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本章将探讨尼采的视角主义是如何形成的,它的主要内涵包括哪些方面,它的基本实质是什么。从哲学思想根源上,我们把他的视角主义与古希腊智者学派尤其是普罗塔格拉的思想比如“人是万物的尺度”关联起来,看看视角主义与这个古希腊的相对主义的表达有何差异。然后,我们将视角转到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莱布尼茨首次将“透视”概念应用于哲学领域,不仅改变了其原来的含义,而且也对尼采的视角主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探讨关于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知识方面,尼采有很多地方与康德相同,即他们都认为我们的知识都依赖于我们的主观条件。但是,尼采并不赞同康德将这些主观条件看成是纯粹的、先验的形式,他将之看成是我们的生存的条件,我们的本能和肉体的条件。这些思想资源都汇聚在尼采的视角主义之中。不过,尼采思考视角主义有一个过程。他前期并没有提出“视角主义”概念,而是有一些预示性的概念和思想。到尼采真正提出“视角主义”概念时,我们看到,他将这个概念与他的权力意志、永恒轮回、超人、价值重估、超善恶等成熟时期的思想关联在一起。正是有了成熟时期的这些思想为支撑,他的视角主义才具备了丰富的内涵。
从思想实质上看,尼采的视角主义标志着一种多元的、多样化的解释世界的思想,关联着生命的保存和提高的条件。权力意志被尼采看成是生命的本质,视角主义则是生命的基本条件,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生命对世界的解释其实都包含着自我保存的条件。如果一切生命活动(比如认识、交流、艺术等)都是权力意志的表达(解释),那么这些活动也就是生命的估价方式,即都是从生命的(视角主义)基本条件出发的。正如前文所说,尼采的视角主义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多元主义,这个思想标志着他的哲学的肉体的出发点,标志着他对传统哲学的视觉中心主义的扭转或“颠倒”。在这方面,尼采挑战了柏拉图主义实在论和真理观。视角主义宣布一种多视角的解释世界的思想。那么,这种多视角的、多维度的解释世界的思想,是否走向了相对主义了呢?我们将在本章最后做出回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