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的物化维度的后现代转向与主观精神的超越

人的物化维度的后现代转向与主观精神的超越

时间:2023-09-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心理学界开始对传统心理学取向检讨反省,思考如何舍弃牛顿幻想而重塑科学心理学新形象。严格的科学理性要求研究人的普遍性和一致性,而后现代主义是在反科学理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认为人性是独特的也是多元的,没有普遍适用的绝对真理,因而对科学原则的普遍性提出了质疑。

近年来心理学界开始对传统心理学取向检讨反省,思考如何舍弃牛顿幻想而重塑科学心理学新形象。严格的科学理性要求研究人的普遍性和一致性,而后现代主义是在反科学理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认为人性是独特的也是多元的,没有普遍适用的绝对真理,因而对科学原则的普遍性提出了质疑。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德里达从批判传统的“言语中心论冶出发,提出了“书写语言学冶。在他看来,人们对书本的阅读、现象的了解等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结构,而是一个不稳定的、开放的、多义性的网络,总是以新的意义代替旧的。另一位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利奥塔则大声疾呼,“让我们向统一整体开战,让我们成为不可表现之物的见证人,让我们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爷的声誉而努力冶。显然,后现代主义者强烈反对西方传统哲学强调的绝对普遍性,认为其结果只能使人类丧失个体性,成为无血无肉、缺乏情感和意志的抽象的人。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事物及其意义永远处于变化发展之中,因此,差异性多于普遍性。人们应该从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中寻求新的意义。

1.对心理的客观规律的初次反驳

西方心理学史表明:以实证挂帅的主流心理学则是以普遍主义和主客二分为逻辑起点的,以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为典范,而且极力模仿自然科学希冀最终树立自己的科学形象。以及受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所产生的以斯宾塞为代表的英国机能心理学、以美国詹姆斯为代表的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以华生为代表的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都在不同的意义上成为科学心理学走向物理主义极端的反映。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出现较晚的心理学思潮,有的学者认为它代表一种脱离自然科学的倾向。〔262〕这种看法是不够公允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罗杰斯和马斯洛都很重视当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罗杰斯提出的有机体的“实现倾向冶与作为整体的“形成倾向冶概念就直接来自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观点。他认为:“在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水平上,都明显地存在着始终起作用的那种趋于增加有序性和相关复杂性的趋势。冶〔263〕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不反对科学研究的方法,而只是反对过分夸大科学的作用,使科学仅限于实验室的操作研究。人的自为的存在才是人的主观性,它是一种绝对的自由和原始的选择,所以说,人的本质就在于人自由选择和自由创造。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就认为,人有一更高即超越的本性,这是他的存在本质的一部分。他在责难学院派心理学极力排除超越性层次这一重要层次时指出:精神性(或灵性)生活是存在本质的一部分,也是人性的规定性特质,人性缺少了它,便不再是完整的人性,它是真我、自我认同、内在核心、特殊品类及圆满人性的一部分……然而传统的、价值中立的科学,套用物理学模式,把它排除于现实界之外,它仍然可以回归为人本科学研究及修炼的对象。〔264〕罗洛·梅把人称作伦理动物,人需要一种生活哲学。

心理学研究主体的生存方式或研究立场消失或隐身于“科学化冶的追逐之中。客观的实证的研究定向也会产生可怕的二律背反,心理学家在坚守和秉持着这种客观性的同时,也导致心理学研究取向对主观性的拒绝和排斥,把人类心灵和不符合客观标准的心理学探索,推出科学心理学领域之外,甚至视而不见,排斥打击,在确保科学心理学的纯洁和统一的幌子下,造成科学心理学本身的支离破碎。心理学者的研究活动浸染着浓郁的文化色彩,他们在研究人的时候,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理智活动,更多的时候,流露的是主观上对人类心理智慧和心灵活动的理解。在他们身上,往往凝聚着社会性、时代性和独特个性。他们的研究与其说是在探求人类心理规律,毋宁说是在追问、解读自己的心灵世界。心理生活的生成历程实际上就是文化的生成历程,所以说心理生活具有文化的性质,或者说文化不过是心理生活的体现。

