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时间:2023-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52年8月下旬,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莫斯科,与苏联政府商谈援助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问题。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一五”计划的编制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是在缺乏经验和统计资料的情况下、根据毛泽东关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示、在周恩来直接领导和苏联的帮助下编制成功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新中国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为我国的工业化和全面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案例一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一、案例呈现

1951年2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思想,决定自1953年起,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要求立即着手进行编制五年计划的各项准备工作,并成立了一个六人领导小组加强领导。

1952年5月,抗美援朝战争还在继续进行,党中央根据中财委提出的建议,确定了“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并积极组织力量着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根据毛泽东以重工业为中心的意见,中央明确五年建设的方针为:(1)工业建设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2)工业的建设速度,在可能的条件下,力求迅速发展。(3)工业的地区分布,应有利于国防和长期建设,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东北及上海原有工业基地的作用,继续培养与利用已有工业基础与技术条件,为建设新厂矿、新工业基地创造条件。(4)铁路建设以沟通西南、西北和中南为主要任务,以适应在国防安全条件下长期建设的需要。1952年6月,中财委试编出《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计划轮廓(草案)》及其“总说明”。

1952年8月下旬,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莫斯科,与苏联政府商谈援助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问题。9月中旬,斯大林会见周恩来等人时,就援助中国的“一五”计划问题,谈了三点意见:(1)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应当能够制造汽车、飞机、军舰。(2)中国工业的发展速度一定很快,但是做计划应留有余地,要有后备。(3)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价格便宜,技术也是头等的。斯大林的意见,实际上表达了苏联政府援助我国“一五”计划的总方针。后来经过几轮商谈,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简称“5·15”协定)。根据协议,1953年至1959年,苏联将援助我国建设与改建91个工业项目,加上1950年签约援助我国的50个项目,共141个项目。1954年10月,苏联政府接受我国政府的请求,又追加援助15个项目。这样三批加在一起,“一五”期间,苏联援助我国总共156个重点项目。协定规定,苏联政府每年接受我国1000名实习生(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培训,并向我国派出5个专家组、200名设计专家、50名地质专家,帮助建设。苏联负责提供生产各项产品所需的制造特许权及技术资料,承担70%~80%的设计工作,供应占总价值50%~70%的设备。中国方面负责20%~30%的设计工作,承担价值30%~50%的设备制造,包括项目配套所需的辅助性的半制成品和成品材料。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一五”计划的编制完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是在缺乏经验和统计资料的情况下、根据毛泽东关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示、在周恩来直接领导和苏联的帮助下编制成功的。经过反复酝酿,前后数易其稿,费时4年(1951年2月试编至1955年7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边建、边改、边学”,终于编成,并付诸实施。由于计划是建立在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实行了决策的民主化,施工的程序化,经过严密组织,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全面提前超额完成,为我国打下了一个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根据《宋劭文:周总理和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改写,原文见人民网http://www.sina.com.cn20060105

二、案例讨论

1.我国为什么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从“一五”计划的编制和实施,谈谈对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认识。

三、案例点评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在掌握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后应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建立在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基础之上。新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非常落后,传统农业和小手工在社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要建立发展现代工业,实现工业化,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因此,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党提出了“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即“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1952年在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党坚持了这一思想,制定了以“一化”“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总路线。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苏联的援助下,集中力量进行了156个工业项目建设。到1956年,我国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8.6%,建成了鞍山钢铁厂、中国第一个载重汽车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个飞机制造厂、第一个机床厂——沈阳第一机床厂,以及洛阳拖拉机厂、北京电子管厂等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同时,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也开工建设。从此新中国有了第一炉铁水、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辆汽车、第一架喷气飞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新中国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为我国的工业化和全面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此后,我国以“一五”计划为开端,每五年编制一个“五年计划”,一直持续到今天。

四、教学建议

运用本案例说明中国共产党从执政以来就重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