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哲学思想对绘画的影响

哲学思想对绘画的影响

时间:2023-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绘画是由艺术家通过工具和材料作为媒介表现出的色彩和形象的视觉产品,是形式与精神的表现,以“形式”为基本的绘画艺术,艺术家将生命表现于形式之中,并以精神与生命来体现和讴歌艺术的价值。中国传统绘画是东方绘画的代表,中国绘画初始即在大环境中展开,对外来强势文化艺术能迅速进行融合改造,以此来抵御外来文化艺术对本土艺术的干扰。中国传统绘画深受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及《易经》的影响。

第八节 哲学思想对绘画的影响——以中西比较为视角

绘画是由艺术家通过工具和材料作为媒介表现出的色彩和形象的视觉产品,是形式与精神的表现,以“形式”为基本的绘画艺术,艺术家将生命表现于形式之中,并以精神与生命来体现和讴歌艺术的价值。

跨越理性的西方现代绘画。西方绘画以再现艺术理论为基础,用人本主义、理性主义和“天人两分”、“灵肉两分”的二元论世界观推动了其艺术的发展。西方艺术追求形式与比例之间数理法则产生的和谐之美,这种科学理性的哲学观,推动了西方社会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同时也支配了西方艺术实践、艺术批评和艺术哲学将近两千年之久,时至今日,这种美所必需的感性形式一直是一些画家们所信奉的金科玉律。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1475-1564)和达·芬奇(1452-1519)把再现艺术提炼到了更加完美的科学高度。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欧洲美术经历了从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过程。尽管风格各异,但艺术家们仍然继承和发扬了文艺复兴的写实主义体系,并没有突破原有的绘画语言。 19世纪末期,形象的解构和重构挑战着写实主义绘画,使艺术从注重客观世界的外部转向内部的主观世界。 20世纪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美术潮流所出现的表现主义、抽象和幻想思潮,是西方19世纪末期的后印象主义和前印象主义的延续。他们追求艺术家自身对世界的强烈感受,通过绘画语言的单纯和率直,用理性的思维来追求和完成非理性的艺术价值。西方艺术家对绘画的探索,是在哲学层面对西方科学理性的挑战和反叛,实现了艺术由再现向表现的跨越。

“大象无形”的东方绘画。中国传统绘画是东方绘画的代表,中国绘画初始即在大环境中展开,对外来强势文化艺术能迅速进行融合改造,以此来抵御外来文化艺术对本土艺术的干扰。中国传统绘画深受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及《易经》的影响。儒家重视绘画的功能,用绘画来凸现普遍的人生哲理,调节人们的精神状态,陶冶性情,把绘画看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政治服务的工具,以此来完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是为人生而艺术的精神升华。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了中国美学以自然为最高境界的观念。中国传统绘画用精神的绝对自由对神学经学进行反拨,不用科学理性探索自然与人关系,讲求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不需了解世界的真实面目,而是以超越一切俗世之物的态度超越对真实的探究,从而超越了科学,超越了西方的写实理性。中国传统绘画“以形写神”的审美理论,使中国传统绘画超越了事物的形式与比例的枷锁,“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境界,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品格。在这种阴阳互回、中庸之道的亲和与中庸之间,艺术家的精神在绘画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中国传统绘画从来不是具体客观的再现,不需要用透视规律来限制客观物体的大小,在描绘自然的作品中,通过自然来进行情感倾注,赋予自然新的生命,用渔樵隐士及居住的草庐茅舍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艺术家,不是靠幻想就能创造出激动人心的情感效果,而是需要和依靠“当时”的情感材料。同样的环境下,不同的艺术家所表现出的艺术感受和情感表现的绘画语言会有天壤之别,就像面对死亡,西方人希望亡者去“天堂”,东方人希望“轮回”得到永生那样。

课后思考:

西方注重写实,因此油画是西方绘画的主基调;中国注重写意,因此水墨画是东方绘画的主体。但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绘画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哲学思想。请结合本章的内容,谈谈中西方哲学是如何对中西方绘画产生巨大影响的,东西方之间又有何种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