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党和人民为之奋斗的重要目标是( )。
A.党的十四大
B.党的十五大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
2.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概念和命题的是( )。
A.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
B.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3.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万多亿美元,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 )。
A.800美元
B.1000美元
C.1200美元
D.1500美元
4.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了( )。
A.党的执政能力科学内涵
B.党的先进性科学内涵
C.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
5.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全面部署的会议是( )。
A.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以人为本
B.共同富裕
C.民主法治
D.公平正义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
A.科学发展
B.诚心友爱
C.充满活力
D.民主法治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
A.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B.社会安定
C.民主法治
D.改革开放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经济发展
D.社会稳定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 )。
A.经济发展
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共同富裕
D.增强社会活力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是( )。
A.党的领导
B.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C.各族人民
D.各阶层民众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是( )。
A.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
B.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
C.切实保持经济协调、健康地发展
D.切实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1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
A.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B.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和谐社会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和谐社会
D.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1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
D.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15.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A.根本要求
B.发展基石
C.本质属性
D.内在条件
16.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和谐关系包括( )。
A.阶层关系
B.政党关系
C.宗教关系
D.党群关系
17.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 )。
A.重要前提
B.根本要求
C.推动力量
D.本质属性
二、多项选择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C.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
D.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
2.公平正义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不可分,因为公平正义是( )。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的条件
B.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
C.评价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
D.社会的道德基础
3.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基本思路和努力方向是要( )。
A.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B.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C.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D.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稳定有序
E.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4.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
A.发展动力
B.重要标志
C.基本特征
D.必要条件
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下列哪些因素高度统一的状态( )。
A.生产发展
B.资源开发
C.生态良好
D.生活富裕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
A.必然趋势和要求
B.发展动力
C.出发点和落脚点
D.社会基础
7.没有诚信友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失去了伦理条件,这是因为( )。
A.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
B.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C.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D.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法治秩序
8.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必然是一个( )。
A.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动的社会
B.没有矛盾和利益冲突的社会
C.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
D.社会各阶层、各群体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社会
9.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的原则是(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B.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C.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1.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
A.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B.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C.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D.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1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 )。
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B.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C.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D.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三、辨析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定为三位一体。
2.中国共产党提出并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虽有必然性但还不具备有利条件。
3.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的条件。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从根本上消灭矛盾。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6.我国之所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因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超前于我国的政治、文化及社会的发展,因此,当前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已经不是经济建设。
四、简答题
1.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2.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3.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是什么?
6.为什么说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本质要求?
7.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关系是什么?
8.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社会建设有哪些新思路和新举措?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是什么?
六、材料分析题
(一)
材料1 2000年,WHO进行成员国卫生筹资和分配公平性的排序中,中国位列191个成员国的倒数第四(188位);2003年,卫生部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患病群众48.9%应就诊而未就诊,29.6%应住院而未住院,44.8%城镇人口和79.1%的农村人口无任何医疗保障。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目前的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
——人民网,2006年9月19日
材料2 “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在农村,农民经济收入低与教育支出高是导致部分家庭子女不能充分接受教育的主要原因。2004年,在未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占全国人口6.4%的地区,全部属于经济贫困地区。在城市,“上学难、上学贵”主要体现为“上优质学校难,择校费用高”。“上学难、上学贵”还体现在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上,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随父母进城的近700万农民工子弟,义务教育失学率高达9.3%。
——《中国教师》,2007年1月10日
材料3 国际经验表明,走出低收入国家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时期,即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可能出现两种前途: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种是进入“矛盾凸显时期”,因为经济社会不协调,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不断显露出来,如果处理不当,矛盾激化,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和倒退。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跨上一个重要台阶。我们在进行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要特别强调进行社会结构的调整,逐步消除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新华网,2004年11月2日
材料4 在这个发展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相互交织的关键阶段,能不能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为改革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大力促进社会和谐,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
2006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要议题。这一决定,顺应了时代潮流,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新华网,2006年6月19日
根据上述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及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二)
材料1 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包含了对国家、社会、家庭、自然及人的基本看法和要求。然而,儒学所最终追求的则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是儒学的精髓。
——《弘扬东方文化,构建和谐世界》——王毅大使在立命馆大学
孔子学院的演讲,2005年11月17日
材料2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曾提出过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也以“新和谐”命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勾画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材料3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幕式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材料4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资源,一部分是不可再生的,比如矿产资源;另一部分虽然可以再生,比如粮食、水果、蔬菜等,但它们的增长要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因此,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生产、生活资料和舒适的生活、休闲空间,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只能是一定的。人类需求的增长必须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相适应,人类的生产和消费必须以最小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来进行。在维护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应当通过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以保证人类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共处。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载《人民日报》,2005年5月23日
请根据上述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什么?
