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 共生共荣——从20世纪美学论争展望新世纪美学的发展
李世涛
自王国维等美学先驱吸取国外学术资源改造中国美学以来,中国美学已艰难地走过了百年历程。美学学科从萌芽到初具规模、成熟起来,尽管举步维艰,甚至不乏挫折和倒退,但仍然能发现20世纪中国美学前进的足迹,这无疑向人们昭示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美学讨论对美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美学讨论,到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美学讨论,尽管存在着许多问题,但应该肯定的是,讨论的范围在扩展,讨论的问题在深入,相互之间的探讨提高了美学研究的整体水平,也为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甚至出现了失误。总结这些论争的得失,既有助于回顾20世纪中国美学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吸收其经验;也有利于从这些讨论中寻求美学发展的坐标,以促进新世纪美学的良性发展。
一
纵观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美学论争就不会有20世纪美学的成就,而且,美学论争之于美学发展的意义在建国后美学的发展中显得尤为突出。美学论争的意义主要表现为:1.美学论争能够促进各美学流派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建立起美学领域内多元共存的局面。现实是丰富、复杂的,对美的理解也应该是不同的。这样,建立不同的美学流派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各美学派别的哲学基础、逻辑起点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这样,各派别的区别也就顺理成章了。但在一个流派称霸天下的局面下,是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美学争鸣的。只有在多元共存的局面下,才能够使这些流派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当然,这些流派既有共识,又各有差异、侧重,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触及和深化了美学的研究,形成了多元共存的局面,从而从整体上推动了美学的发展。美学研究不但应该有各流派的存在,而且应该鼓励各流派的存在和彼此竞争,通过各流派的互补来推动整个美学的发展。2.美学论争有助于建立共识,促进美学的知识增值。尽管各流派各有侧重,但研究对象的一致性肯定会使各流派有共性或共通性。追求美学领域的真理应成为美学各流派的共同目标,寻求共识则是接近真理的必要一步,而美学论争则有利于建立起各流派的共识,以接近或获得美学的真理。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学的发展可以从美学的知识增值中体现出来,而共识无疑是知识增值的重要来源。因此,美学的发展应积极从美学论争中汲取营养,通过共识接近真理,通过共识检验自己的成果。但应该强调:共识不能够以牺牲美学的个性和审美现象的丰富性为代价,而应该使它们相得益彰。3.美学论争有可能克服争论双方各自的局限,正视和纠正各自的错误,扩大彼此的眼界,通过对话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应该说,由于立足点不同,各种倾向的美学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如果一种流派的美学没有受到其它流派的挑战,完全按自己的逻辑孤立地发展,当然是风平浪静的,也可能居于权威的地位,但这样的美学是不会有大的发展的。只有当它接受其他流派的挑战,正视、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时,并尽可能地吸收其他派别的优点时,才可能有大的进步。当人们能够本着平等的原则进行论争,在探索美的真理的道路上彼此取长补短,参与论争的各派都能够从对方那里得到有益的启发,或抛弃自己的错误观点,或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各流派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改进或提高。实践论美学的长足进展已经向人们展示了美学论争对美学发展的推进作用,由于实践论美学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能够从其他流派中吸收营养,从各种挑战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才形成了实践论美学的丰富性和生命力。
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变化和动荡,一方面美学从社会中吸取了发展的动力,避免了学院化的单一发展路向;另一方面美学被迫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和使命,要为推动社会的发展服务。在特定历史时期,这有其必要性。但由于对美学服务社会、政治作了狭隘的理解,强行要求美学在忽视自己特点的基础上为社会服务,使其正常发展不时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或成为阶级斗争的战场和工具,或成为哲学的附庸——检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试验田。这种状况影响了美学的正常发展。此外,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我们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与国外的美学的交流,使建国后的美学的发展受到不良的影响。这些因素都影响到美学论争的质量。从客观方面讲,这些因素干扰了正常的美学讨论,美学讨论缺乏自由、平等的学术环境,使争论者不能或不敢坦诚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只能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有限的讨论;从主观上讲,争论的双方缺乏对话意识,不是从追求真理的目的出发,而是以自我为中心,只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别人的缺点,并加以夸大,而且心胸狭窄,缺乏自我批评意识,抓住别人的缺点不放,结果是“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倾向是不利于建立多元共存的美学流派,只能导致林立的宗派性的美学派别。这种教训原来存在过,现在仍继续存在,是新世纪美学发展的严重障碍,也是需要我们特别警惕的。
