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时间:2023-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认识的发生问题,不同的哲学流派有不同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实践活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的认识的发生,既包括认识的种系发生,也包括认识的个体发生。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3.1 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为什么会产生认识这种社会的高级的反映形式?它是怎样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认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它和实践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这是认识理论首先应当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1.认识的产生

对于认识的发生问题,不同的哲学流派有不同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实践活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作用。

(1)劳动实践活动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人的实践是以自觉目的性为基本特征的能动的物质性的活动,它要求人形成关于对象本质和规律的稳定的一般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实践改造对象的目标和方案,这就提出了人以观念方式把握和改造对象的客观的需要,即提出了人认识世界的必要性。同时,实践又使认识的发生成为必然的、可能的。以工具性为本质特征的实践活动,是主体和客体相分化的起因和标志。动物与自然界是浑然一体的,彼此之间无所谓主体和客体之分。主体之所以为主体,在于他能够把自我和对象区分开来,并能够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活动的发起者。这是动物做不到的。人在以工具为中介同对象的相互作用中,才逐渐形成了永久客体的概念,并意识到自己是主体,由此开拓了人所特有的认识活动。并且,工具的使用使人的认识摆脱了感官生理状态的影响,从而使认识超出具体情境的限制,促使人形成了关于客体的稳定的、一般的知识。因此,工具性的实践活动为主体以观念方式把握客体提供了可能性。

(2)劳动实践活动不但促进了人脑的发展,而且通过活动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专属于人的认识能力。

和猿猴相比,人类祖先需要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复杂,由此促使进化中的人的脑量急剧增加,并且脑的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最后终于形成了以大脑为中心并由感觉器官为门户的统一的神经生理结构,这就为人摄取、加工、综合、改造各种复杂的信息,实现主体对于客体的相符性反映准备了条件。但是,作为人认识能力的标志的,不是人脑进化的生物结构,而是人所特有的社会性的认识结构,这种结构是在人与对象的实际相互作用中,通过活动的内化而逐步形成的,人在运用工具实际操作对象的过程中,通过活动的逐步协调,训练了人的运动器官和感觉思维器官,使外部的实际动作方式发生了向内部的观念动作方式的转化,即内化,并使后者的结构同前者保持一致。这就形成了主体所特有的感知和思维的模式,即在人脑中以逻辑的形式固定和沉积下来的认识图式。这种图式是主体进一步“同化”即认识新的未知客体的内在基础,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丰富、转变和提高,与此同时,人的认识能力也就相应地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3)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人类的劳动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劳动越发展,越需要人们彼此协调动作、交流经验,由此产生了语言。社会交往的扩大和语言的发展作为两个强大的推动力,使人的认识活动的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人所特有的社会性的智能活动。人在社会交往中通过语言使思想获得了共同的表达方式,使认识超出了个人体验的狭隘范围。人通过语词不但能掌握人类千百代人的经验,同时也能学习和掌握相距遥远的他人的和集体的经验,从而大大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并且,由于能够运用语言符号,就使人能够在观念中对客体进行思维操作,即通过使用符号把客体在观念中分解开来,对其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使人对客体的观念把握成为可能。

总之,以工具性为本质特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认识发生的最基本的和决定的因素。这种活动一方面内化为主体的认识结构、认识图式,另一方面外化即对象化出人生活于其中的工具和文化的世界。人通过工具和语言符号系统作为社会传递物,使人们反映外部世界所取得的认识成果,不会随着个体的消亡而丧失。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重复的发展,人的认识成果也以积累的社会遗传进化方式,一代一代地继承和发展着,每一代人都以上一代人认识活动的结果作为自己认识活动的起点,从而也作为自己实践活动的起点

认识的发生与人类劳动实践活动的发生是一个统一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所理解的认识的发生,既包括认识的种系发生,也包括认识的个体发生。前者指随着人类最后脱离动物界,人类的反映形式也最终摆脱动物的心理反应形式,而形成专属于人的社会的高级的反映形式,即人类认识的发生或形成;后者指在人类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的人在其出生以后,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成熟以及接受教育、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等,所经历的从儿童的前认识水平发展到成人的认识水平的过程。认识的种系发生与认识的个体发生是人的认识发生的两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方面,它们在受人类实践活动所决定和制约这一点上是完全一致的。由于认识的个体发生要在某种程度上以压缩的形式再现整个人类认识的发生过程,因此,对认识的个体发生的研究会有助于理解人类认识的种系发生的过程。

2.认识与实践的相互作用

(1)实践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首先,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概念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使用的。在欧洲哲学史上,古希腊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中都提出过实践概念和一些有启发性的见解。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念也涉及了一些关于实践的思想。但是,他们以其非科学的实践概念是不可能理解社会生活奥秘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马克思在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 ,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

其次,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引起了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给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也是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所以,实践是同主观认识活动相区别的感性物质活动。

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的意义。

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任何个人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因为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都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而都是具体的、历史的。

