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解:一部介绍人的意识的说明书
概述:康德的代表作。此书分析了人类理性产生的知识究竟有多少的可能性,究竟能达到多大范围的知识,此书于1781年出版发行。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
德国哲学家。在伦理学领域,主张无条件执行正确的行为,提出绝对“范畴律令”,认为不可以将人作为一种手段,而必须将人作为一种目的。他提倡的世界和平的思想为国际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三大批判”之一(其他两大批判是《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在这里所说的“批判”,并不是否定某事物,而是去“探究本质”。
据说康德是为了描绘“形而上学”(参见本书第36页)才撰写此书的。也就是说,此书的目的,是要阐明人的理性所产生的知识究竟有多大的可能性,其范围究竟又有多大。
我们通常会通过经验来认识事物。但是,知识未必都是从经验产生的。比如,1+1=2便不必借助经验就可明白。康德将这样的知识称为“先天知识”,而将包含经验的知识称为“后天知识”。“a priori”指的是“先天”,即先于经验。与此相对,“a posteriori”指的是基于经验。
话又说回来,人的知识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形成的呢?
首先,所有的思考都是由“直观”产生的。直观,指的是对象在被给定的有限范畴内产生的一种认识。换言之,没有对象就没有直观的认识,因为对象只能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才能触发意识。其次,感知表象(对象以某种形式存在的表现)的能力叫“感性”。对象以感性为媒介传达给我们。也就是说,感性能带给我们直观的认识。这时候,对象将会通过一种叫“知性”的东西被我们感知和思考。以感性带给我们的认识为基础,形成构建对象的能力,也就是理解事物的能力,由此,通过知性就形成了对象的“概念”。
在感性与知性的阶段,还存在不扎根于各种经验的先天知识形式。与感性有关的先天知识的形式是时间和空间。我们在时间和空间里对事物进行直观的认识。与知性有关的先天知识的形式,则分类总结在此书的“范畴表”中。这是为了判断事物而做的表格。
下面,给大家稍微介绍一下范畴表的部分内容。
总体来说,范畴表一共分为“量”“质”“关系”“样态”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又分别涵盖了三个分支,于是4乘以3等于12,一共有十二种类型。
比如,量又分为“全称判断”“特称判断”以及“单一判断”三种,即“所有的A是B”“若干A是B”“此A是B”。再比如,质又分为“肯定判断”“否定判断”“无限判断”,即“A是B”“A不是B”“A即非B”。关系和样态都分为同样的三种类型。
为了对应纯粹知性概念的判断表,康德提出了范畴表。也同样地分为“量”“质”“关系”“样态”四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划分为三种,一共也是十二种类型。说到量,它分为“单一性”“多数性”“整体性”三种。质,则分为“存在性”“否定性”“限定性”三种。关系分为“附属性”“自在性”“依存性”三种。样态分为“可能与不可能”“存在与非存在”“必然性与偶然性”三种。
康德追求理性的极限
康德认为,我们全部知性都收集在这个范畴表中。但是,关于爱或神这种形而上的事物却有许多样子。对此,康德也不能用他的知性去与之相抗衡。感性和知性是事物的一种现象,我们只能认识到先天知识范畴之内的世界,而这只能通过经验看见。除此以外的世界,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自在之物”的世界,则由理性来掌控。理性也可以说是一种寻求原理的能力,即一种能够理解“爱是什么”和“神是什么”的能力。然而,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却因人而异。如果超越人类知识的界限去思考问题,那么必然会陷入二律背反的状态。康德将二律背反称为“antinomies”,即两个事物各自成立却又相互冲突的意思。
这里存在着人类知识的界限。康德并非要表达一种人类万能的观点,而是始终持一种探索人类知识的极限的态度。因此,三大批判性著作的另外两部《实践理性批判》与《判断力批判》中也有关于人类知识是否有极限的疑问。比如,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出的“范畴律令”(即命令履行无条件的道德性义务),康德想阐明“人类究竟能做什么”。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又对“人类究竟可以期望什么”进行探究。
康德以严于律己而出名,但是通过他撰写的三大批判著作我们可以知道,他并非在批判人的能力,他只是一直在探求人类究竟是什么的真相而已。
康德其他作品(本书推荐作品除外)
关于康德的其他作品,有论述形而上学本质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以及为国际联盟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永久和平论》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