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改革第一村”的历史与现状
1956—1959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共产风、浮夸风盛行。凤阳农业生产急剧下降。土地抛荒,荆棘丛生,人畜死亡。1966—1976年的十年浩劫里凤阳人再遭劫难,只好“重操旧业”,乞食卖艺,漂泊异乡:“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苦地方。多少年,多少代,身背花鼓走四方。哪知出了‘四人帮’,凤阳花鼓遭了殃。砸了鼓,摔了锣,不准花鼓把歌唱。碗当鼓,盘当锣,偷偷摸摸下南乡,一唱花鼓泪两行。”
1978年,安徽遭遇百年罕见的特大旱灾,大部分地区十个月没有下雨,全省受灾农田达6000多万亩,有400万人口的地区无法进行秋种。面对天灾人祸,1978年秋,安徽省针对发生的旱灾,及时作出了“借地度荒”的决定。这一重大政策的出台,为小岗生产队推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历史为小岗人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历史让小岗人改写了昨日的纪录。
1978年11月24日,小岗生产队农民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包干到户。18个农民在一张毛纸上摁下“血手印”,签下生死状,以“大包干”的名义,开始了分田单干,避开了当时颇有争议的“包产到户”的字眼,正式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而在1979年,中央四号文件明确规定: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禁区面前,政治风险之下,他们坚持了自己的抉择,并得到了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的默许和支持。
原安徽省书记袁振,曾专门赋诗描述当年大包干产生时的风险:“为了实现大包干,也曾冒死去抗争。今终由穷已变富,喜看九州乐融融。”
“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全队粮食总产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总和;油料总产3.5万斤,相当于过去20年产量的总和;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22元的18倍。当时,在凤阳流传着一首“大包干歌”:“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如星星之火,第二年就燃遍了近五千万人口的安徽省大部分地区。此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中国农村改革迅速在全国推开,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
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一文中,对大包干责任制作了明确的肯定。从此“包产到户”如星星之火,迅速燃遍了中国的农村大地。
实行了大包干的小岗人,日子逐渐好了起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小岗已经闻名中外,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小岗。
1993年3月8日,小岗村正式宣告成立。从此,小岗村就像历史的标杆、改革的旗帜一样,深深地标立在华夏大地上。这就是小岗村20世纪末的“黄金岁月”。
小岗村无疑是中国农村改革进程中的一个典型标本。小岗村成名后,几乎每天都要应对各种“场面上的事”。各种参观访问、采访报道还是让小岗人应接不暇。很多人一提及土地刚分到户的那几年,语气中不无神往。“粮价高,负担轻。人人都是一身干劲。”但是,小岗村自身的条件注定了小岗村很难走得更远。一位村干部详细分析了小岗进一步发展的困难和障碍。
第一,小岗村是靠农业起步的,至今还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种粮几近赔本的今天,单纯依赖有限的土地资源很难实现二次飞跃。第二,村民们普遍有依赖思想,老是想靠政府扶持,这些年来小富即安,没有什么积累,集体经济到现在还是个空架子。
小岗村的衰落与它自身的问题密切相关。小岗村的整体经济、村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与先进单位相比还有很大一段距离……由于受少数人不良倾向的影响,领导班子向心力差,导致了村民人心涣散,以至于小岗村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没有及时有效地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使小岗村的经济始终在低水平上重复……
“以前有些村干部工作确实不大实在,尽会搞花架子。”一位了解内情的村民介绍说,小岗村一举成名后,各地来村参观访问的人员常年不断,前几任村领导班子在荣誉面前并不是都很清醒,有的村领导见到记者和领导喜欢吹牛,乱放卫星,“明明没有一点企业,有的人就敢在领导面前自己‘造’企业”。他展示了一段前几年某位村领导的“吹牛材料”:今年已组建了3个公司,引进7个项目。这不,与某市新跃华实业有限公司合办的贵金属提炼厂,占地1500平方米的厂房正在兴建;昨天才拉来80多万元的设备;今年3月份,与某市汇丰公司合作的占地9亩的第一个企业小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首批产品已售出30万元;某国驻上海领事馆援助X X元兴办的综合养殖中心正在实施;环保产品汽车尾气净化器的两条生产线已经投产……
这位村民气愤地说:“什么3个公司、7个项目,连个影子我们也没见过!”
几十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以“包产到户”一举成名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进典型。当年小岗村人因率先在全国打响“大包干”第一炮而震惊世界,江苏长江村在中国改革的长卷中还未找到自己的立锥之地;20余年后,小岗村居然成了长江村的扶贫对象,甚至连新老两代小岗村领导都要为此而亲自奔忙。
在大包干20周年之际——1998年9月22日,江泽民莅临小岗村,视察其发展情况。
2008年9月30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到小岗村视察。
小岗人仍在积极寻找新的发展之路,虽然还说不清楚究竟该走哪一条路,才能突出重围,但求变、求发展的心情之迫切,却是显而易见的。甚至他们为走哪条路而发生的争议,也都是为了这个村庄的复兴。
——摘编自赵玉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案例教学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4—76页。
思考讨论
1.30多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为什么能以“包产到户”一举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进典型。
2.小岗村20世纪末的“黄金岁月”说明了什么?
3.目前,小岗村发展的现实境遇如何?反映了什么问题?
案例评析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美誉。以前却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1978年,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生命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客观地说,小岗村30年来变化很大,进步明显。“大包干”激发了农民种田积极性,迅速实现了丰衣足食愿望。
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第一村。可后来呢?小岗村发展得怎样?改革3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急先锋,现在是否依旧走在前列?
对于小岗村的实际现状,非主流媒体描绘出来的完全是一幅“江山依旧,旧貌犹存”的令人愉快不起来的画面:2004年被安徽省委组织部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担任党委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沈浩在向安徽省委领导如实汇报小岗村的发展现状时说:小岗村这些年几乎没有发展,“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之前“贫穷落后”,现状是“温饱有余”。改革30多年后的小岗村只有8个字可以形容——“江山依旧,旧貌犹存”。
但从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大包干”本身却难以全面推动小岗村走上小康之路。然而,“大包干”精神永不过时,永远是我们的财富。小岗村的富裕之路仍然需用“大包干”精神去开创,仍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创新。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改革开放的必要性”部分内容的辅助教学,或用于该部分课程内容的考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