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与平和的交流环境是有效开展哲学学术交流的前提。作为哲学学术交流的主体在学术交流中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而不能因身份、资格、职位、资历、年龄、性别等因素而厚此薄彼,有贵贱亲疏,更不能将此种思想带到学术交流与评价中,对学术权威和位高权重者溜须拍马、阳奉阴违。而对学术新人则轻视、贬低,甚至不给其发言机会。这是有违学术规范和平等原则的。哲学学术交流是思想交流、是学术理论和学术观点的交流,注意力和兴趣点应该放在学术思想和理论观点上,至于其背后的提出者是谁,不应该成为人们评判的影响因素。尽管,前面所讲哲学追求的真理是带有价值判断的真理,对哲学问题的回答并不存在标准的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解释原则,但并不代表哲学思想和理论的阐述就无法进行评判。哲学是讲道理,谁能把道理讲得通,讲得被别人信服,又在自己解释原则下保持自洽,创新性、学术性又较强,谁就能够赢得同行认可。“同行认可价值体系”[4]在哲学学术交流和研究中依然会发生作用。
平等需要学术领导、哲学权威、前辈、专家放下架子,虚怀若谷,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下属、后辈和学术新人的学术质疑和评判。平和体现在对不同意见的包容和接受上;平和体现在学术争论中不是以势压人和地位的居高临下上;平和体现在不搞“一言堂”,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上;平和体现在对学术问题的理性争论上。平等也需要学术新人和学术愤青在学术交流中保持平和的心态,他们的平和则体现在既敢于质疑权威和专家,又保持尊敬师长的礼貌行为;既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既保持创新的激情和创作的活力,又脚踏实地,遵循学术研究的规律和规范;既要据理力争,又不要愤怒和情绪过于激动。平等与平和要求学术交流的参与者“在观念上抛弃‘文人相轻’的陋习,既有宽待和善待他人过错的度量又有能容得下他人成就的胸襟”。[5]在这种平等与平和的学术交流环境下,才能开展学术争鸣,思想才能得以沟通,理论才能相互碰撞和激荡,创新的火花和创造的灵感才能被点燃和激发,才能够形成学术的积聚效应,并形成学术繁荣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