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五:武汉大学的樱花是国耻吗?
每年春暖花开之际,武汉大学的1000多株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樱花和云南樱花竞相绽放。被誉为“樱花城堡”的老斋舍与它面前这条“樱花大道”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不仅校内众多学子争相观赏、留影,而且吸引了校外众多市民与学子络绎不绝地争相观瞻。珞珈山下好一派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景象,业已成为江城的一大人文景观。
然而,近年来,一场关于“是耻不是花”与“是花不是耻”的争论也迅速在网上升温。争论相当激烈。
持“是耻不是花”的一派意见认为,樱花虽美,但国耻勿忘。武大的樱花正是侵华的罪证。那里的樱花当年是为了慰藉日本的士兵,鼓舞他们的士气,以望其为继续侵略而努力。所以,这里的樱花不能成为全国人民追逐、“瞻仰”的对象。另一派意见持“是花不是耻”的立场。他们反驳说,“树本无辜”,“景物无分国界也”,认为,这些樱花虽然的确是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耀武扬威的产物,但它本身是无罪的;人们之所以会欣赏它,喜欢它,完全是因为它自身的美丽。花只是花,花无罪。人犯的错误是人的错,对樱花的喜爱和对日寇侵华暴行的愤恨,根本就是两回事,单纯的自然景物之美的欣赏和民族仇恨的情绪,实在不应扯在一起。另外,也有网民表示,生长在珞珈山上的这些日本人的樱花,也不失为国耻教育的好素材。当然,更多的人则持论较为理性,他们认为,“侵略之樱”已谢,友好之樱常开。所以,争论归争论,而每当樱花时节,校园内赏花者依旧人头攒动,人流如织。
——摘编自新华网:李鹏翔、朱梓烨《武汉大学的樱花被扯入“国耻”之争》,2006年4月6日。
思考讨论
对于同一事物或现象,人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价值评价是一种什么样的认识活动?其在认识论中的地位如何?
案例评析
本案例关于樱花是“花”是“耻”之争。其实,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大量诸如此类的问题。对于同一事物,或同一行为,人们分别可作出善或恶的不同结论。从哲学角度来看,这类问题涉及认识、价值以及价值评价等问题。
价值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不同,知识性的认识的对象是客体,是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的认识为目的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的。在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人们常常要对人或事进行评价,主要是说明这个人或事对于社会、对于人有什么积极或消极意义,从而决定对这个人或事应持何种态度。这种通过评价表明态度的认识活动,就是评价性认识活动。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知识性的认识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状态、需要与认识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识是不依主体的具体特点为转移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不同,由于评价是对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因而主体的客观存在状态,包括主体的需要、特点以及其他的规定性等,作为价值关系的构成要素也就必然会对评价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使评价结果依主体的具体特点而转移。
“樱花是不是国耻”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认识”。是不是仅仅主观趋近客观的纯反映性认识才是唯一的真正的“认识”形式,也就是认识只有知识性认识吗?但事实上,我们认为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除知识性认识外,还有广泛的评价性认识,它们都是实践活动所不可或缺的。正因为如此,樱花在很多国人看来已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花,有人认为是国耻,也有认为是友谊之花。所以评价性认识和认识主体密切相关。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理与价值”部分的辅助教学。
这个案例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教师可绘声绘色描述他们争辩的激烈程度,再引入到“知识性认识和评价性认识”的学习中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