二
从20世纪中国美学论争的经验、教训和美学发展的状况看,有必要从下面的方面入手,使我们能真正地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以回应时代对美学提出的要求。
1.要提高论争者的精神境界和学养
美学研究者应该关注社会现实的发展状况、人们的生存境况和各阶层的精神需求。近年来,由社会转型和改革带来的各种问题逐渐出现,美学研究者应该对此做出正确的评判,并引导人的精神向良性发展。但有些美学研究者缺乏应有的价值立场,对社会上的某些不良思潮漠然置之。这不仅不利于美学自身的建设,也不利于美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问题”变得更为复杂,文化、传统、民族问题,都交织在一起,这些因素都构成了美学研究的现实语境。从美学角度切入,解决好这些问题是美学研究的任务。因此,在人的价值观趋于多元的情况下,需要发挥美学工作者引导社会主导价值的作用。真正完成这些任务,就需要深切地体认现实,有直面现实问题的勇气和探索现实问题的知识准备。这些都对美学研究者提出了挑战。我认为,为了迎接这些挑战,促进新世纪美学的发展,美学研究者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要提高自己的学养、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20世纪的中外美学史告诉我们,有成就的美学家都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这是其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不但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哲学、文艺、历史等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甚至还需要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必须加强自己的学习,全面地提高自己的素养。(2)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加强对中外美学史、美学理论和自己研究领域的学习与钻研。美学研究者不但要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广泛地了解、深刻地理解,还要认真地学习中西美学史和美学理论。美学的创新不可能是空穴来风,必须借鉴古今中外的研究成果,再结合自己的研究,以有所创新。为此,要积极地借鉴中外美学史和美学理论的成果。对于借鉴美学史而言,借鉴的内容应该包括具体的观点、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等,不应该仅仅满足于知道某个观点,还要研究前人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此外,还要提倡比较的眼光,即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学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并寻找出相同的地方和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相同的解释可能就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会有较强的适用性,而那些差异就要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民族精神、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等方面去寻找原因,有助于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样,在了解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既知道了自己需要开拓的地方,也能够吸收前人的经验、教训,以有利于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同样对美学理论的借鉴也是如此,要找出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和具体的研究方法,以及提出这个理论的背景和它要达到的目的,并要充分地认识到它的适用性,从而使借鉴有的放矢:或借鉴具体的观点;或借鉴其哲学基础;或借鉴其具体的研究方法。不至于造成误用理论或运用理论层次不清所导致的混乱。(3)要从现实中汲取营养。一方面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地从现实中寻求对美和美的规律的认识,以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同时也能够证明或证伪自己的理论。实际上,研究现实还能够促进应用美学的发展,而应用美学也是美学建设的重要方面,当然,应用美学也应该从基础美学中吸收资源。此外,还要把自己现实关怀落实到引导社会精神的健康发展上,以真正发挥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良知的作用。这三方面的结合将有助于给新世纪美学的发展带来新气象和活力。
