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全球协同救市
2008年10月10日,全球股票市场、原油市场以及粮食市场等主要市场均遭受重挫。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当天计划自上世纪“大萧条”以来首次直接向银行注资,将大规模购入美国金融机构的股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权。
同一天,正在白宫举行的西方七国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G7)也发出声明,要共同对付全球金融危机,许诺要保护银行和金融机构,避免倒闭,并确保能从公共和私营领域筹集资金。这将包括为信贷和货币市场解冻。
日本在10日的会议上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议设立紧急贷款制度,拟动用多国外汇储备,向部分面临金融危机的新兴国家提供援助。最终的贷款额度预计将达数千亿美元。据悉,上述贷款资金除了动用日本的外汇储备之外,还将要求中国和中东产油国等提供协助。IMF已基本同意这一建议,并计划提供2000亿美元的资金。
在各国政府及央行连发救市措施的情况下,华尔街金融风暴似有趋稳之势。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日前在写给《新兴市场报》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美国房地产市场将在2009年上半年回暖。他说,“最近美国房价下降趋势有所减缓,成为这场历时一年的危机中第一个积极信号……人们将极有可能在2009年上半年看到更多关于房价稳定的决定性信号。”
多国注资金融市场,美国将上限提高到9000亿美元
随着金融危机不断升级,美国不断注资增加市场流动性,以期金融机构可以自救。从2008年8月至9月17日,美联储就总计向市场注入短期和长期资金6632.5亿美元。
自美国国会通过7000亿美元金融援救计划以来,美联储再次加大了救市的力度。美国“金融市场工作小组”10月6日发表声明说,美国将与全球密切合作,采取措施应对目前的金融危机。同时,美联储将大大增加向金融市场的注资力度以增加市场流动性。预计这将使美联储的注资总规模在年底增加到9000亿美元。声明还强调,尽管面临严峻挑战,美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仍富有弹性和活力,在付出一段时间和艰苦的努力后,美国经济将能渡过目前的困境。
欧洲股市9月15日收盘下跌。欧洲央行当天及第二天分别向商业银行注资300亿、700亿欧元,以缓解流动性不足,这是欧洲央行自去年夏季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危机以来首次采取这种干预方式。9月18日,欧洲央行根据与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缔结的互惠货币交换安排所提供的资金,再对市场注资400亿美元。10月9日,欧洲央行宣布,将以隔夜基金的形式再度向金融系统注入创纪录的1000亿美元流动性。10月12日欧元区领导人发表声明称,欧元区成员国将在2009年年底前为银行5年期以下的新发债务提供担保,并通过取得优先股的方式向银行直接注资,以缓解银行因为信贷紧缩而面临的融资困难。
近日,英国财政大臣达林也公布了英国银行救助方案,英国政府将向银行业至少注资500亿英镑。英国最大的八家银行以及建设机构将受益于此项方案,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将获得这些机构的部分股权。英国政府称马上通过购入优先股的形式注资250亿英镑,并已准备好随时使用余下的250亿英镑。
9月16、17日,俄罗斯股市连续两天出现暴跌。俄罗斯政府随后迅速作出反应,连续注资。俄罗斯总理普京表示,财政部和央行当天已向金融市场注资4750亿卢布(1美元约合25.5卢布),以保障俄罗斯银行系统的流动性。9月18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要求拨款5000亿卢布(约合200亿美元)支持证券市场的稳定,其中2500亿卢布直接来自国家预算。普京于本月10日在政府会议上表示,政府已通过决定,向本国银行提供为期十年的9500亿卢布(约合365亿美元)贷款,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提高银行的资本金,并解决银行清偿能力问题。普京更斩钉截铁地指出,1998年的金融危机不会在俄罗斯重现。
截止到本月6日,为控制金融市场的动荡局面,日本银行已连续14个工作日向市场紧急注资,总额已经超过26.1万亿日元。10日当天连续三次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向短期金融市场注资共4.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84亿元),创下单日注资总额新纪录。
印度国内市场对外开放度较低,对外依存度较小,因此受美国金融危机波及范围十分有限。不过印度政府仍然出台措施,以稳定股市和汇市。印度储备银行向汇市注资近3000亿卢比,以期增加流动性,力挺不断贬值的卢比。
此外,荷兰政府10月9日宣布向本国金融机构提供200亿欧元资金,以增加金融市场流动性和重树银行间信心。这一措施立即生效,期限为一年。智利中央银行本月11日宣布,将向本国金融系统注资50亿美元,以增加市场流动性,稳定投资者信心。
全球竞相“国有化”商业银行美将宣布救助名单
截至目前,美国已先后国有化了“两房”及AIG,英国国有化了北岩银行、布拉德福—宾利银行,德国国有化了第二大商业地产贷款机构,荷兰国有化了富通银行在荷业务,乌克兰临时接管了乌工业投资银行(乌第六大银行);上周,冰岛三大银行的相继收归国有,也意味着冰岛整个银行体系几乎都已成为“国家队”。
随着金融危机持续恶化,依据美国国会5日批准的总额为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美国政府有权直接购买金融机构股份。
在美国之前,英国宣布了一项核心为国有化的银行救援案,政府将直接向该国最大的八家银行注资,并获得相应的优先股。这八家机构分别为:苏格兰皇家银行、巴克莱集团、HBOS、莱斯银行、渣打银行和汇丰控股等。13日,英国针对四大银行提出纾困计划,金额高达350亿英镑(605亿美元),英国政府也将成为HBOS、苏格兰皇家银行、骏懋银行(LloydsTSB)与巴克莱银行的大股东,并进驻银行的董事会。有分析认为,最终英国政府可能持有该国四大银行高达30%的股份。
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上一周也出台了类似计划。
——根据中国经济网的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思考讨论
1.请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实质。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金融危机问题吗?
案例评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各资本主义政府采取各项救援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这些措施仍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无法改变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辅助教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