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技术极限的自在性:体现为可能与不可能的辩证关系
技术发展极限问题在于技术发展是无限可能的还是有限发展的。如果有限,其限度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如果无限,技术能否走向自主?技术发展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有限,是当代技术发展以消耗自然界的物质资源为基础的,而很多物质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物质资源的耗尽就是技术发展的底线。而技术发展又是无限的,只要人类存在,作为人的本性的反映,技术就会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从这个角度看技术也是连续与断裂的统一。
在我们一般人的意识之中,必然的东西,就是绝对的东西,是百分百可能或者不可能,除此之外不可能存在另外一种过渡的或者中间的成分。“‘可能’之所以存在,首先是由于‘不可能’的存在。从逻辑上讲,可能首先与不可能相对,然后才能同现实相对。所以要认识可能,首先要认识不可能。可能与不可能存在的根据,均是事物变化的规律性。”[3]
“不可能”作为一句口语,它是一种判断。而从哲学反思的高度理解“不可能”却不是简单的范畴。“不可能就是对规律的违背。合乎规律的可能出现,违反规律的不可能出现。有必然出现的,就有必然不出现的;有可能出现的,就有不可能出现的。如果说可能的东西是多样的,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是有条件的,是一种不确定性,那不可能的东西则是唯一的、必然如此的,是无条件的,是一种确定性。”[4]
“极限是普遍存在的。科学之所以能够存在也恰恰是因为我们对自然的了解有一个极限。自然定律和自然常数把我们的宇宙和那些可以设想的,且其中没有不可能性的宇宙区别开来。在那些宇宙里,可能性不受任何限制,因此就不会存在复杂性,更不会存在生命。当然,那里也没有想象力。我们能够在逻辑上和实践中构想出不可能性的这种能力恰恰是我们行星上的生物中具备的自反射意识的唯一体现。正是由于存在不可能性,具有意识的复杂性才得以存在。”[5]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芝诺在关于悖论研究中发现了现存的四大悖论:“二分说”、“阿基里斯追龟说”、“飞失静止说”及“运动场悖论”。尽管人们明确知道这些东西是绝对的谬论,但是,直到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找不到合理的方法来反驳这些谬论。在这些悖论面前,逻辑分析有时会显得苍白无力。这是人类经验的弊端。分明知道错误的存在,却无法说明为什么那是不正确的,这是思维和理性的极限。由于光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对于宇宙结构的知识也将是有限的。“那些不可能达到的极限,也许最终将比罗列各种可能性的东西更好地定义我们的宇宙。”[6]
但是,恰恰是技术使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某些经典不可能的事情在量子情况下将变成可能的。而某些经典可能的事情在量子情况下却变得不可能,这是量子领域的一个奇特的现象。例如,在经典牛顿科学中,我们假定一个粒子的位置和运动是可以在任意精度内同时确定的。事实上,对可以达到的精度可能会有技术上的限制,但没有理由在原则上有什么极限。正如我们已经做的那样,随着技术的进步,测量精度愈来愈高。然而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即使仪器至善至美,同时测量一个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的精确度也不能超越一个临界极限,这一极限由一个新的自然常数,即普朗克常数所定义。这一常数及其所描述的精度是我们这个宇宙的基本法则之一。”[7]“在一个系统中,极限构成了进化的潜在的可能性,而突变的现实则是技术发明本身,就像催化潜在的可能性,释放进化的能量。”[8]主导一个体系的动力是它自身的极限。“技术进步的实质就是不断地转移自身的极限。蒸汽机的功率越大,它的体积也越大。所以超过五千马力以上,它就不再赢利。”[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