再次,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

随着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进步,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以自然为对象,运用人们自身的力量,借助于物质工具和手段,改造自然界以获取人们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条件的活动。生产劳动进行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产劳动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多种社会关系,调整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中的矛盾的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所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例如,人们所从事的政治活动、社会改革活动等,都属于这一类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由不同的阶级利益引起的阶级矛盾通常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也就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科学实验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是指科学上为阐明某一现象、揭示其客观规律而创造特定的条件,以便观察它的变化和结果的过程。科学实验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科学实验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实验活动,而且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实验活动。科学实验一经产生,就具有与生产实践和变革社会的实践所不能代替的特点,即自觉地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验仪器和装备为手段(或通过社会调查),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在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于基础的地位,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无论何种形式的实践都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

最后,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第一,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并非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第二,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不仅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使自然界成为自己的对象,而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发展着多方面的社会需要,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第三,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类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才能生存和发展,但自然界的天然状态并不完全适合于人,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实践改造的自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人类改造自然对象的活动,构成了物质生活本身。人是在社会活动中改造自然的,社会状况直接制约着人对自然的改造,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

(2)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

在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中,归根结底是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客观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怎样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呢?

首先,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世界上的客观事物种类万千,但并不是任何事物都同时进入认识的领域,成为认识的对象。科学研究的任务一般说来也是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3]这一论断,对于现代科学的发展也是适用的。当然,近代和现代科学研究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它的探索课题有些并不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而有所谓“纯理论”项目的研究。然而,就是在这种研究中,人们仍然重视所取得的成果可能有何种实际意义。至于人们最关心的多数项目,主要还是由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等实践需要所决定的。社会实践及其需要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实践的发展必然提出许多新的问题,迫使人们去研究、去解决,以满足人们的实践需要。因此,实践的发展就成为认识发展和科学进步的直接动力。

其次,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而且创设出必要的条件,使认识的发展成为可能。

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所提供的条件,包括经验资料、实验仪器和工具等等。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已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制造成为可能。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4] 。经验材料的提供,使思维的“机器”有“米”可炊;而实验手段的应用,则大大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使人们能在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上认识世界。

再次,实践使认识发展的可能不断地转化为现实。

有了认识的物质手段,还不等于获得了知识。可能性还不等于现实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必须去进行探索和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即通过实践,在变革对象的过程中感知其现象,进而把握其本质。人们的一切正确认识、可靠知识,无论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还是作为它们概括和总结的哲学知识,归根到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实践是知识的源泉,实践出真知,这并不排斥学习间接经验、学习书本知识的必要。就一个人的知识来说,多数还是从间接知识、从传授和读书中获得的。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都去亲身实践,在注意实践的前提下,还应当努力读书,虚心向别人学习。但要知道,间接经验只是“流”而不是“源”,对我来说的间接经验,在前人和别人那里则为直接经验。就知识的总体来说,归根到底,仍然是发源于实践。

上面三点主要是从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方面,说明实践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后面将进一步阐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归宿和检验标准等问题。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而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是,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正确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3.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认识本质问题的理解上,既吸收了以往哲学的合理思想,也科学地总结了前人的思维教训,要求以实践为基础,从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对象的多重矛盾关系的统一中把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的本质规定性,指出人的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理解中,之所以能把认识的反映的和摹写的方面与认识的能动的和创造的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关键在于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观点,它由此而克服了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使人类对自身认识活动及其本质的理解达到了科学的水平。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能动反映的观点彻底批判了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并科学地说明了被唯心主义所抽象发展了的主体能动性思想。

在认识论中,历来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主张物质引起感觉、思想,从客观到主观,“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另一条是主张感觉、思想派生物质,从主观到客观,“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两条认识路线的矛盾,体现在认识本质的问题上,就表现为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唯心主义哲学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把物质世界看做是主观或“客观”的精神的产物,把认识看做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奉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从古代西方的“回忆说”,中国古代“生而知之”和“良知”、“良能”的认识论思想,一直到近代西方的“天赋观念”说,都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不同表现。在现代,唯心主义先验论并没有绝迹,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它们也改变着自己的形式,使之更具隐蔽性、欺骗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物主义哲学家站在反映论的立场上,对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进行过多方面的批判。他们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前提出发,运用各种事实指出脱离感觉经验就不可能有人的认识,强调认识、知识只能从经验中获得,认识是对存在的反映。这些观点对于揭露先验论的错误,特别是对于批判神秘的天启说和生而知之的荒谬观点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由于没有实践的观点,忽视了主体能动性在认识中的作用,因此不但没有彻底驳倒唯心主义先验论,反而由于片面强调环境、对象的作用,使自己陷入具有很大局限性的、消极的和直观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唯心主义先验论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批判,从根本上揭露了它错误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和对象、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既不能单纯从直观的对象一方来理解,也不能单纯从主体即认识者自我的观念性活动来理解,二者统一的真正基础是实践。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实践,从认识内容和认识形式两方面揭示认识的经验来源,才从根本上揭露出唯心主义先验论反科学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指出唯心主义先验论荒谬性的同时,也批判地吸取了某些唯心主义认识论所含有的主体能动性思想。马克思正确总结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经验,指出和旧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发展了认识的能动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这表现在,唯心主义认识论往往强调主体的认识框架、认识图式、认识结构对经验材料的能动加工和改造,但同时又把认识的结构、图式和框架先验化。这样,主体认识结构与外部对象的一致性就成了无法解释的神秘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承认,在认识活动中,主体通过自己的能动活动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加工、改造和重组,确实对认识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的认识总是表现为主体用既有的认识结构去“同化”外部事物的过程。但这种认识结构并不是先验地产生的,而是无数次重复实践活动在人的大脑中观念内化的结果。唯心主义的缺陷不在于承认主体的能动性,而在于把它作了抽象的理解并局限在主观精神的范围内。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物质实践活动入手,才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能动性与唯物主义基础相协调和统一的问题,使能动性具有了社会历史的现实内容。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能动反映的观点从根本上驳倒了形形色色的不可知论,指出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活动是人与世界相统一的一个基本环节。

