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两手抓”战略方针中的城市化理论
“两手抓”战略方针,也包含着丰富的城市化思想,对于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以及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都起着有力的指导作用。
一、“两手抓”战略方针的提出
1.“两个文明一起抓”战略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发展要求。把精神文明作为指导思想的高度来进行阐述主要是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在拨乱反正过程中,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前期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进行反思。二是拨乱反正初期,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的情况,中共中央和邓小平把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确定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
2.“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战略方针的提出
1979年10月30日在《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980年12月25日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中,他又指出:“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大发扬这些精神。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但如此,我们还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为世界上一切要求革命、要求进步的人们所向往,也为世界上许多精神空虚、思想苦闷的人们所羡慕。”
1982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有两手,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一手就是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这是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两手抓”的思想。后来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问题,他提出了一系列的“两手抓”,但是其中最关键的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1982年9月,十二大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报告依据邓小平的思想,对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做出全面阐述。第一,把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式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战略方针。第二,阐明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物质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方向。两种文明的建设,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第三,指出社会主义的特征,不仅包括经济和政治的东西,而且也包括“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二大报告还正式提出在新时期一定要从思想上到行动上坚持“两手抓”的方针,并指出:“只注意一只手而怀疑另一只手是错误的,只强调前一只手而忽视后一只手是危险的”。
1983年4月29日邓小平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
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又说:“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这几年生产是上去了,但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流毒还没有减少到可能的最低限度,甚至解放后绝迹已久的一些坏事也在复活。我们再不下大的决心迅速改变这种情况,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怎么能全面地发挥出来?我们又怎么能充分有效地教育我们的人民和后代?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1986年1月17日在《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中,他强调不仅要抓物质文明,也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经济犯罪的案件,在国外严重丧失国格人格的事件,还有搞特务的案件,都要抓紧处理。高级干部及其子女绝大多数是好的。但是现在确有个别干部子弟泄露经济情报,卷入了情报网,出卖消息,出卖文件。越是高级干部子弟,越是高级干部,越是名人,他们的违法事件越要抓紧查处,因为这些人影响大,犯罪危害大。抓住典型,处理了,效果也大,表明我们下决心克服一切阻力抓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那些小萝卜头漏掉一点关系不大,当然不是说就可以放松。我看,真正抓紧大有希望,不抓紧就没有希望。高级干部在对待家属、子女违法犯罪的问题上必须有坚决、明确、毫不含糊的态度,坚决支持查办部门。不管牵涉到谁,都要按照党纪、国法查处。要真正抓紧实干,不能手软。”“我们现在搞两个文明建设,一是物质文明,一是精神文明。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我们用法律和教育这两个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不放松,认真抓,就会有办法。对贪污、行贿、盗窃以及其他乌七八糟的东西,人民是非常反感的,我们依靠人民的力量,一定能够逐步加以克服。”
总之,“两手抓”方针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加深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整体认识与把握,努力克服思想工作中的片面性,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以及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都起了有力的指导作用。
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方针中的城市化理论
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的集中体现,是解决现阶段我国主要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推进城市化,加快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因素;“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保证,也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时邓小平提出的“两手抓”理论,本身就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城市化建设的思想:一方面,通过不断地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同时推进农村所有制体制的改革,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另一方面,通过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更快、更好地推进农村思想观念的解放,为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因此,此理论对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实施,我国的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的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1.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978~1984年,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动力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的城市化带有恢复性性质,“先进城后建城”的特征比较明显。大约有2000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返城并就业,高考的全面恢复和迅速发展也使得一批农村学生进入城市;城乡集市贸易的开放和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和小城镇,出现大量城镇暂住人口;这个时期开始崛起的乡镇企业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国家为了还过去城市建设的欠账,提高了城市维护和建设费,结束了城市建设多年徘徊的局面。这个阶段,就人口来看,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1984年的23.01%,年均提高0.85个百分点。
(2)1985~1991年,乡镇企业和城市改革双重推动城市化阶段。这个阶段以发展新城镇为主,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新兴的小城镇。
(3)1992年至今,城市化全面推进阶段,以城市建设、小城镇发展和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为主要动力。1992~2003年,城市化率由27.63%提高到40.53%,年均提高1.28个百分点。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城市化已经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2003年底与1990年相比,建制市已从467个增加到660个,建制镇则从12 000个增加到20 600个;从人口来看,城市化水平也从1990年的26.41%提高到40.53%。大中小城镇建设投资的扩张,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导因素。
进入21世纪,城市化水平又有进一步的提高。到2003年底,全国城镇人口达52 376万,国家城市化水平已达40.53%。全国设市城市660个,城市人口达3.8亿人,建制镇为20 600个,其中县城1660个,非农业人口约1.5亿人。
2005年底,全国设市城市661个,城镇人口56 21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3%,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持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全年农村常住户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达10 038万人,首次突破1亿人大关,比上年增加685万人,增长7.3%。其中,进入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就业的劳动力占总数的65.1%,大中城市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占据主导地位。
2008年8月20日,人民日报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截至2007年底,我国共有城镇人口约5.94亿,城镇化水平达44.9%,从1982年以来,年均增长0.95个百分点。目前全国共有设市城市655个,建制镇约2万个,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第九届中国西部科技论坛上预测称,到201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可上升到49.2%,达到近半的程度。与同期国际社会比较,中国城市化水平正在迅速提高,与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2.“两手抓”战略方针指导下的城市化发展的主要表现
关于城市化的水平,现在主要采用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就目前来看,虽然小城镇发展较快,但小城镇的居民所享受到的城市化好处是比较低的。小城镇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突出表现。
一是小城镇迅速扩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提出了明确的城市化政策,其核心就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中小城市。在这一方针政策的引导下,我国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发展势头迅猛,有力地拉动了全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这个时期城镇化的最突出特点,是小城镇的数量增加很快。这里所说的小城镇,是指县级市(包括县级市)以下的城镇。到2000年底,全国小城镇(包括城关镇和建制镇)达2.03万个,已占乡镇总数的46.7%。其中有14个省市区的建制镇比重超过50%(上海98.3%,广东97.9%,广西54.7%,海南66.6%,福建63.1%,山东68.3%,浙江56.3%,江苏81.6%,安徽52.6%,湖北64.9%,吉林53.6%,辽宁58.5%,北京66.2%,天津53.8%)。
二是全国城镇人口迅速增长,占总人口的比例迅速提高。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速度大大加快,从城乡居住人口这个城市化指标来看,1978年底,我国全国人口为96 25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 2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7.92%,城市化率不到18%。经过22年的城市化,到20世纪末,即2000年11月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城镇人口达到45 59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36.09%,比1978年提高了18.17个百分点;而1949~1978年的29年里,这一数字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带来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快速发展,从而为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以下是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乡镇企业的崛起与高速发展。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其形成独特的中国农村工业化道路,为小城镇发展奠定了基础并积蓄了能量,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二是国家调整产业发展重点,轻工业成为20世纪80年代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致使一大批以轻纺工业为主导产业的中小城市脱颖而出,急骤扩张,成为带动国内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主导力量。
因此,我们认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的实现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逐步推进我国工业化,发展现代化,实现城市化的这么一个过程,那么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理论中也就包含着丰富的城市化的思想,它也是邓小平城市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