2.强化美学建设的问题意识
美学研究缺乏问题意识,这已经严重地影响到美学的发展。其主要表现为:
(1)美学研究严重脱离实际。美学的实践性很强,但目前美学研究脱离文艺实践的情况却尤为严重。正如杨曾宪所言:“当代美学研究越来越经院化、贵族化、教条化。包括实践美学理论在内,都对审美实践缺少实际的指导意义,结果形成现实生活中的大众对美的需求越来越多,而美学阵地越来越少的强烈反差局面。”(1)一方面,美学批评与美学理论显得相当繁荣,新名词、新观点和新的论著不断出现;另一方面,人们对美学的热情却逐渐减弱,对其整体的发展状况颇有微词,甚至因为其虚假繁荣和学术泡沫而怨声四起。吴炫就认为,中国当代美学的一系列范畴和命题,“虽然可以构成当代美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较丰富的格局,但是从概念到内涵,其原理缺乏创造性改造,则是一个基本事实。这个事实,即使我们难以说:这就是当代的‘中国的’美学,也使得难以说:上述美学,对解决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和价值确立等问题,就是有效的。”(2)实际上,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当代美学的脱离实际的倾向。究其原因,这种状况恐怕与美学研究者缺乏问题意识有关。有些美学研究者批评家不重视对文艺现象、审美现象的研究,仅凭一些感受就突发宏论。有些美学研究者醉心于概念、命题的演绎和体系建构。实际上,美学的进展不仅仅在于美学体系的建构,更在于从具体的审美经验中总结出有针对性的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再将其放到审美实践中检验,并提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但有些美学研究者却严重脱离实际,远离审美经验,缺乏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的研究。
随着社会生活、审美经验急剧变化,传统的美学观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文艺形式也随之变化:传统的文艺样式被迫调整,以吸纳新的表现形式;电影、电视逐渐成为文化消费的“新宠”;新兴的文艺样式如网络文学异军突起。文艺样式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趣味、阅读习惯、审美经验和美学观念。使美学适应时代变化是美学工作者面临的时代课题。一方面,以往的美学理论已很难有效地解决社会与审美提出的新问题,需要进行调整;另一方面,美学理论又需要从变化着的文艺实践、审美经验出发,将其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并引导当前的文艺实践和审美活动向良性发展。目前,文化消费在日常生活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人们的审美需求偏向于娱乐和感性需求。在视觉文化的大潮中,如何处理好感性与理性、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满足世俗关怀的前提下提高人的超越性?如何改进整个社会的人文生态环境,为人的精神发展留点空间?如何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寻求平衡,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这些问题都需要依靠美学的发展得以解决。美学批评和美学理论应该从自己独特的角度切入,解决好这些问题,避免成为空头学问。
(2)美学建设中的殖民倾向,美学批评和美学理论研究有沦为国外美学的附庸的危险。借鉴国外的美学为我所用是必须的,但我国90年代以来的美学批评和美学理论一度强调与国际接轨,热衷于亦步亦趋国外(主要是欧美)美学界的热点问题,不考虑我们的实际问题。语境改变了,我们还顺着别人的思路在言说,失去了我们自己的真问题,开出的诊断书不能有的放矢。机械地套用国外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审美现象。由于没有被充分地消化,更谈不上深深地扎下根来,于解决实际的问题无补。而且,这些理论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除了留下了一些新名词外,其它方面的成效似乎不大。
90年代以来,后现代美学在美学界颇受欢迎,我们也仿佛置于后现代的社会,但现实问题并不是简单地类比所能够解决的。而且,美学学术话题的迅速转换,与盲目地“跟风”不无关系,也与肤浅地接受外国美学有关:既没能深刻地掌握具体美学流派的知识体系,也没有系统地清理美学发展的知识谱系和继承、创新。一味地寻章摘句,“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结果经常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错误地理解和引用。诚然,美学建设需要借鉴国外的成果,而且,我们也确实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我们的美学建设必须立足于现实,从我们自己的问题出发,与国际美学界对话,也应该寻找共同的话题和对话的基础,通过对话有针对性地吸收国外的美学思想资源,以切实地推进我们的美学建设。与此相反,我们对自己传统的美学思想则极为漠视和排斥,更谈不上积极吸收了。
