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四川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状况
一、四川省情况概述
1.地理与地形
四川简称川或蜀,是我国的一个内陆大省。四川省地处我国西南部的长江上游,青藏高原东缘,云贵高原北侧,界于北纬26°03′~34°19′,东经97°21~110°12′之间,东邻湖北、湖南,南连贵州、云南,西依西藏,北靠青海、甘肃、陕西。东西绵延1200多公里,南北最宽为900多公里,面积5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94%,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青海,居第五位。省辖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120个县、4个自治县及43个市辖区。省会是成都市。
四川位于我国大陆地势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阶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高低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以西为高原山,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川西贡嘎山海拔7556米,为省内第一高峰;经东为四川盆地,由海拔750米以下的盆地底部和2000米左右的盆周山地组成。
四川省地貌类型复杂,山地分布面积最广。全省各种地貌类型占全省总面积为:平原7.85%,台地1.57%,浅丘5.35%,深丘4.59%,低山15.15%,低中山15.54%,中山20.66%,高山22.22%,极高山1.81%,高平原(高原)3.83%,另有水面及冰雪面积0.82%。山地总面积占73.89%。
2.自然资源
(1)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四川有河流1400多条,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43条,蕴藏了丰富的水资源和巨大的水能资源。省内河流年径流量约2600亿立方米,居全国之冠。主要河流多流经峡谷,汹涌湍急,形成优质能源。全省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5,其中技术开发1.03亿千瓦,居全国首位。特别是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约占全省水力资源的3/4,可建1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的站址有200多处,百万千瓦以上水电站的站址有20多处。
四川的地下热水资源也非常丰富,全省已发现温泉(群)354处,地下热水钻孔114个。在众多的温泉中,水温90°C以上的沸泉群1处,60℃~90℃的高温泉40处,40℃~60℃的中温泉134处,水温25℃~40℃的低温泉119处。四川的地下热水及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四川属于长江水系。长江横贯全省,宜宾以上称金沙江,宜宾至合江县河段又名川江或蜀江。川江河段长293公里,出川断面控制流域面积65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经流量2693亿立方米。川江北岸支流多而长,有著名的岷江和沱江。南岸河流少而短,呈极不对称的向心状水系。
四川的天然湖泊虽有1000多个,但水域面积多不大,一般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其中较大者有泸沽湖,位于四川盐源县与云南宁蒗县之间,面积72平方公里。湖面海拔2700米,是高原上的一个断陷湖。邛海,古名邛池,位于西昌市东南5公里,水域面积31平方公里,最深处34米,是四川最大的湖泊,湖面海拔1510米。马湖,又名龙湖,位于雷波县东北约25公里的黄琅区,湖面海拔1100米,面积约7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60米,蓄水3亿立方米,是一个地震湖泊。新路海,位于甘孜州雀儿山东南麓,海拔4118米,为冰蚀湖,也是四川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1公里。
(2)生物土壤资源丰富。四川虽然在第四纪中出现过冰期和间冰期,气候寒暖交替,但受冰川影响较小,尤其是川西南河谷和四川盆地,保存有大量的古老植物种属,并成为植物分化、繁衍的中心。全省森林面积1351.58万公顷,树种繁多,仅高等植物就有300科,1860属,10 000种左右,占全国总数1/3以上,裸子植物居全国第一。珍贵树种数量多,中国的水杉、银杉等“活化石”树种有1/5 生长在四川。脊椎动物种类有11 247种,占全国的45%以上,多为珍贵、稀有的动物,全国重点保护的359种脊椎动物中,四川就有133种,占全国的37.05%。举世闻名的大熊猫,主要生息于四川境内4个山系的33个县和保护区内。
土壤类型丰富,垂直分布明显。平原、丘陵主要为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等,是全省农作物主要产区。高原、山地依海拔高度不同分别分布不同土壤,其中多数有利于不同作物的生长。四川大部分地方为紫色土,土壤发育浅,肥力高,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是四川分布面积最广的土壤之一。盆地四周的山地、盆地内沿江两岸及川西平原的阶地和丘陵上,分布着黄壤,自然肥力较高,但黏性重,酸性强。在盆地的山地中,还分布有黄棕壤与黄褐土。
川西南山地河谷遍布红壤及黄红壤,土壤肥力低,主要在安宁河、金沙江、雅砻江谷坡阶地以及湖盆台地。川西北高山分布着大量的森林土草甸土。沿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上游河谷两侧分布有棕壤、暗棕壤、褐土等。
3.人口及构成
据200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测算,四川省全年出生人口77.6万人,人口出生率9.54‰;人口自然增长率2.39‰。年末常住人口81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万人,增长0.1%。全省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3043.6万人,乡村人口5094.4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37.4%,比2007年提高1.8个百分点。由于自然条件、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综合原因,全省人口分布差异明显:
