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基本内容
本书的主体部分分为三编,分别论述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康德的批判哲学和维特根斯坦早期的学说中如何赋予了审美形而上的意义,康德的思想如何通过叔本华对维特根斯坦产生影响(第一编);其次,审美过程中的反省的思维方式在康德和维特根斯坦的体系中究竟如何可能引导我们过一种有道德的日常生活(第二编);最后康德和维特根斯坦的思路存在着什么根本的差别,这种差别又如何预示着哲学观念的转变(第三编)。具体思路如下:
第一编考察康德的形而上学体系如何通过叔本华对维特根斯坦的早期哲学产生影响。首先在第一章中笔者借助审美判断中存在的二律背反提出审美的对象指向经验之外的理性概念。康德借助“哥白尼式革命”解决了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也就是说知识与对象的一致并不是认识符合对象,而是相反的对象符合知性原则,是纯粹知性的先验范畴构造了一切经验对象。这些先验范畴只在可能经验的领域内才是有效的,超出了这个范围就是先验范畴的超验的使用,必将导致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但是,纯粹理性的超验原理所导致的灵魂不朽、意志自由和上帝存在这些纯粹理性的理想虽然不能获得思辨的利益,却能获得实践的利益。因为如果人们要为自己的行动承担道德责任,就必须承认意志自由。这样一来,道德就必须放到现象之外的自在之物的领域去谈论,这也就意味着存在超出经验世界之外的理性的概念。而审美对象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一方面不是指向任何知性的概念,另一方面它所要求的普遍有效性(虽然只是主观的普遍有效性)却要求它指向某个概念,因此它就将我们引向了超越经验的理性概念。审美由此也就获得了超越经验的品格。而叔本华在康德的基础上建构了意志哲学,他认为时空和因果性是认识的先验条件,由此构造了整个现象世界,在现象世界中一切均有其产生的原因,因而无所谓意志自由,我们的一切的行动都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但是世界在作为现象而存在的同时还作为意志而存在,意志乃是自在之物,因而不受因果性的制约,是自由的。道德的前提是对作为自在之物的意志的意识,从而摆脱欲望。而在意志客体化的过程中,还有意志客体化的等级,也就是理念,理念由于尚未成为现象界的个体,因而对理念的静观也是超越于现象界,并且无关乎欲望的。审美活动就是对理念的静观。这样,叔本华和康德一样给予审美以形而上的意义。而维特根斯坦在《1914-1916年笔记》和《逻辑哲学论》中表述的美学和伦理学观点几乎就是叔本华的翻版,他认为思想是世界的图像,我们的语言具有意义的根据在于它与事况(states of affairs)有着共同的逻辑结构,因而只有世界中的事况是可说的,换言之,我们只能对世界是怎样的加以言说,但是这并不涉及价值的问题。伦理道德、审美都是神秘而不可言说的,但它恰恰通过改变世界的界限,而使得我们的世界成为与原来不同的。因此有学者指出《逻辑哲学论》复制了叔本华的作为表象的世界和作为意志的世界的结构。(13)这种观念也使得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从根本上不同于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在此可以看到维特根斯坦与康德的审美观的共同点:他们都将审美置于超越经验的领域而非现实世界中,只不过康德用来划界的标准是可能经验,而维特根斯坦的标准是有意义的语言。这部分研究借助的资料主要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维特根斯坦的《1914-1916年笔记》和《逻辑哲学论》。
第二编考察康德和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道德诉求以及审美在其中的地位。首先考察维特根斯坦前期的逻辑原子主义何以无法满足他寻求伦理价值的目标。维特根斯坦基本承袭叔本华哲学的基本框架,在伦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而叔本华指出只有意志达到完整的自我意识,看穿个体化原理,并自我取消、自我否定,才称得上至善。也就是说只有超脱个体的立场而站在自在之物的立场上才可能实现伦理上的至善。(14)但是叔本华却没有提供如何促成这种立场转变的有效途径,这一点正是维特根斯坦力求突破的,这也是造成他哲学思想转变的重要原因。其次,维特根斯坦前期的逻辑原子主义学说自身存在的困难,使他放弃了图像论的观点,转而主张语言的意义来自它的用法,而不同的语言游戏存在着对语言的不同的使用方法。如果说语言的边界规定着世界的边界,那么语言游戏的多样性使得世界的统一的边界不复存在。从世界中的个体的立场转变为世界自身的立场首先要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而对于没有统一边界的世界,从整体上把握就成为问题。在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学中必须对此作出回答。随后笔者将会指出维特根斯坦在后期哲学中使用了语言游戏的概念,每一个游戏得以进行下去的前提是游戏过程遵循一定的规则,而这种规则并不是预先加以说明的,而是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他经常借助音乐和其他审美活动来说明这个问题。这种类比并不是偶然和随意的。他一方面将哲学研究规定为对语言,尤其是日常语言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又认为哲学研究和美学研究之间存在着相似,认为可以将哲学当做诗歌来写(CV,p.24)。这就意味着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日常生活和语言。审美判断没有确定的规则,对不同类型的审美对象有着各自不同的判定标准。此外,对艺术的欣赏不能离开艺术作品本身,审美反应是通过对对象的分析比较而给出的审美解释,也就是说给出美之为美的根据。这也就是说审美虽然没有可以明确给出的规则,但是在审美判断的实践中,并非是无根据的。审美教会我们对规则加以反思,从而使得我们不是盲目地作为世界中的个体,而是对世界的可能界限具有自觉的意识。虽然康德的美学思想对维特根斯坦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康德关于审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这一结论却在维特根斯坦的论述中得到了回应。首先,审美对象并不指向任何经验世界中的概念;其次它的合目的性又指向了某个概念,这个概念只能是经验世界之外的理性概念,于是审美判断将现象世界中的形象引向超验的理念。正是这一特征,使得审美成为沟通道德和经验世界的桥梁,并得出“美是德性的象征”的结论。借助康德的这一概念,我们可以解释维特根斯坦为什么要用审美来说明日常语言中的规则。康德强调我们的认识活动仅仅是自发的,它自然而然地使用先验范畴,而对此并无意识,因为它是对象性的,而相反审美判断却是自觉的,它的非对象性的思维方式使我们意识到先天的规则的作用。而这一点恰恰可以用来解释维特根斯坦何以将哲学当做诗歌来写。他不是像在日常生活中那样无意识地使用语言,而是对语言进行反思,意识到其中的规则和界限。而看到语言的界限,也就意味着意识到超出界限之外的东西。尤其在西方科学主义盛行的情况下,指出科学的界限也就揭示了通向伦理世界的途径。如果说康德通过审美来沟通道德与现象世界,那么维特根斯坦则是通过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反思来揭示这种沟通的可能性。这里着重分析的文本是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维特根斯坦的《文化与价值》、《论确实性》、《关于美学、心理学和宗教的讲演及谈话》、《哲学研究》等。
