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时间:2023-09-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这个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3.2.1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980年5月,邓小平同志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到底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

1985年4月,邓小平同志说:“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1985年8月,邓小平同志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时,针对国外关于中国经济改革会不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的两种评论发表谈话,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至于吸收外国资金,这是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个补充,不用担心它会冲击社会主义制度。

1986年底,邓小平同志在一次谈话中还说:“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增加全民所得。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

1990年2月,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讲话时,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同时邓小平同志又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科学而精辟的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这个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作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和谐社会要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