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解:一幅指引人们发现潜意识的心灵地图
概述: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领域,并且明确地将其认定为精神病症出现的原因。此书是一部精神分析学的经典佳作,于1917年出版发行。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
奥地利精神分析家,被尊称为“精神分析学之父”。通过分析梦境,他发现人的心中有一块潜意识的领域。在思想层面,弗洛伊德通过批判以意识为中心的近代哲学,拉开了现代哲学思想的帷幕。
可以说,被称为“精神分析之父”的弗洛伊德前期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就是这部《精神分析引论》了。弗洛伊德原来立志要成为医学研究者,但因其犹太身份以及经济方面的缘故最终打消了此念头,成为一个私人诊所医生。通过对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经验,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的世界。
《精神分析引论》是由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做公开演讲的讲义集整理出来的东西,因此写得十分浅显易懂。此书依次由“过失心理学”“梦”和“精神病通论”三大部分构成。弗洛伊德在提及自己所做的精神分析时说,这种研究在当时很招人反感。因为研究潜意识领域与当时以意识为中心的近代理性主义背道而驰。并且,像弗洛伊德这样将性作为精神疾病的原因,从道德的角度来看是存在问题的。
首先,第一部分对看似与疾病毫无关联的失言或遗忘的“过失行为”进行了分析。
弗洛伊德认为,“过失行为”是由“两个不同意向的干涉”产生的。比如,主席在开会致辞时失口说出“下面即将宣告闭会”的话,其实是一种希望早点结束会议的内心欲望的表现。这种与本人想要表达的意思相违背而失言的背后,隐藏着对内心真实欲望的一种压抑。就连遗忘,也体现了本人通过忘记一些不愉快的记忆来保护自己内心的心理。例如,忘记婚前试穿婚纱的女性在结婚后不久离了婚。
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梦境阐明了变得明朗化的潜意识的存在和这种压抑的结构。
弗洛伊德曾说:
梦境研究可以为精神病症研究做最好的准备。不仅如此,梦的本身也就是一种神经病的症候,又因为健康的人都有这种经历,所以更给予我们以研究的便利。
弗洛伊德认为,睡眠指的是与现实世界联系的一种中断,最好的状态是不做梦。但是,清醒时候人内心的活动尚未结束,仍有残留,因此人总会做梦。也就是说,梦只是一种潜意识被歪曲的表现。然而,通过自由联想来解释梦境,潜意识就会渐渐浮现出来。顺便提一下,此书出版之前,弗洛伊德发表了著作《梦的解析》,他已经在这本书中开始使用梦境作为题材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推出潜意识的欲望会引发梦境的结论并对其进行了论述。
历史性的重大事件——“潜意识的发现”
第三部分围绕性的病因来展开论述。如果来自一种叫“力比多(性力)”的欲望遭到拒绝,那么人通常会寻找“力比多”的替代品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但是,精神病症的情况有所不同,它会从发育阶段退化到前一阶段,并且停滞在这一阶段。这就是造成精神病的原因。也就是说,被压抑的性力的欲望转化成了身体上的病症。
有一个概念十分著名,叫“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儿子无论有多么爱母亲,总会因为有父亲的存在而致使他无法独占母亲。如果他将母亲据为己有,那么他将会因害怕被父亲阉割而陷入恐惧。于是,他在自己的父亲面前会努力表现出一个好儿子的样子。这就是俄狄浦斯情结。此概念是从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王的神话而来的。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精神病症的原因。也就是说,即使长大成人之后儿子也依然无法从屈从于父亲权威的状态中走出,也无法将自己的力比多转移到其他的性对象身上,由此便患上了精神病。患者出现这种情况与其幼儿时期的情感有关系。
当然,不只是男孩,女孩也一样。女孩讨厌自己的母亲,这种扭曲的方式里包含有对父亲的爱。更有甚者,如果家中有兄弟姐妹的话,就会有因独占父母的欲望而产生的恋母情结。
所谓的精神分析,就是通过上述方式让患者意识到潜意识的存在,从而消除病症的一种治疗方法。不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因过分夸大性方面的经验而受到诸多批判。但是这种程度的批判不足以将其发现潜意识这一历史性大事件掩盖掉。后来,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的发表使精神分析学形成一道分水岭,而弗洛伊德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分析学之父”,并由此出现很多弗洛伊德学派的追随者。不仅限于此,德勒兹(参见本书第56页)和伽塔里的《反俄狄浦斯》(参见本书第56页)指出,至今,精神分析仍然给其他非精神分析的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
弗洛伊德其他作品(本书推荐作品除外)
关于弗洛伊德的其他作品,有对自己周围事例进行精神分析的《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关于性欲分析的论文集《性学三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