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和研究哲学有什么用?这是很多学习和研究哲学的人心中的一大疑问。其实质在于追问哲学有什么价值或功能。对于哲学的价值和功能,学界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哲学万能论,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无所不能,主张用哲学取代科学,如柏拉图的哲学王治国理论。二是哲学无用论,认为哲学就是玩文字游戏或思维游戏,不切实际,只会使人想入非非,没什么用处。当然哲学既不是万能的,也并非一无是处。哲学的价值并不在于其物质方面,哲学不会也不可能针对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哲学更多地体现为精神价值和人文关怀,或者是对心灵的价值。引用罗素的话说就是:“哲学之应当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因为通常不可能知道有什么确定的答案是真确的,而是在于这些问题本身;原因是,这些问题可以扩充我们对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并且减低教条式的自信,这些都可能禁锢心灵的思考作用。此外,尤其在于通过哲学冥想中的宇宙之大,心灵便会变得伟大起来,因而就能够和那称其为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62]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也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63]哲学对于心灵的价值主要的表现就是通过哲学的学习和研究,内化哲学品格、培养自我品格。所以说哲学“是一种‘以学术培养品格’,‘以真理指导行为’的努力”。[64]哲学的品格指的是哲学的品质和性格,或者说是哲学的品质特点。有人认为哲学的品格包括批判性、独立性、超越性、开放性等。在此引用孙正聿教授《哲学通论》中概括的哲学品格,包括“向上的兼容性”、“时代的容涵性”、“理论的系统性”和“思想的开放性”,并由此推出“真正的哲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感、巨大的逻辑感和博大的境界感”。[65]
“向上的兼容性”指的是对历史的兼容,具体一点就是对哲学史的兼容。任何时代的哲学都必须以巨大的历史尺度批判地考察全部哲学史,是对历史上的哲学观点和哲学理论扬弃的结果,哲学就是在探索和解决旧有理论矛盾的过程中开拓创新,实现自我发展的。对历史的兼容说明了哲学理论具有强大的历史感,以古喻今、借古鉴今,源远流长,而非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这样形成的哲学思想才能够深刻和凝重,才能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不是就事论事,纯粹的赶潮流、追时髦。离开深厚的历史感,忽视思维的历史和成就,思想只会变得肤浅和教条,而不能称其为“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不仅有强大的历史感,而且哲学要关注现实,也必须关注现实,对历史的兼容就是为了历史问题的现实回答和思考现实问题。“时代的容涵性”是指哲学是“思想中的现实”或者说是理论层面的现实。可以从两方面理解,其一是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具有时代性的内容,而非纯粹的思辨;其二是指真正的哲学是以“思想”即“理论”的方式所把握到的“现实”,而不是简单的关于“现实”的“表象”。[66]哲学对时代容涵,反映现实,表现了哲学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任何哲学哪怕是最为抽象的柏拉图的“理念”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反映的也都是在历史推动下的现实。哲学不是机械地反映现实,而是以理论的形式对现实的批判性反映,一般而言理论要高于现实,这表现了哲学的超越性特点。哲学对现实的超越,既表现在哲学通过对现实的批判建构的理论图景和美好愿景上,也表现在哲学理论图景和美好愿景对现实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引导上。
“理论的系统性”指的是哲学理论是由一系列的概念范畴和命题,按照一定的逻辑形成的有机体系。哲学理论的系统性显示了哲学巨大的逻辑感。这种强大的逻辑感不仅表现为对理论系统各要素的统摄力量,还反映在人们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的进化提升上。“哲学的力量,是一种理论的逻辑力量,一种理论的说服力量,一种撞击人的理论思维的力量。‘逻辑感’,是哲学的最为基本的重要品格。”[67]正是在哲学逻辑力量的吸引和诱惑下,人类对世界之谜产生了抑制不住的冲动,对世界万物的根源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哲学逻辑力量对人的思维能力的撞击下,形成了人类对自然、社会、人自身的不断反思和批判,出现了对事物根本原因的探索和对事物的“前提性批判”,出现了存在意义的追问,并实现了人类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和自我发展。
由于哲学是一门寻根究底的学问,哲学问题具有永恒性,是不可解的,至少在康德看来是用寻常方法解决不了。因此,其回答也就千差万别,难于统一,并且永远也不能统一,这就决定了哲学思想具有开放性,“思想的开放性”构成了哲学“博大的境界感”。哲学思想的开放性源于哲学思维的反思性、哲学理论的理想性、哲学的特性及功能和哲学的自我批判、自我追问、自我超越。[68]哲学研究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反思,反思在黑格尔看来是对思想的思想。反思就是不停地思想,其意义不在于通过思想要得出一个什么结论,而在于反思的过程,通过反思使思想更深刻、更全面、更缜密。因此,反思是没有终点的,这决定了哲学思想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哲学思考的问题具有终极性,因而哲学理论追求理想性和极致性,这就决定了哲学思想永不满足、永无止境,是开放的,同时也显示了哲学“博大的境界感”。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追求智慧,而非智慧本身,追求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从这一本性引申出的哲学功能就是对社会的反思和批判,并且这一过程是永恒的。哲学思想的开放性既决定于也体现了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那就是哲学的自我批判、自我追问和自我超越,哲学这种对自我的批判、追问和超越是一个自我否定和辩证否定过程,这一过程是无限的、永恒的、开放的。哲学思想的开放性,显示了哲学的博大和精深,也形成了哲学“博大的境界感”——“哲学是追求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之学”。[69]
哲学的各种品格,对于长期研习哲学的人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形成了哲学家不同的人格和精神。有的重视理智和理性,沉着冷静、思想深刻、思维缜密;有的富有现实责任感,关注国事、胸怀天下、殚精竭虑;有的追求独立和自由,勇于怀疑、善于表达、敢于批判;有的强调自身修养,明辨是非、追求真理、弘道扬善。总的来看,独立自主的学术意识、积极进取的反思和批判精神、系统缜密的理性思维能力、寻根究底的执着品质、重道向善的高尚情操和不断超越的开放境界构成了哲学家的哲学人格。
【注释】
[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5.
[2]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7.
[3]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0-36.
[4]洪谦.洪谦选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443.
[5]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6-27.
[6]欧阳康.哲学问题的实质与当前哲学研究的问题链[J].中国社会科学,2006(6):40-44.
[7][德]康德.逻辑学讲义[M].许景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5.