3.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指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4.C 5.D 6.A 7.A
8.D 9.A 10.B 11.B 12.A 13.A 14.A
15.C 16.D 17.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ABCDE 4.BCD 5.ACD
6.ACD 7.BC 8.ACD 9.ABCD 10.ABCD
11.ABCD
三、辨析题
1.要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为四位一体。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概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入把握,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飞跃。
2.要点:中国共产党提出并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仅具有必然性,而且具备许多有利条件。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第二,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充分的物质保证。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国民素质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保证。
3.要点: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的条件。没有公平正义,就不可能建成和谐社会,这是因为:公平正义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同时又是我国社会进行具体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只有遵循公平正义的规则,才能取得社会各个阶层的共识和认同,才能使出台的措施获得最广泛的社会支持;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同时,只有依法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
4.要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要从根本上消灭矛盾,也不是不允许各种矛盾的存在。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在新形势下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出现一些摩擦和不和谐因素,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视矛盾,善于协调和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在协调多方利益、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中不断求得新的和谐。
5.要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第一,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第二,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把我国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关系整合起来的重大举措,是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利益,巩固和加强社会各阶层人民团结,调动全社会各个方面人们的积极性的根本途径。只有构建和谐社会,党才能把最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不断增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既是为了最广大人民,同时也要依靠最广大人民,只有动员全体社会成员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才能不断进入更高的发展境界。
6.要点:第一,当前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仍然是经济建设。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第二,建立和谐社会与发展是不矛盾的。只是过去在发展的过程中,强调了它的优先性,客观上造成了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等。矛盾的解决,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简答题
1.要点: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要点: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六个方面,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3.要点:一是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种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二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这四者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条件。三是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
4.要点: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5.要点:第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思想道德基础。第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第五,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6.要点:社会主义社会本质是共同富裕,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因此,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在维护社会公平上具有重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公平正义”,也是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本质要求。
7.要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8.要点:十七大报告对社会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有比较细致和全面的阐述。主要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五、论述题
1.要点: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共同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中国历史上曾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两千多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是在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下,这些设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近代以来,不少西方学者提出过一些加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思想和理论,其中蕴涵着许多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曾提出过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由于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也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结果只能陷于空想,而不可能真正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道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
实现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他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必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要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并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
2.要点:理论意义: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现实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使社会更加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总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3.要点:目标任务:(1)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2)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3)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4)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的提高;(5)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6)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7)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8)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9)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以上这9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别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主要举措:第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第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思想道德基础。第四,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第五,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六、材料分析题
(一)要点:
1.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就是为适应我国社会深刻变化而提出来的。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2.第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方向和社会发展规律,能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做出正确的判断。因而能及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第二,中国共产党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目标,能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及时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妥善解决各种矛盾。所以,我党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及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二)要点:
1.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共同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中国历史上曾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近代以来,不少西方学者提出过一些加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的思想和理论,其中蕴涵着许多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曾提出过建立“和谐社会”的构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上述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六个方面,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3.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其中生产发展是生活富裕的基础和前提,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的动因和目标,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保证和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