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邓小平的三次落和起,邓小平的“三落三起”

邓小平的三次落和起,邓小平的“三落三起”

时间:2023-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邓小平的第一次“落”和“起”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邓小平在这次残酷的斗争中被撤销了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长职务,并被给予党内“最后严重警告”处分。对于邓小平的文韬武略,毛泽东多次给予高度评价。在周恩来总理因病住院期间,由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邓小平的第三次“落”和“起”是在他第二次复出三年之后。邓小平被称作是中国最优秀的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案例四:邓小平的“三落三起”

邓小平的一生,是20世纪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缩影。1979年1月,邓小平曾幽默地说:“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很有资格获得该奖的金牌。”的确,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国家,像邓小平这样的几度沉浮,叱咤风云,戎马一生,“三落三起”的传奇经历,为古今中外极为罕见。

一落:1933年;原因: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

邓小平的第一次“落”和“起”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1933年初,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迁入苏区,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开始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他们不但反对毛泽东的正确方针,将毛泽东排挤出红军,而且对其他抵制“左”倾错误的同志进行残酷打击,错误地批判福建的罗明和江西的邓、毛、谢、古(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就是其中的两个典型事例。中共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罗明因主张在根据地边沿地区保留一定的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战争,被临时中央视作“对革命悲观失望的、机会主义的、取消主义的逃跑路线”而遭到批判和打击。邓、毛、谢、古则被视为江西的“罗明路线”。邓小平在这次残酷的斗争中被撤销了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长职务,并被给予党内“最后严重警告”处分。此时,邓小平还遭遇了个人生活的一个大变故,就是妻子金维映与他离了婚。

一起:1933年;原因:王稼祥提议调邓小平到总政治部任秘书长

1933年的政治磨难,并没有使邓小平屈服和消沉。他的才能,依然受到很多同志的赏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深知邓小平精明强干,提议调邓小平到总政治部任秘书长。1934年10月,他随中央红军长征。1934年底中共中央在黎平开会,毛泽东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而一直拥护毛泽东的邓小平,经毛泽东提议,当上了中央秘书长。1935年1月他参加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此后,他的人生和党的事业一样,从一个辉煌奔向另一个辉煌。

二落:1966年;原因:被认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邓小平的第二次“落”和“起”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受“左”倾思想支配,毛泽东认为国内阶级斗争越来越严重,错误地领导和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运动。在运动之初,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就被作为“中国第二号修正主义分子”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从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变成了专政的对象,从党的总书记的职务上一下子被贬到江西“劳动改造”。1969年10月,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他的长子邓朴方被迫害致残,儿女都分散在各地乡下插队。

二起:1973年;原因:顺势而动

1971年“九一三”林彪叛逃,摔死在蒙古的温都尔汗,邓小平终有了复出的机会。林彪的事在精神上对毛泽东打击很大,他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一些做法。1972年1月陈毅元帅逝世,毛泽东亲自参加追悼会,有了重新启用老干部的念头。毛泽东说,邓小平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周恩来马上示意陈毅的子女,把毛泽东对邓的评价传出去。对于邓小平的文韬武略,毛泽东多次给予高度评价。他多次称赞邓小平是“柔中寓刚,绵里藏针”,“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在毛泽东的过问下,邓小平的复出之路柳暗花明。1973年3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4月12日晚,邓小平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欢迎西哈努克亲王的宴会。邓小平的出现,引起了国外舆论的广泛关注,西方一家杂志就此称他为“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在纷繁复杂的问题面前,邓小平从铁路交通入手,继而在钢铁、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大刀阔斧开展了全面整顿。在1975年召开的中共十届二中全会和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邓小平先后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在周恩来总理因病住院期间,由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不久,又确定由他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9月,周恩来接受手术前,握着邓小平的手大声说:“这一年你比我干得好!”

三落:1976年;原因:“反击右倾翻案风”、“天安门事件”

由于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而为毛泽东所不能容忍,再次被打倒。

邓小平的第三次“落”和“起”是在他第二次复出三年之后。1975年下半年,毛泽东的病情逐渐加重,此时他内心非常矛盾。他支持邓小平搞整顿、抓生产,但不希望邓小平改变对“文化大革命”的定性。毛泽东提出,由邓小平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一个肯定“文化大革命”的决议。总的评价是“七分成绩,三分缺点”。他想再给邓一次机会,希望邓能够就此妥协。邓小平是坚持原则的人,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一向器重邓小平的毛泽东失望了。在“四人帮”的蛊惑下,一场“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开始了。1976年1月15日,邓小平代表中央为周恩来逝世致完悼词后,便在中国的政坛上消失了。1976年的清明节前夕,全国不少地方出现了自发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拥护邓小平的群众活动。天安门广场成了声讨“四人帮”的主战场。4月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江青等人的左右下,天安门广场的悼念活动被定性为“反革命事件”。邓小平被指控为“天安门事件总后台”,第三次被打倒,被撤销了党内外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

三起:1977年;原因:众望所归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也随即结束,始终乐观地相信未来的邓小平再一次迎来了他政治生涯中的辉煌岁月。

1977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会上陈云作了书面发言,提出让邓小平重新参加党中央领导工作,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需要”。1977年7月的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邓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次年有国外报刊称:“邓小平时代”开始了!7月30日,邓小平出现在北京国际足球邀请赛的看台上面。这个镜头成为73岁的邓小平第三次复出的象征性画面。

——摘编自杨军、金伟、李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案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9页。

思考讨论

1.通过邓小平“三落三起”的坎坷经历,你能感受到邓小平有哪些宝贵的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有何意义?

2.邓小平“三落三起”的传奇人生经历,对当代大学生有怎样的启示?

案例评析

邓小平被称作是中国最优秀的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这样伟大人物的一生道路却是很不平坦的,他一生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在政治上跌宕起伏,其中“三落三起”就是他不平凡一生的真实写照。因为他政治生涯中著名的“三落三起”,西方媒体称他为“打不倒的小个子”。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能显示一个人的大智大勇。

在邓小平波澜壮阔、功勋卓著的一生中,他“三落三起”的传奇式经历特别引人注目。而且,此“三落”,一次比一次严峻、沉重;此“三起”,又一次比一次挺拔、辉煌。无私广阔的心胸、坚定不移的信仰、乐观主义的精神支撑着邓小平,使他涉过道道险关,攀上了人生的顶峰,创造出指导我们迈向新的征程的伟大理论——邓小平理论。

挫折是一种挑战和考验。人的一生,就像一次经历了万水千山的跋涉,而生命乐章的精彩之处,则在于顿挫。如果能够以乐观的态度看待挫折,那么面对挫折,相信大学生可以轻松应付。

教学建议

1.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

本案例适用于“邓小平理论”部分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2.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无论历史对邓小平一生的功过是非最终作出怎样的评价,他“三落三起”所彰显的胸怀、智慧和意志,都可以给我们以深刻而永恒的人生启迪。我们从他那里所得到的,没有必要都是那么轰轰烈烈的事情,最应该看到和学习的是每天都要脚踏实地地,实事求是地向着合理的目标前进,活出自己的精彩。

在使用本案例时应注意结合史实引导学生分析邓小平“三落三起”的原因以及这些特殊经历对邓小平形成坚强刚毅的性格和宽阔的胸怀的作用。

在使用本案例时,还可以播放一些有关邓小平生平的影视资料片,使学生对邓小平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