第三编要指出康德在利用判断力来沟通实践理性和理论理性的时候,不得不借助上帝存在作为最终的依据,这一形而上学的假设不仅在逻辑上是成问题的,而且在实践上也不能成为道德的真正依托。而维特根斯坦主张直接分析现象,面对语言事实而不作任何假设,这就避免了康德式的形而上学的假定。在他看来认识的先验形式或者道德的先验法则都是形而上学的假设,实践是第一性的,我们只能面对实践提供给我们的现象本身,才真正是对世界的反思,这样看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他以写诗的方式来创作哲学,而哲学作为一种活动、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始终向我们揭示着科学的界限和另一种世界的可能性。虽然他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日常生活的道德化的问题,但毕竟现代哲学已经揭示,要提供康德式的解决方法也许本就是一种奢望。同时,笔者在这部分还将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置入整个当代哲学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指出:以审美的方式对待生活是当代不少哲学家共同的主张,这在尼采、海德格尔、伽达默尔、马尔库塞、福柯等人的哲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注释】
(1)M.O’C.Drury.Conversations with Wittgenstein.Portraits of Wittgenstein.Bristol:Thoenmes Press,1999,Vol.3,p.206.
(2)本书标注康德和维特根斯坦的文献如未特别说明,都采用参考书目中所列的缩写,并标出页码或编号。其中引用的《判断力批判》中的内容主要参考The Critique of Judgment,Trans.James Creed Meredith,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42:Kant.Chicago:Encyclopaedia Britannica,inc.这一版本,其中标注的页码也是该书中的页码。部分译法参考了邓晓芒的中译本和Pluhar的英译本。
(3)本书引述的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的内容主要参考Ogden的译本,而《哲学研究》中的内容则主要参考Anscombe的译本,部分译法参照了几个中文译本。下同。
(4)除了维特根斯坦的学生根据他在1938-1946年间的讲演和谈话整理而成的“关于美学、心理学和宗教信仰的讲演与谈话”外,他几乎没有完整系统地论述过美学问题。关于审美与艺术的谈论散见于《1914-1916年笔记》、《文化与价值》、《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等著作中,数量有限。
(5)韩东晖:《划界与批判——〈纯粹理性批判〉与〈逻辑哲学论〉比论》,浙江学刊2004年第5期,第20-26页。
(6)P.M.S.Hacker.Insight and Illusion:Themes in the Philosophy of Wittgenstein.Revised Editi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Hacker在该书第一版序言中还提出了“经验的形而上学”这一概念来概括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主导思想,这显然是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与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联系起来,认为两人都是旨在寻求经验现实的先在根据。
(7)Ayer,A.J.Wittgenstein.London:Penguin Books,1985,p.31.Alexander Maslow.A Study in Wittgenstein’s Tractatus.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1,p.146.M.S. Hacker.Insight and Illusion:Themes in the Philosophy of Wittgenstein.Revised Edition,p.207. Wittgenstein.Connections and Controvers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p.34-35. Meredith Williams.Wittgenstein,Mind,and Meaning:toward a Social Conception of Mind.London:Routledge,1999,pp.6、62、63.
(8)Ray Monk.The Laboratory for Self-Destruction.Portraits of Wittgenstein,Vol.1,pp.96-97.
(9)Georg H.von Wright.A Biographical Sketch.Portraits of Wittgenstein,Vol.1,p.65.
(10)David Avraham Weiner.Genius and Talent:Schopenhauer’s Influence on Wittgenstein’s Early Philosophy Rutherford:Fairleigh Dickinson Unsversity Press,1992,p.17.
(11)James C.Klagge and Alfred Nordmann.Ludwig Wittgenstein:Public and Private Occasions New York: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2003,p.258.
(12)Conversations with Wittgenstein.Portraits of Wittgenstein,Vol.3,p.206、240.
(13)Desmond Lee.Wittgenstein 1929-1931.Portraits of Wittgenstein,Vol.2,p.195.
(14)Schopenhauer,A.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 Inc.,1966,pp.362、402-403,本书引述的叔本华的文献主要参考Payne的译本,注释中所标页码也是该书中的页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