因此,在美学建设中,要处理好借鉴中国美学资源与西方美学资源之间的关系。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美学是两个不同文化系统中的美学,由于整个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文化观念、民族精神、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它们有很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我们要寻找相同点,即跨越东西方的共同的美学观念和审美规律;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把它们作为美学建设的资源,寻求那些不同的方面对于我们美学建设的积极意义,努力对这些资源进行创造性地转换。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化语境的差异。近代以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外美学也开始相互接触,其中,中国近现代美学受到外国美学(特别是西方美学)的影响更为明显。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鲁迅、朱光潜和宗白华等美学大师在借鉴国外的美学资源上也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关键在于他们对国民的精神状况和当时的文化现实有深刻的体认,也认真地研究过国外的文化资源。鉴于此,他们的借鉴是有针对性和纠偏意义的,不但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为中国美学带来了新的气象,促进了古典美学向现代美学的转换。“拿来主义”的态度和作法,为中国美学界借鉴外来美学资源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界积极借鉴西方美学资源,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表现为吸收外来美学资源时的“一窝蜂”现象:把国内外的美学思想严重地对立起来,缺乏对外国美学思想的深入研究,不加分析地盲目崇拜,缺乏对审美现象的具体分析,满足于仿效国外的理论建立自己体系和创立新说;画地为牢,以某流派的权威自居,企图以此来代替其它方法;机械地套用外国美学的批评方法,陷入对方法的崇拜。这些都严重地影响了我们借鉴外国美学资源的质量,也是应该克服的教训。在这方面,中国近现代美学的经验值得借鉴。因此,我们要处理好中国古典美学资源、中国近现代美学资源与当代美学建设的关系。
此外,还在美学研究中,要重视研究方法的作用,但不能搞方法崇拜,提倡“唯方法论”。实际上,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其优势、缺陷和应用范围,如果没有具体地分析,随意地运用,就可能滥用方法,为使用方法而剪裁材料,把研究变成对方法的注释。如在80年代的“方法热”中,美学对自然科学中的某些研究方法的不恰当地运用,就出现了机械性和脱离美学研究对象实际的缺陷,应警惕这种错误的再度发生。因此,应该注意美学研究方法的自主性、层次性和补充性。具体而言,方法的自主性是指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哲学基础和内在规定性,也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因此,在具体的美学研究中,研究方法一定要与研究的对象相匹配,不能随意地使用。研究方法的层次性是指,在使用某一种研究方法时,我们可以认同其哲学基础,把它作为建构理论的哲学基础。但也可以将其具体的分析方法与哲学基础剥离开来,只使用其具体的分析方法,而不使用其哲学基础。至于采用哪种方式,我们只能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此外,还要注意研究方法的补充性。由于审美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一个审美现象,这样,每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各种研究方法就需要相互补充,通过整合这些研究方法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完整把握。
(3)美学批评和美学理论缺乏独立性、批判性。美学批评和美学理论应该关注审美经验和审美现象,引导人们提高想像力和包括感知能力在内的审美判断力,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审美空间。为此,美学批评和美学理论应该与现实保持必要的距离,要强调其独立性和批判性。但是,事实恰恰相反,现在的美学批评往往成了对流行和时尚的脚注,美学理论成了为此辩护的工具。加上商业利润的驱动,通过美学的包装,与媒体共谋,使美学建设脱离了正常的运转轨道。研究者的浮躁心态,及其背后的文化市场化、消费化,都影响了美学的健康发展。
我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强化美学研究的问题意识。美学研究者必须克服自己的浮躁心态,努力确立正确的价值判断,使美学批评与美学理论联系实际,在具体的审美实践中寻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答案。
一方面,美学批评和美学理论应该关注我们的审美现状,结合我们的文艺实践,正视审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引导,促使其向良性发展;另一方面,要寻找真正的研究对象和真问题,并站在一定的立场上,有价值判断,要批判地接受古今中外的美学思想,并使其为我所用。为此,要提倡中国美学的问题意识,立足于现实的实际问题,认真梳理中国传统美学、外国美学的知识谱系和发展脉络,并从中生发出美学的元问题与美学学科发展的知识增长点,避免成为外国美学或传统美学的“二传手”。
此外,要重视对新的审美现象研究。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全面展开,新的文化现象、文艺现象和审美现象逐渐出现,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也都在扩大。对此,美学应及时地适应这些变化,并做出必要的调整。在这方面,研究高科技向审美领域的渗透、消费意识形态的兴起和日常生活美学显得较为重要。具体而言,高科技的运用可以说是无孔不入,它的发展对人的思维、审美趣味和审美习惯的形成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在肯定其提高了审美表现力,扩大审美视野的同时,我们应对其过于推崇感官刺激、缺乏深度等负作用有清醒的认识,并应及时地从美学的角度寻求发挥其优势、克服其局限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意识空前高涨,社会也需要通过它来刺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应该提倡合理的、正当的消费;另一方面,社会无节制地宣传消费,导致了人的消费欲望的膨胀,出现了马尔库塞所说的“虚假需求”。