在认识论中,除了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之外,还存在着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不可知论对人类的认识活动及其成果采取一种怀疑主义的态度,认为主观能否同客观相符合,或者说人的认识能否反映客观实在,是一个人类无法回答也无权提出的问题.近代不可知论的著名代表是休谟和康德。休谟回避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他认为,人所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觉,而所谓通过认识而发现的客观规律性或因果必然性,不过是人在多次重复感觉以后形成的习惯性联想,至于这种因果必然性是否真实地存在于客观世界当中,我们是无法证明的。康德认为,在意识之外客观地存在着一个“自在之物”,它引起人的感觉。但“自在之物”只提供认识的材料,而认识的结果是由主体所具有的先验认识形式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成的。因此,人们所认识的只是“自在之物”作用于感官所形成的表象,“自在之物”本身的状况我们是永远也认识不了的。

不可知论的共同特点是怀疑人类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不相信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在人的认识和客观世界之间人为地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种对于人的认识所持的消极、悲观和否定的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并往往为信仰主义保留和开辟地盘。

马克思主义以前,包括彻底的唯心主义在内的很多哲学家都对不可知论进行过批判。但旧唯物主义对不可知论的批判往往是不彻底的、不深刻的。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对不可知论的批判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由于其根本哲学立场的局限,也不可能彻底驳倒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使认识论的研究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才真正驳倒了不可知论。恩格斯说,对不可知论“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使它按照它的条件产生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那末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5] 。实践之所以能彻底驳斥不可知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认识与对象、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个实践问题,人只有在实践中即在改造对象的活动中才能证实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对象相一致。同时,实践又能锻炼和发展人的认识能力,创造各种人工的认识工具和认识手段,扩大人的认识领域,提高人的认识精度,使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把“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并不断地证明着世界的可知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活动中人与世界的统一是通过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而实现的。反映是人对于世界的观念的把握,是人与世界相统一的一个基本环节。人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作为能动反映的认识,既是人观念地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实践地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人的认识作为由客观存在向观念存在转化与由观念存在向现实存在转化所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但不是主观与客观的鸿沟或屏障,相反,它恰恰是人与世界相互联系的桥梁或通道。由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于实践理解认识的本质,理解世界的可知性,因此,它既坚持了彻底的反映论原则,又不否认认识的矛盾性和相对性。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可知性原理告诉我们,世界上只有未知之物,没有不可知之物,人的认识能力原则上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现今尚未认识的东西,随着实践的发展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增强,将来会被认识;现今已经实现的认识,总是包含着有限性、相对性和片面性,它要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不断更臻完善。总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本质的理解,把认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有限性和无限性、主观性和客观性等等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它是批判和克服不可知论的科学思想武器。

(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能动的反映论,彻底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根本缺陷。

唯物主义哲学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头脑之外,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是它的核心。从反映论的原则出发,唯物主义哲学承认意识和它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一致性,肯定人们能够在自己的思想、表象和概念中再现现实世界,即人的认识可以提供客观世界的正确图像。唯物主义反映论必然是可知论。在认识论上,唯物主义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这是一条同唯心主义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实践为基础继承和发扬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传统,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立场,同时又彻底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根本缺陷。这突出表现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直观反映的概念,经过改造提升为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的概念。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生产实践的巨大发展,“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而且自身也提供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实验手段,并使新的工具的设计成为可能。可以说,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才成为可能。”[6]在现代,人类的科学认识已深入到宇宙的深处和基本粒子的内部,现代科学研究具有高难度和高精度的特点。没有现代工业所提供的各种强大的物质手段和物质工具,如电子计算机、高能加速器、太空探测仪等,要从事现代科学研究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