当然,对于人类个体来说,作为人类生活产物的文化可以成为背景或环境。但是,无论是就人类整体而言,还是就人类个体而言,脱离了心理生活的文化产物只能具有自然物理的属性,脱离了人类文化的心理现象也只能具有自然物理的属性。超个人心理学的出现,就体现出西方科学心理学试图走出实证取向的一次重要努力。因为,西方正统的心理学持有的是物理主义哲学,科学方法是为物理主义服务的。而超个人心理学就试图更有效地参与到人的生活之中。超个人心理学家主张立足于西方的科学与文化,去探究那些终极的人的能力和潜能。希望能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考察精神的体验和转化的意识状态。心理现象具有社会性和反省性,即自我意识的特点,否则,将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严格分开的客观研究方法,在心理学中终究是行不通的。

2.心理客观规律的后现代转向

其实,人与世界关系的后现代思维方式,不再纠缠于心理学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的争执,而是尝试着超越这种分歧对峙,促使心理学成为一门中间交叉学科,实证心理学的经验论和主观心理学的现象学应该得到平衡,既避免实验心理学模仿物理科学过时的模式和导致心理学机械化和非人化,又要避免存在心理学过分凸显主观性而脱离生物基础的倾向,应该保持两者之间必要的张力。人不是遗传和环境的被动制造物,而是选择定向的和自主发展的存在物,他有能力指导、选择和改变对生活进程的设计、规划和实施。心理学知识也是社会构造物。心理学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同样受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的制约,不同的背景条件,会使他们处在各自不同的观察角度,从而形成不同的心理联系和知识。

美国心理学家G.A.金布尔的研究曾经尖锐地指出,心理学中存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文化的分裂。在心理学的领域中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悖论:如果它是人性的就不是科学的,如果它是科学的就不是人性的;它在科学的路上进步愈大,它离人性就愈远。造成这种悖论的是,人在选择技术,而技术反过来以更为强大的力量按照自己的尺度宰制人及其世界,人类用以征服自然的技术本身越来越成为失控的超人力量。由于人变成了能够被技术设备进行精确测量的物,而且所谓的自我也逐渐被“虚立冶,变成一个只能在经验观察的操作程序上具有意义的存在物。上述“物化冶使人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在现代文化中被消解,人不再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道德主体,而是一个充满自然欲求并具有较复杂能力的动物。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或者整合的思想,“自然科学将失去它的抽象物质的,或者毋宁说唯心主义的倾向,并且将成为人文科学的基础……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将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这将是一门科学冶〔265〕

人要成为艺术的对象或者人要成为本真意义上的人,关键在于其心灵是有丰富的普遍力量或精致在主体性的统摄下形成完整的性格。人在自己的劳动中,自身内在地就有一种憧憬和希求,这对生命而言是必然的、自明的,这是在内心最深处被感觉着的,它要求自由、舒展自己,是一种绵延的意蕴。另一方面,劳动中人有一种清晰的意识,如怎样按步骤地操作,达到怎样的明确目标。这种明确的意识是按照劳动对象的客观规律,同时更主要的是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意蕴,并被绵延的意蕴所贯通。内心深处的意蕴不愿自己被遮蔽、禁锢着,它要求通过清晰的意识支配动作,使对象发生各种变化,成为合于自己的人化的对象。这样,人就在自己的活动的产物上,直观到自己最内在的那种意蕴,直观到自己最根本的要求,也就是直观到自己本身,最终,面对自己的活动结果而感到亲切、欣喜、自由,感到一种“活的价值冶。聚集在内心深处的这种情意或意蕴就是人的最根本的情致或普遍力量。这种意蕴可以渗透到有助于它实现的人的各种品格和人与外在的各种关系中,使这些品格和关系被肯定下来。由此可见,“文化心理学的基本思想在于人类‘内在心灵的统一体爷不可能被预先设定,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植根并依赖于符号系统和社会组织系统冶〔266〕。文化给自我提供了一个模型,个人的自我概念同自我所处的文化环境是一致的。换言之,文化界定了自我是什么,规定了个人管理和控制自我的方式。“自我冶这个概念被生态心理学家称之为自我生态,并被理解为由他人、供给物、背景以及持久的社会经验组成的生态系统。这个自我及塑造这个生态系统又是它的产物。由于把发展和变化理解为发生在这个自我生态之中,因此对自我变化和发展的解释,不仅涉及个体内的因素而且还涉及包围个体的周遭物,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自我概念的中心动因。

