的内容和矛盾;另一方面,国教会反对自然神论的争论十分激烈,院长彼得·布朗曾专门著文号召大家起来反驳托兰德。这种环境对贝克莱后来思想的发展深有影响。

1704年,贝克莱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707年,他经过继续深造和严格考试又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当选为都柏林三一学院的初级研究员,并先后任图书馆管理员、希腊语讲师、副学监等。他的家境原不富裕,这些工作则为他从事学术研究争得了条件。从那时起,他开始了一生中重要的著述时期。

从1707到1708年,贝克莱曾写有后来于1944年经都柏林大学的卢斯教授考证、阐释定名为《哲学论稿》的两本笔记。该论稿由888条简明的论题组成,其中有他对培根、霍布斯、牛顿、洛克、笛卡尔、斯宾诺莎和马勒伯朗士的学说的评论,有他一年多来对哲学问题的思考;是他整个哲学论著的准备和引论。他后来提出的哲学基本原则和思想在这里已有萌芽。1709年春,贝克莱出版了《视觉新论》,这是他第一部公开发表的著作。当时,由于光学镜片如眼镜、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纷纷出现,牛顿的《光学》著作也已问世,社会上对光和视觉问题的研究成为热门,而贝克莱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的说明又有一定的合理方面,所以,他的著作受到读者的欢迎。但他在视觉和视觉对象的关系问题上却作出了视觉对象是在观察者心中并随主体的变化而变化的结论,表达了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般”哲学观点。1710年5月,贝克莱又出版了《人类知识原理》一书。这是他阐述其神秘唯心主义的最重要的认识论著作。该书笔调秀美,论述清晰,但其结论荒谬,在当时受到学术界的冷漠和笑谈。1710年贝克莱受命任爱尔兰国教会牧师的圣职,曾多次讲道,鼓吹对英国最高权力的忠顺是人们“自然的或道德的义务”;这些演说后经汇集整理出版,题为《论消极服从》。1713年,他渡海到了英格兰,在那里又出版了《海拉和菲伦诺对话三篇》。该书以对话和论辩的方式通俗地宣传和捍卫了《人类知识原理》中的观点。上述这些著作是贝克莱一生中的主要著作。我们看到,这些著作有着共同的哲学主题和内在的逻辑联系,都是在他十分年轻时即28岁前书写成的;在这之后,他的著作就没那么重要了。

从1713到1721年,是贝克莱的游历时期。他曾两度游历欧洲大陆。第一次,他由英国讽刺作家、《格利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推荐,随从彼得巴勒爵士出使西西里,游历了法国巴黎和意大利里窝那等地,于1714年8月返英;在巴黎时他专程拜访了马勒伯朗士。第二次,他于1716年伴同圣乔治·阿希主教的儿子再度游历罗马、那不勒斯、西西里等地,于1720年返英;在归途中他写了法国皇家科学院应征论文《论运动》,后未中选。此外,1721年,他还就南海投资风潮所暴露出的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现象发表了一篇道德论文《论如何防止大英帝国的毁灭》;并于9月重返离别了8年的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就任高级研究员,获神学博士学位。

1724年5月,贝克莱被任命为北爱尔兰德利教区的副主教,薪俸优厚。从那时起,他开始筹划在英属美洲的百慕大群岛创办一所学院,拟吸收殖民者及当地印第安人的子女入学,传授基督教教义、数学、艺术和科学,培养英国教会在殖民地的传教士。他的计划获英王的支持,他本人被任命为院长;在经费方面,除征得私人捐款5000英镑外,还获得议院拨款40000英镑。贝克莱力图把其哲学理论付诸实践,并于1728年9月偕同新婚妻子安妮(爱尔兰一位高等法官的女儿)横渡大西洋赴北美罗得岛新港筹建学院。在等待议院拨款的3年期间,他结交了当地许多知识名流,向当地居民宣传了基督教教义和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主张。后由于拨款落空,他不得不放弃“百慕大计划”,并把既有的土地、房屋和藏书赠给了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于1731年9月返英。为提出和实施该计划,贝克莱前后共花了近10年时间。

贝克莱在晚年期间还陆续发表过一些哲学、数学和经济学方面的著作。如,1732年有《阿尔西弗朗或渺小的哲学家》,这是一部反对自然神论的哲学对话录。1733年有《视觉论辩释》。该书概括地解释了他的视觉理论及其与他的哲学原则的一致性。1734~1735年有《分析学家》、《为数学中的自由思想申辩》,它们指出了牛顿在使用无穷小量概念时存在的矛盾。1734年5月,贝克莱升任南爱尔兰克罗因教区主教。一年后,他陆续分卷出版过《提问者》一书,涉及到信用、需求、工业、银行、流通等一系列经济学问题,主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反对重商主义等。贝克莱在这时的经济学观点乃是亚当·斯密经济学说的先驱。1744年春,他又出版了《西里斯》(简称《链》)。该书是关于焦油水的哲学反省,表现出对新柏拉图主义的倾倒,半年内出版6次,流传甚广;在其影响下,焦油水竟风靡全国。在贝克莱的晚年著作中,该书和《阿尔西弗朗》算是较大的两部书;它们都具有浓厚的宗教和神秘主义的色彩。

1751年,贝克莱在丧子亡友的严重打击下,健康每况愈下。他决定辞去宗教职务,终未获准;英王乔治第二宣称,贝克莱可到他愿去的地方生活,他至死都应是一主教。但在1752年,他还是隐退了,并和妻子移居牛津。在这里,他在出版了最后一部著作《杂论集》后,于1753年1月14日坐在卧室的躺椅上突然死去;死时安详平静,时年68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