结果,消费成了目的,人们为消费而消费,通过消费满足了人的虚荣、欲望,但却放弃了对更重要的、更深层东西的追求,甚至使人成了消费的奴隶。其中,广告及其它宣传对审美经验和美学成果的借鉴,也对消费膨胀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消费意识形态就是指过度消费对人的真实需求和精神追求的遮蔽、掩盖和歪曲,但人却常常意识不到。因此,美学应当重视对消费意识形态的研究,在对其“除魅”的过程中,重建人的理想的合法性,以促进人的精神的全面发展。美学研究也应当承担起解构“消费神话”,引导人诗意地生活的任务。现在,生活与美相互渗透,人的生活从美汲取营养,生活的审美化倾向日益急剧,美散播于人们衣、食、居、行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努力追求美和诗意。实际上,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日常生活中的美是人刻意追求所要达到的结果,其中有许多高科技或其它人工的运作,并很难为人所察觉。因此,美学就要研究日常生活中的美的构成、成因、运作和功能,从而使人们了解美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尽管审美的本质是多层次的,但无功利性、超越性仍是其最基本的方面,我们的美学研究要让它的精神指导人的日常生活和人生精神追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要克服美学讨论中的门户意识和意气之争
美学应该鼓励各流派的多元共存,但流派的存在应该以繁荣和促进美学的发展为前提。但在我们的美学研究中,不乏门户林立、派系丛生的现象。或只满足于别人的捧场,容不得别人的意见,甚至是有益的建议,动辄便口诛笔伐,甚至上纲上线;或以真理的化身自居,以此来树立自己的权威;或缺乏严谨,随便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高见”。这些表现实际上与美学家应有的品格相距甚远,由此产生的“流派”只能阻碍彼此之间的交流,更与美学的发展无补。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有必要倡导发扬五六十年代的一些美学家的优良传统,他们大都视学问为自己的真诚信仰和生命,能够勇于捍卫自己的学说。虽然彼此的观点可能不同,但都能尊重对方的观点,以宽容的心态与之对话,而且学术观点之争也不妨碍彼此之间的交往和友谊。他们在相互的切磋中,使自己的学说得到发展,他们在美学论争中表现出来的气度和风范是值得后人学习和赞赏的。尤其在今天,这些风范和修养的意义对于发展美学有更为深远和重大的意义。
鉴于此,美学研究有必要倡导美学的对话。美学对话应该包括中外美学之间的对话、传统美学与当代美学之间的对话、不同美学派别的对话和研究者之间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原则基础上,也就是研究中的对话主义原则。它要求双方以追求真理为目的,以彼此承认对方的合理性为前提,在平等的地位进行阐释、沟通和理解,使双方都能够相互启发、相互提高,同时也摈弃各自的偏见,从而有助于建立共识。通过对话,既纠正了错误,也求得了最大可能的理解和共识,以真正地推进美学的发展。对话的双方都要坚持相对主义的立场,都应该承认双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以展开积极的、富有成效的对话。同时也要看到,尽管各种观点都有其优、缺点,都有其存在的必要,但不同的观点决不是完全等值的,还是有高低、对错之分的,也应该有哪一个更接近真理的问题。我们可以以古人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来处理各种观点之间的关系,但不能陷入相对主义的陷阱,而要区别、判断不同观点的价值,为寻求共识和接近真理而努力。只有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对话才是实在的、有意义的,也才有可能突破彼此的樊篱,更接近真理。只要我们的美学研究能做到这样,或以此为努力方向,那么,深化美学研究的理想就一定会落到实处,突破美学研究的目标就不难实现。
4.要克服美学讨论拘泥于经典的倾向
多数论争者不是从现实和具体的文艺现象出发,而是从各种经典文献出发,结果美学论争成了借经典文本彼此讨伐的工具。只能从表面上看到寻章摘句式地对各种经典文本的征引,但缺乏美学阐释现实的力量。实际上,引用者的思维和论证也受到经典的制约,不敢或不能越雷池一步。有的引文只是点缀;更为甚者,有的引用者居然没有理解原文的意思。这样,美学就无法从现实中获取营养,严重地影响了美学的建设和发展。实际上,在我们的美学研究中,很多文章是在重复中国古典美学、西方美学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观点,少有创新,缺乏对现实的有效阐释,也缺少对审美的细致分析。这样,对美学经典的学习不但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了阻碍美学发展的障碍。过去,引文大多是马恩经典作家的著作,现在,引文偏重于引用西方现当代美学著作,但引文中存在的弊端并没有多大的消除,甚至愈演愈烈。这确实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假如我们的美学研究者在这些方面能够“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么,新世纪的美学将会少走些弯路、向良性发展,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作者李世涛系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注释】
(1)杨曾宪:《中国美学如何走出百年困境》,http://www.pen123.net 2001-7-10士柏咨询网。
(2)吴炫:《否定主义美学》,第69页,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