科学心理学以实证主义方法论所揭示的关于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普遍规律受到人们的质疑。欧美中心主义、通用主义、白人中心主义、男性中心主义,成为许多心理学家抨击的焦点。心理学家们更加注重社会文化视野中人类具体的、真实的、实用的心理和行为,反对用超越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心理学理论来解释人类的心理现象。当然,人的心理规律具有历史局限性,目前西方心理学也只能是在西方社会背景中解释人的心理现象时才是有效的。这就说明了心理学理论的预测和控制功能只能限制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解释和说明。“西方心理学者已公开承认:当前西方的心理学理论,是以来自西方、搞教育水平、工业化、富裕和发达社会的样本作为基础,而建构出来的。由于以个人主义作为预设的西方心理学理论过于‘怪异爷,不适用于非西方国家冶〔267〕。现实世界是由周遭的他人、自然的环境和属于或不属于我们的所有物组成的。虽然我们可以超拔流俗而不受制于这个世界,但我们内心必须理解在这个世界中存在的我的有限性和特殊性,我们并不拥有一切,也不超越时空,而是一个具体的生命,在具体的时空中和具体的人与自然发生联系。这涉及两个操作原则,一是“把我放在世界内看冶,另一是“把世界放在我以内看冶。前者重在理解和诠释,后者则着重于实践与力行。前者着重的是从平坦摊开的世界中绉起,耸然而立,而后者则着重的是将此平坦摊开的世界收为一个担子而承担之、背负之。

3.超越客观规律的主观精神向度的彰显

科学研究作为一种探索真理的活动,自始至终包含着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论两大部分。科学知识的获得在古希腊主要依赖于理性主义方法,认为逻辑分析与演绎是获得知识的主要工具。但是科学的发展逐步证实,这种从一般原则推论到个别事物的演绎法并不能指导具体实践,科学知识的获得首先需要排除各种先验的观念,不依靠抽象的思辨,而是从直接观察个别事物开始概括出一般规律。以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认为,传统形而上学的认识论是以主客观分立为基础的二元论的“对象化思维或自然思维冶,它的运行模式是:事物以不同方式自明地被给予我们;我们对事物、事物关系或事物变化进行个别或一般的陈述,形成事物的经验概括,然后用一般认识运用到个别的认识。这种认识模式一旦碰触到“深不可测的困难冶——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由于思维主体是内在的,而被认识的客体是外在的,那么就会出现一个问题:认识主体如何达到或确定它与被认识的客体的一致?主体如何能够超越自身准确地切中客体?在胡塞尔看来,无论贝克莱唯我论还是休谟心理主义的回答都是不成功的。心理主义认为:思想和认识是一种心理活动,以及逻辑学与心理学的规律有关。因此,“给思想以规则的全部规范都必须按心理学的方式建立起来冶,“逻辑学中的观念、判断和推理等都是心理现象冶〔268〕。胡塞尔认为,心理主义的错误在于它从只具有偶然的真理性的关于心理过程的经验概括中推导出具有必然的真理性的逻辑规律,如果探究此等错误之根源无疑是把心理活动本身与心理活动所涉及的内容相混淆。在批评心理主义的基础上,他建立意向性理论,即现象学思维是“构造意识的现象学冶,客观对象是意识的显现物,是纯粹意识活动构造意识的对象。

