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根据和现实意义
李 静
【摘 要】 工业文明发展到今天,人类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以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显,人类陷入了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的“两难”境地。面临当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人类开始呼唤一种新的文明,即生态文明。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重新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与自然 生态文明
2009年12月7—18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峰会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引发了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及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思。近几十年来,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不仅直接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严峻的现实面前,我们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实践。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密切关注人与自然关系,提出了极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阐释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胡锦涛强调指出:“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如果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1)人和自然的关系怎样,人在自然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这是一个前提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对自然的态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所改造的对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现代社会人类已经认识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并在积极探寻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模式。
(一)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直接就是自然存在物。作为人类活动集合体的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高级运动形式和存在形式,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基础是劳动。人类离不开自然,人类是在自然中不断进化而来的。“我们是自然共同体的产物,或者,如果我们愿意的话,我们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我们个人的健康与福祉是和这些共同体或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福祉密切相关的。”(2)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的命运与整个生态系统休戚相关。人类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人本身是自然存在物,人类尽管通过劳动改造自然,但是人类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脱离自然。
(二)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
人的生存发展不能没有自然环境提供的各种客观条件,“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自然之中的”(3),人与自然在实际中不可能分割,即使思维中也难以想象“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而对自然有所作为。马克思指出人本来就是“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口”(4)。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人类的产生、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人类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人类只有不断地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中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另一方面,自然界又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基础。山川、河流和各种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是人类很好的精神食粮,离开了自然界的精神食粮,人类的精神也就成了无源之水。人与自然不仅是相互统一的,而且是相互作用、相互限制的。人按照自身的要求来改造自然,而自然的客观规律又制约人的实践活动,人必须按照自然规律行事,这样自然才会朝着有利于人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向发展。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谋求生存与发展不断地改造着自然界,但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不能超越自然界所能接受的限度。
现代系统论已证明,地球是人与其赖于生存的自然界构成的一个巨大系统,离开系统的任何一方,系统就要失衡。人类要“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在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中,要协调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
1.反对现代的人与自然“征服与被征服”的观念
恩格斯所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5)当今全球生态危机还体现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所导致的巨大贫富差距以及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矛盾激化造成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同时,发展中国家重走发达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等。为了争夺资源和物质利益,一些人公然违反基本的社会公德,道德沦丧,腐败成风,人情冷漠,精神失落,也使得人们失去了对生态环境的热爱。人们在追逐物质享受的同时,带来了自然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危机。我们在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彻底改变“征服与被征服”的认识,以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2.坚持自然界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
自然物作为客观存在,一方面具有工具价值,另一方面自然本身也具有其内在价值。所谓工具价值是指人的活动是客观的,需要各种物质工具来实现,而自然物往往是生产工具的直接充当者。因此,人类赋予自然物工具价值。自然界的内在价值是指将自然界纳入道德所维系的范围当中,自然物与人类一样,是价值的主体。传统生态观仅仅看到自然的工具价值,人类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向自然索求,在这一价值观导向下,人类大肆开采自然资源,造成资源巨大浪费的同时也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内在价值的关注,将引导人们像对待同类那样善待自然,从“道德”的视角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不仅增添了对自然的人文关怀,也是摆脱当前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
3.坚持以人为本,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文明所坚持的以人为本,已经摒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放弃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无序破坏和掠夺,强调人与自然界必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改造自然的目的是让自然界向着更加适合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自然界为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提供了生存竞争发展的舞台,每一种生物都要为自己在自然界的生存而抗争,无论在任何时候,人的任何合理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首先是考虑人自身的生存发展问题。也正是为了人的更好的、更长久的生存发展,人类必须自觉的约束自身的行为,善待自然界。所以,以人为本作为价值取向不是人的纯主观选择,而是人类社会生产和人作为生命体维持生命的生存发展需要的理性的反映。我们坚持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要做到以人为本,并不等于赞成“人类中心主义”,毕竟自然对人来说具有基础性地位,自然是人类的无机身体。
二、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人类社会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它是对以往人类文明形态的继承与超越。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
18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发生了三次技术革命,由此引发了三次产业革命。这三次技术革命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同时也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密切。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人们对自然界的干预不断加深,最终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凸显使人们不得不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必须对传统的自然观进行一场根本变革,必须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重大的调整,否则人类将毁掉赖以生存的唯一空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敲响警钟,人类开始呼唤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1.和谐性。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一个生态高度文明的社会中,人类将完全摆脱传统自然观中人与自然的“征服与被征服”的观念,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摆脱“大自然权利主义”的观念。在这样的社会中,人口问题、污染问题和资源消耗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自然界,这一人类无机体配合着人类有序的活动。一方面,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地改造自然界;另一方面,自然界在满足人类所必须的生活生产资料的同时,自身的内在价值也得以体现。