第一,省辖市人口主要集中于盆地内部的岷江、沱江、嘉陵江和长江流域,其中又以盆地中心、河流沿岸和主要城镇及工矿区最为集中。除攀枝花市等少数工矿型城市以外,省内重要城镇均在本区。成都、内江、乐山、泸州、宜宾、南充、遂宁7市共有人口4267万,占全省21个市(州)总人口的51.3%。成都市人口约997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98人,其人口总数和人口密度均居全省之冠。
第二,东部平原和丘陵区人口较多。仅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的成都平原,人口密度却最大(每平方千米564人)。盆中丘陵人口达5156万,在各区中人口数量最多;川西北高山高原面积广阔,占全省的43.4%,但人口数量最少,仅132万,人口密度也最小(每平方千米仅为9人)。从总体态势上看,全省可以甘孜、阿坝、凉山三州东缘一线为界,以东地区的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90%以上,汉族为主;以西大片地区人口不足总人口的10%,主要为少数民族。
4.能源与交通
(1)矿产能源。四川是中国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现已发现矿产123种,探明储量的达90种,其中35种在全国名列前五位。据不完全统计,除石油、天然气外,探明储量的矿产地1383处,开发利用矿区576处,其中矿床1277处,大、中型矿床546处。四川的矿种多而全。如钒钛磁铁矿集中在攀西地区,就近还有一定规模的富铁矿床;钙芒硝集中在成都平原,磷矿集中在绵竹、什邡、汉源、马边、雷波一带;岩盐集中在自贡、威远、南充、盐源等地区;煤和硫铁矿主要集中在川南地区;铜、铅、锌集中地分布在会理、会东一带。四川的矿藏中矿床的共生、伴生组分比较多,有利于综合评价、综合开发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如攀西地区的钒钛磁铁矿,除铁、钒、钛外,伴生有铬、镍、钴、铜、镓、钪及铂族元素;龙门山的什邡市磷矿有硫、磷、铝、锶和稀土碘等共生和伴生;白玉呷村多金属矿床除银、铅、锌外,伴生有铜、金和稀有元素多种;盆地中的盐卤水除含盐外,还有锂、铯、铷、锶、溴、钡、硼、碘等伴生。中、低品位矿石多,富矿相对较少。
四川油、气资源以天然气为主。四川石油资源储量很小,天然气资源则遍布于盆地内12个市、州,且气田气占98%以上。随着勘探的进展,气田数和储量还在不断增加。四川是中国天然气尤其是气田气分布最集中的省份,石油天然气资源形成了以气为主的局面。天然气以中小型气田为主。目前已探明的气田中,储量大于100亿立方米的只有威远、卧龙河、中坝和古老的自流井气田4个。已探明的油气资源,集中分布于四川盆地内,盆地的东、西、南、北、中均发现有工业性油气流。其中盆东、盆南、盆西南和盆西北地区以天然气为主,盆中则以石油为主。
(2)交通。铁路是四川沟通省内外运输的大动脉。目前,四川省铁路已形成包括宝成等5条铁路干线、8条铁路支线和4条地方铁路组成的铁路网。宝成复线电气化铁路连接陇海线,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襄渝铁路与达成铁路连接,是四川与湖北间的重要通道。成渝铁路沟通巴蜀,同时也是四川通往贵州及华南地区的重要通道。成昆铁路南接南昆线,是成都至北海、至海边最近的铁路线。还有已通车的内江至昆明、达州至万州铁路,将继续完善四川与邻省市的铁路交通状况。
全省公路以成都为中心,干、支线公路呈辐射状分布,同时,又辅以东西、南北线路的相互交织。成都是国家级公路主枢纽之一,四川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是四川省与重庆直辖市之间的公路交通大动脉。它全长340.2公里,于1995年全线开通。此外,成都—都江堰、成都—广安—达州、成都—广元、成都—绵阳、成都—乐山、成都—雅安以及内江—自贡—宜宾等高速公路也在四川的公路交通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
四川的航空事业发展很快,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已成为中国四大航空港之一。省内民用航空机场已发展到10个(成都、泸州、宜宾、达川、西昌、南充、广元、绵阳、九寨、攀枝花)。
截至2008年,四川公路、铁路和航空等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017.2亿吨公里,增长10.2%;完成旅客周转量996亿人公里,增长2.8%,如表7-1所示。
表7-1 2008年四川公路、铁路、航空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
此外,四川还是全国水运发达的省份之一,长江横贯全省,是水路运输的干线,并与岷江、金沙江等支线沟通,在境内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路运输网络。四川水路主要有金沙江段、长江段、沱江和嘉陵江水系水域。其中,金沙江新市镇以下,岷江乐山以下,嘉陵江阆中以下常年可通轮船,乐山、宜宾、泸州是水路干道上的重要城市。全省航道总里程11 725.78公里,共有61个港口。
5.文化旅游
四川旅游资源丰富,其自然及人文景观每年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光。2007年四川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217.3亿元,增长24.3%。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70.9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1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18 569.7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79.9亿元。
