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猿与同情心

猿与同情心

时间:2023-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和平主义通常坚信暴力是完全错误的。对圣雄甘地来说,非暴力抵抗已经与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和平主义既是绝对的信条又意味着社会变革。然而,通过采用非暴力抵抗,甘地获得了自由党和中立者的同情,这一切都足以说明这个事业是一个理性的、严肃的和坚定的事业。虽然一些哲学家说人类从根本上说是好斗的猿人,但是,我们强调受难而非攻击的事实说明同理心是一个更基本的人类内驱力。

“受难是人类的徽章而不是利剑。”

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1869—1948)

《早期印度》(Young India)

和平主义通常坚信暴力是完全错误的。可是,和平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和程度,包括宗教的和非宗教的,而我们在达成一些社会或政治目标时使用的非暴力抵抗,与更广泛的和平理想是有区别的。

在其绝对形式里,和平主义源于对一种基础精神真理的认同:我们不应该彼此伤害,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就是彼此。还有人认为暴力和一切不道德行为都起源于无知和发展的滞后。这种观点体现在耶稣对其迫害者的宽恕上(“饶恕他们,上帝,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另外也体现了柏拉图的主张:宁受恶不作恶,因为作恶者既无知又“病态”。所以,和平主义的根源可追溯到千年以前的各种各样的传统中。

对圣雄甘地来说,非暴力抵抗已经与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和平主义既是绝对的信条又意味着社会变革。学习法律准备做律师的甘地认识到法律的变革是缓慢而且常常无效的,但是,暴力不仅有害而且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为它有效地疏离了你希望影响的人。就社会变革而言,如果采用暴力,统治者(统治印度的英国人)能更轻松地处理国内动荡,他们认为动荡是由危险的极端分子所激发的不满情绪所引起。然而,通过采用非暴力抵抗,甘地获得了自由党和中立者的同情,这一切都足以说明这个事业(印度独立)是一个理性的、严肃的和坚定的事业。

因此,非暴力抵抗现在也常常被非和平主义者采用。在全球化时代,以维护“社会秩序”之名无情暴打不抵抗的抗议者,还有比这更让人义愤填膺的画面吗?虽然一些哲学家说人类从根本上说是好斗的猿人,但是,我们强调受难而非攻击的事实说明同理心是一个更基本的人类内驱力。毕竟还有希望,不是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