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的形成
(一)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和中国人民长期选择的必然结果。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为反侵略反封建主义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一次次的革命高潮。用血与火写成的中国近现代史雄辩地证明:无论是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农民阶级,还是具有改良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甚至是以革命暴力为武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都不能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不可能实现富国强兵的良好愿望。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无数革命先辈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的夙愿。“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十二亿多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必须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否则,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不仅现代化实现不了,而且必然陷入混乱的深渊。这是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历程得出的结论,也是分析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9)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为世人所瞩目的伟大成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历史经验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二)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宗旨以及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所决定的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集中体现在它的“两个先锋队”上,即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两个先锋队”一个是讲它的阶级性质,说明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一个是讲它的群众的广泛性,说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是党的性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前者着眼于党的阶级基础,反映的是党与工人阶级之间的本质关系;后者着眼于党的群众基础,反映的是党与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之间的本质关系。一方面前者决定着后者的性质和方向,另一方面,后者又影响和制约着前者。“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两个概念,其侧重点虽然有所不同,但实质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对中国共产党性质的科学定位。
对党的性质做这样的概括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有利于党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有利于拓展党的工作的覆盖面,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全党深刻地认识和落实党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团结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唯一的宗旨,没有自己狭隘的私利,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和一切进步力量,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第三,中国共产党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能够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血肉联系,因而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任何困难和各种敌人。
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巨大的政治优势,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合格领导者。在当代中国,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别的政治力量不可能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建设,不可能组织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