时下,后现代文化更是表达了对以科学为核心的现代文化的不满。后现代文化认为,“自然科学在自然界的运用本来是外在于自然的,这种运用是一种权力的行使,一种精神的统治,是把某种公式强加于自然。因此,它应当理解为精神的权力意志,占有和征服意志的体现。海德格尔曾经深刻地揭露过‘神性的柏拉图爷的旧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体现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统治自然的意志。在他看来,形而上学的历史是一种渐进性的主体自我扩张和不断占有的意志的显现。它在今天的科学技术统治世界的意志中达到了顶峰冶〔269〕。由此可见,科学主义把人看成一种自然现象,将自然科学的知识运用到对人的知识上,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来研究与人相关的问题,无异于将人视作“物冶来研究。具有创造性的人在自己创造的技术设备下变成可以被精确测量的物,最后成为以一系列制约因素所形成的“经验系列之网冶中的被决定者。因此,后现代对科学的批判并非否定科学的理性主义本身;而是一种思想的警示与纠偏,试图弱化科学的霸权,以免科学成为无所不能、不受约束、高居人类存在之上的权威,进而破坏社会平等原则,成为实现个人自由的敌人。为了限制科学权威的出现,他们要求强烈表现人的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希图人的生命意义、求真的欲望以及丰富的情感体验的鲜活魅力不被冷冰冰的逻辑符号所淹灭。他们迫切要求科学和现实世界返魅,而返魅的目的“除了为解决主要源于祛魅而产生的现代性特殊问题提供了依据外,还在于理解科学本身的统一性方面为科学提供了比以往更好的依据冶〔270〕

后现代文化对于科学的抨击并不是要扼杀科学,它是要科学能够更加正确地表达人类理性力量,更加充分地实现个人自由。后现代文化并不是科学精神终结,而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延续与发展,是西方学者从新的视角观照自身文化的表现。我们思考这个世界的一般方式对于我们意识以及我们的整个存在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我们把世界看作是与我们分离的,是由一些计算操纵的、由互不相关的部分组成的,那么我们就会成为孤立的人,我们待人接物的动机也将是操纵与计算。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获得一种对整个世界的直觉的和想象的感觉,认为它有着一种也包含于我们之中的秩序,我们就会感觉到自己与世界融为一体了。我们将不再只满足于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机械地操纵世界,而会对它怀有发自内心的爱,我们将像对待至爱之人一样呵护它,使它包含在我们之中,成为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个努力追赶自然科学前进的步伐,树立自己的科学形象以争取达到规范科学的过程。

然而,在科学世界中,对人的研究则落在人的行为所受的各种制约和条件上,出现了将人还原为物,还原为“元素的化学组合冶,“可拆装的特别的机器冶的境地。心理学家一直梦想把心理学变成自然科学,这种梦想无可挑剔,但是频繁依附于其他成熟学科的研究方法,最终却伤害了心理学的本身。如果反思一下,也许这种物理学羡慕情结禁锢了心理学发展的手脚。心理学应该回归自己本身,尤其是意识、意志等主观性东西才是心理学的分内之事。西方的科学心理学有它的文化局限,无法适度地阐明人的精神世界,即人的潜能的巨大领域,比如上帝存在、生命意义、慈悲仁爱等等的体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看似是西方理性主义精神的两种倾向,形式上极为不同,但是就其实质而言是统一的,并不像通常人们理解的是相互对立。理性主义表现在认识活动上就是实证科学,表现在社会生活上就是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其终极关怀就是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实现个人的自由。法国哲学家萨特认为,人生是一个不断自由选择的过程,没有先天固定的权威的价值标准为我们指出方向和准则,一切都由我们自己去选择和创造,因此,人的自由是人的最高价值,这决定了人具有超于一切物之上的尊严和高贵。正如萨顿强调的,西方文化今天必须以科学为中心,“科学是我们精神的中枢;也是我们文明的中枢冶〔271〕。“新人文主义并不排除科学,相反将最大限度地开发科学冶。“它将赞美科学所含有的人性意义,并使它重新和人联系在一起冶。人类的理性力量是人身上蕴藏的最强大的力量,无阻碍的充分释放理性力量就是人的本性最充分的实现,也就是人文主义追求的最高境界。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通过知识的获得与确定来帮助人们消解本体世界的不确定性,为人类奠定可因果图解的世界的生存基地。科学通过知识论所构造的只是一个具有单一性质的物理世界。由于科学世界作为人所构成的对象世界离不开人的参与,无不印有“人化冶的痕迹,所以,科学的任务总是通过不断地祛除人为添加的性质和形式,去把握事物的自在性质和状态,描绘出人的确定性生存空间。

【注释】

〔220〕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6.

〔221〕WundtW..Lectures on Human and Animal Psychology,New York:The Ma Crnillan company.1912:25.

〔222〕荆其诚.现代心理学发展趋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31.

〔223〕[美]加德纳·墨菲,约瑟夫·柯瓦奇.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48.