2.可持续性。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阐述“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张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这一对生态文明思想的阐述中体现出浓厚的可持续发展性。可持续发展中所强调的“不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正是我们强调自然生态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着眼点。
3.全球性。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当前的生态问题已经超越了地域的界限,不再是某个地区、某个国家所面临的局部问题,它正逐步演变成一个全球性问题,而且“生态问题在不同的地方、甚至在同一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加上与人类社会的其他问题纠结在一起,就更增加了解决生态问题的难度”(6)。因此,赋予生态文明全球性的特征是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4.人本性。生态文明呼吁对生态的关怀,这种关怀要以人为根本出发点。神态伦理学将道德所维系的范围扩展到包括自然在内的一切生态系统,在这里自然被赋予主体地位,具有内在价值。而以科布为代表的过程神学则坚持“价值分级”的观点,该观点认为“尽管所有造物皆有内在价值,但一些比另一些具有更大的内在价值”(7)。生态文明建设“并没有因其生态学上的深度意蕴而放弃人类学的指向,毕竟所有的判断不得不以人类自身的经验为基础”(8)。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意义
由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今天来说还比较低,工业文明正处于上升时期,现代化进程中工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虽然存在,但生态环境问题还不像今天这样严重。在马克思恩格斯浩瀚的宏伟巨著中,尽管找不到关于生态环境的专著,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却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自然辩证法》等多篇著作中阐述了自己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指导人类走出生态危机有重要作用。
1.建设生态文明,形成“生态化”的物质生产和消费过程
工业文明将物质财富的增长作为生产的核心目的。与之相对应,社会培养出大批的“经济人”,经济人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为此,他们所开创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对当前的社会和环境带来极大挑战。恩格斯指出:“我们在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中已经降服了自然力,迫使它为人们服务;这样我们就无限地增加了生产,使得一个小孩在今天所生产的东西,比以前的一百个成年人所生产的还要多。而结果又怎样呢?过度劳动日益增加,群众日益贫困,每十年一次大崩溃。”(9)眼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就是深刻的教训。在危机面前人们开始反思自身行为,重新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必然选择。人类着眼于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的发展模式,致力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在生产过程中人类更多地利用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对废弃物进行加工处理甚至作为原料用于在生产;在消费过程中提倡绿色消费,争取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零污染。
2.建设生态文明,培育“生态化”的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包括领导体制、行政机构、干部人事制度、行政法规等方面。当前一些国家国民对政府的不信任,政府声誉的下跌,执政党的腐败等都是潜在政治危机的表现。而权利过于集中,绝对权利带来的腐败问题、政府的失信等都可能成为政治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政治体制作为一国的上层建筑将对该国的经济基础产生重大影响。政治体制的有序、高效运转对经济基础的巩固意义非凡,反之,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生态化”的政治体制倡导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政府要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扩大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权利;对于政府官员的选拔要落实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坚决抵制任人唯亲的一贯作法;加强法治建设,将法治与德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参政党的监督作用,将执政党依法执政与参政党依法参政结合起来。
3.建设生态文明,树立新的生态价值观
“要解决生态问题,就必须从改变人们的态度、人们的世界观开始,塑造人们看待自身以及与这个世界关系的新视角。”(10)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人类都太过于追求物欲的满足,总以物质财富的增加作为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准。在大肆追逐物质财富的驱动下,人类把目光投向了自然的工具价值。在这一价值导向下,人类砍伐森林和围湖造田势必理所当然。然而,人类在满足眼前局部利益的同时却忽视了自然物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即生态价值。在自然物的生态价值中,自然物的存在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分子,能够对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对森林系统来说,每一颗树木都有很好的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的功效。生态价值的实现是人际、代际、物种之间协调发展,以及整个生态系统持续发展下去的前提条件。
承认自然界具有生态价值的同时,我们要树立牢固的自然界“内在价值”观。自然界的这种内在价值的重要性就在于“它赋予自然界以道德地位(moral considerability)和道德上的重要性(moral significance),它牵涉在行动中哪些因素应该放在道德考虑的天平上以获得应有的尊重”。早在30年前,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开始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将道德所维系的共同体由人类社会延伸到整个生态系统,并呼吁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用生态伦理学的视角审视人与自然关系,自然界不仅是人类所改造的对象,同时也是价值的主体。
过程思想家“把正在生成的事物设想为主体而非客体,主体性不限于人类,其他造物也有主体性,因而如同人类那样具有自身价值或内在价值”。这些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肯定便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这也是深度生态学的理论特征。但是“深度生态学家在肯定自然具有内在价值上,却随即滑入生态平等主义”,生态平等主义不承认不同物种的价值具有等级差别,过程思想家认为“尽管所有造物皆有内在价值,但一些比另一些具有更大的内在价值”,毕竟“人类具有最大程度或最高质量的感觉和意识”,对人的最高价值的肯定并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表现,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是目的”是相吻合的。
三、结 语
人类正面临着共同的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这促使人们重审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于是,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要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新的社会文化观,即生态文明观,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认识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内化为生态文明观并以此指导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作者简介】 李 静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科研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浙江 杭州 310028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6
[2]王俊.生态与拯救[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52
[3]黄铭.过程思想及其后现代效应[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115—118
[4]黄铭.“自然价值”辨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多重视角[J].浙江大学学报,1999,(02)
[5]赵青.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环境问题[D].河南大学,2009,(08)
[6]李楠.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及其建构[D].黑龙江大学,2009,(09)
[7]张首先.困境与出路: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视界及运行机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01)
[8]曹孟勤,顾超.从反自然社会走向生态文明型社会[J].理论探讨.2010,(01)
【注释】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2-19.
(2)曲跃厚.马克思与怀特海[J].求是学刊,2004(1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6.
(6)王俊.生态与拯救[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52.
(7)黄铭.过程思想及其后现代效应[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115—118.
(8)黄铭.过程思想及其后现代效应[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115—118.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10)王俊.生态与拯救[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1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