[8][英]罗素.哲学问题[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
[9]张天飞,童世骏.哲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0.
[10]欧阳康.哲学问题的实质与当前哲学研究的问题链[J].中国社会科学,2006(6):40-44.
[11]罗伯特·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张卜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8.
[12]张文喜.论哲学问题的形式与结构[J].浙江社会科学,2013(6):106-110.
[13]杨学功.试论哲学的层次结构——兼涉几个相关问题[J].学术月刊,2003(2):32-39.
[14][俄]列宁.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78.
[15]张天飞,童世骏.哲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3.
[16]任忱.哲学学导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4-25.
[17]童鹰.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
[18]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M].北京:三联书店,1982:7.
[19]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8.
[20]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9.
[21]童鹰.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5.
[22]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58.
[23]任忱.哲学学导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6-27.
[24]任忱.哲学学导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6.
[25]任忱.哲学学导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8-36.
[26]任忱.哲学学导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36.
[27]童鹰.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7.
[28]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51.
[29][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51.
[30]童鹰.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40.
[31]江天骥.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关系问题[J].哲学研究,1996(11):51-59.
[32]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78.
[33][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6.
[34]童鹰.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6.
[35]杨方.论哲学分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1-10.
[36]杨方.论哲学分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1-10.
[37]杨方.论哲学分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1-10.
[38]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
[39]童鹰.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3.
[40]童鹰.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5.
[41]鲍嵘.学科制度的源起及走向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2(4):102-106.
[42]费孝通.略谈中国的社会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3(4):1-7.
[43]冯俊.牛津大学的哲学教育[J].哲学动态,1997(9):34-36.
[44]姚远,张银玲.奥尔登伯格与世界上最早的科技期刊——《哲学汇刊》[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9):182-184.
[45]此处所列各大学设立哲学系的年代信息主要来源于各个高校的哲学系简介。
[46][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9.
[47]韩庆祥,毛卫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疑难解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1.
[48][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0.
[49]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82.
[50][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
[51]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89.
[52]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84.
[5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610.
[54]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85-86.
[55]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4.
[56]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7.
[57]
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9.
[58]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9.
[59]洪谦.逻辑经验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8.
[60]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1.
[61]方东美.科学哲学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2.
[62][英]罗素.哲学问题[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34.
[6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6.
[64]
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86.
[65]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86.
[66]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89.
[67]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92.
[68]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96-298.
[69]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