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解:作者深入思考人究竟能知晓什么之后的成果
概述:《随笔集》是蒙田的代表作,“随笔”一词也由此而来。同时,此书也是一本无限探索认知极限的随笔性哲学著作,于1580年出版发行。
米歇尔·德·蒙田(1533—1592)
法国思想家,道德论的代表人物,曾任法官一职。退职后一头扎进藏书室进行写作,开始隐居生活。从怀疑主义的角度探究人活着的意义。其行文随性,以随笔的形式来阐述思想。
此书书名为“随笔”,即是我们所熟知的随笔。
“随笔”最初出自英文单词“essay”,有尝试之意。即作者尝试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去思考,得出的结果就是此书的内容。
蒙田出身贵族,青年时期担任法院推事,后来将自己的爵位变卖并开始隐居生活,撰写了《随笔集》。他也是道德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此书的创作历时20多年,期间不断进行修改,并多次出版发行。全书共3卷,总计107章。因为是随笔体裁,此书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是对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和介绍而已。
首先,第一卷第三章的开头这样写道:“人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达到相同的目的”,并以这个标题为中心,来论述人的多样性。如以下观点:
如果我们因为做某件事而惹怒了别人,而对方又拥有报复的权力,当他们可以随意处置我们的时候,我们来缓和对方态度的最普遍的做法就是表现出顺从的姿态,并通过唤起其同情和怜悯来动摇对方的意志。虽然采取坚决的态度和果敢的行为是与之相反的手段,但也能为我们带来同样的效果。
蒙田非常明确自身的立场——他倾向于同情别人。这一点我们姑且不论,这里想强调的是他的人生观,即人是一种空虚、多样且多变到让你吃惊的存在。在这个著名的定义中,作者明确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对空虚、多样且多变的人在没有目标时会如何行动进行了阐述。蒙田将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比喻成毫无阻挡的风。如果不给他那颗飘摇不定的心灵一个栖息之处,他将会陷入彷徨,在自我中迷失。因此,人的心灵深处必须要树立一个能一直作为前进目标的对象。
第八章则用另一种表达阐述了这个观点:
如果不让大脑有事可做,有所制约,它就会在想象的旷野中驰骋,有时就会迷失方向。
其实这也是蒙田对撰写此书动机的一种坦白。
那么,蒙田是怎么看待人的死亡呢?
第二十章阐述了“研究哲学,其实就是研究人是如何死去”的观点。由此来看,蒙田对死亡的认知可见一斑。
蒙田曾说:“西塞罗说过哲学研究即是对死亡的探索。理由是,无论是深思或是研究,其本质是从某种程度上将我们的灵魂从肉体上分离,进行与肉体不同步的运动。这可以说是对死亡的体验,也可以说是对死亡的模仿。”
也就是说,思考是一种将精神和肉体分离的行为活动,它近乎死亡。基于这层含义,蒙田的《随笔集》本身也可以说是对死亡进行探索研究的成果。
我知道什么?
有一点值得强调是:对一直在探索人以及理想的生存方式的蒙田来说,优秀的人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关于这一点,第二卷第三章中有“关于最优秀人物”的论述。蒙田列举了3个人。第一位是古希腊诗人荷马,第二位是亚历山大大帝,第三位是希腊的一位将军伊巴密浓达。
为什么蒙田会如此尊敬这3位人物,其中有诸多理由。但这些理由都存在共通之处——那就是对认知的一种赞美。蒙田非常注重认知,对此《随笔集》第三卷的最后一章以及第十三章里有详细论述。
蒙田曾断言,没有比扎根于人性的求知欲更加根深蒂固的欲望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往往会尝试各种各样的手段。理性自不必说,当缺乏理性的时候,人们会使用自己的经验。
也就是说,蒙田虽然十分重视作为认知源泉的理性,但他认为,当人缺乏理性时,可以用经验来弥补。他想尝试运用的判断力,是一种同理性一并被经验所替代的坚强的理智。
在蒙田著名的提问中,有过这样一句话:“Que sais-je。”根据字面意思翻译,即“我知道什么?”蒙田虽然博览群书,拥有高于普通人的才智,但他依然会对自己提出这样的疑问。这种不断探求知识的姿态,不仅影响了后来的笛卡尔(参见本书第70页)、卢梭(参见本书第142页)等一批思想家,也给后世的文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蒙田其他作品(本书推荐的作品除外)
蒙田真正开始撰写哲学著作,是在退职以后,因此他只有《随笔集》一部作品,但此书的修订却颇费心血。蒙田的其他作品还包括正在发行的法语译作《自然神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