〔224〕[美]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278.

〔225〕[德]冯特.对感官知觉的理论的贡献[A].西方心理学家文选[C].胡寄南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6.

〔226〕陈立.平话心理科学向何处去[J].心理科学,1997,(5):185,386.

〔227〕John R.Searle.The Rediscover of the Mind[M].The MIT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lts/London,England,ThirdPrinting,1992:93.

〔228〕Leahey T.H..A History of Psychology[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80:176,382—384,383.

〔229〕[美]波林.实验心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521,333.

〔230〕LeaheyT.H..AHistoryofPsychology[M].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80:176,382—384,383.

〔231〕LeaheyT.H..AHistoryofPsychology[M].EnglewodCliffs,NJ:PrenticeHall,1980:176,382—384,383.

〔232〕Kuhn T.S..The Structure of Scientic Revolutions[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234.

〔233〕[英]卡尔·皮尔逊.科学的规范[M].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5.

〔234〕[德]Prinz,W..Der Mensch ist nicht frei.Ein Gespraech,in C.Geyer(Hg.),Hirnforschung und Willensfreiheit,Frankfurt a.M.S.22.

〔235〕Outhwaite,W.Habermas.Polity Press,2009:22

〔236〕Einstein.A..In k.Wilber(ed.),Quantum Questions.Boulder,CO:New Science Library,1984:5.

〔237〕[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156.

〔238〕[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90.

〔239〕Oppenheimer R..Analogy in Science.American psychologist,1965(11):127—135

〔240〕[美]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49.

〔241〕Globus,G.G..Maxwell,G.(ed):Consciousness and the Brain.1976.

〔242〕Orne M.T..On Social PsychoIogy of the Experiment: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Deman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Implication.American Psychology,1962:17:776—783.

〔243〕陈立.平话心理科学向何处去[J].心理科学,1997,(5):185,386.

〔244〕Robinson D.N..Science,Psychology,and Explanation:Synonyms or Antonyms?In S.Koch&D.E.Leary(eds.),A Century of Psychology as Science.NwYork:MGra—Hll1985987

〔245〕[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

〔246〕Henley T.B..Meehl Revisited:A Look at Paradigms in Psychology.Theoretical and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1989(9):30—36.

〔247〕Koch S..The Nature and Limits of Psychologicai Knowlodey:Lessons of Century qua“Ccience冶.In S.Koch&D.E.Leary(eds.),A Century of Psychology as Science.New York:McGraw—Hill.1985:1324—1325.

〔248〕张述祖.西方心理学家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8 3:1 6,1 5 2.

〔249〕张述祖.西方心理学家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6,152.

〔250〕高峰强,秦金亮.行为奥秘透视——华生的行为主义[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116.

〔251〕J.B.Watson.Behaviorism[M].New York.Norton,1925:97.

〔252〕H.Kelle.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M].New.Norton,1973:250.

〔253〕[美]A.H.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63.

〔254〕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17.

〔255〕Quine,W V O.Epistemology Naturalized[A]In H1Kornblith(editor)Naturalist Epistemology[C]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97:15—23,130,1341.

〔256〕[美]斯金纳.超越自由与尊严[M].王映桥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153.

〔257〕Goldman,A.I..Pathway to Knowledg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26.

〔258〕Downes S.M..Socializing Naturalized Philosophy of Science[J].Philosophy of Science.1993(60):152—168.

〔259〕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487—488.

〔26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7 2:4 8 1—4 8 2,4 6 5.

〔26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82,465.

〔262〕[美]波林.实验心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521,333.

〔263〕Carl Rogers.AWay of Being[M].Boston,Houghton Miftlin 1996:126.

〔264〕Maslow A.H..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M].New York,NY Enguin Books.1976:314.

〔26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1—82.

〔266〕Nancy Much.Cultural Psychology.In:Smith J.ed.Rethinking Psychology.SAGE Publication,1995:98.

〔267〕黄光国.迎接心理学发展的第三波[J].心理学探新,2014(1):8.

〔268〕[德]施太格缪勒.当代个哲学主流[M].王炳文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91.

〔269〕[法]利奥塔等.后现代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5.

〔270〕[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43.

〔271〕[美]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M].陈恒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24—1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