当前全国33处世界遗产中,四川省占据5席,数量居全国第一。近3年来,5大世界遗产地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66%,旅游外汇收入占全省的93%,成为带动四川省旅游发展的龙头和主要支撑。与此同时,《四川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及配套管理办法、《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相继颁布,将世界遗产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四川现有世界遗产4处,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17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5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0座。省会成都市在2007年成为国家旅游局、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共同确认的首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四川省境内拥有举世闻名的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四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有兴文石林、海螺沟、蜀南竹海等15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还有国家森林公园2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4处,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形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旅游资源之丰富,世界罕见。
6.省份组成
四川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按地级(含副省级)行政区来划分,四川现辖1个副省级城市、17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按县级行政区来划分,四川现辖43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0个县和4个自治县。
7.经济现状
近几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逐步增强,地区经济差异逐渐缩小,劳动就业率持续上升。2007年,四川经济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呈现加快发展趋势。一季度增长13.5%,上半年增长13.7%,前三季度增长14.1%。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生产规模和供给能力明显扩大,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工业生产呈现加快增长的发展势头,自2007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突破万户大关以后,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第三产业中旅游业等服务业快速发展,全年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方面,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尤其是工业化程度显著提高,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同时,四川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比2006年提高3个百分点。工业结构有所改善,高新技术、优势资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四大优势产业占工业的比例进一步提高。投资结构继续调整,社会薄弱环节和优势特色产业投资得到加强。高耗能工业投资增速回升的态势得到遏制。民营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较快,2007年前三季度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21.4%,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70%左右。同时,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仅27个扩权试点县(市)前三季度GDP就增长14.7%,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2%。自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0 000户以后,到9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0 232户,企业数量持续增加。
二、四川的城市化进程
四川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省份,在整个西部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四川的城市群体系庞大,雄居西部十二省、市、区前列。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城市发展的历史,历经了由起步发展、快速发展、再到加速发展的三大阶段的历程。
1.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四川城市发展起步期(1949~1978年)
(1)1949~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期,四川城市发展进入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的行政区划分曾多次调整。1949年12月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成立后,将四川划分为川西、川东、川北、川南四个行署和重庆市、西康省,同时隶属于西南局,设21个专区,3个市(成都、重庆、自贡),189个县,306个建制镇,城镇非农业人口246万人,城镇化水平只有4.3%。1952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川西、川东、川北、川南四个行署撤销划四川为一个省份,1952年9月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成立。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人口5730万人,城镇人口458.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3%,其中城镇非农业人口246万人。成都、重庆、自贡单个建制市非农业人口155.6万人,城市道路铺装面积277.1万平方米,排水管道324公里,桥梁106座,路灯2200盏,自来水日产量2.5万立方米,供水普及率14%,仅有重庆公共汽车11辆运行,三个城市住宅面积1165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除50个县镇有供电设施和简易路灯外,其他县镇市政设施基本上为空白。其中,南充、万县、雅安等6个县城道路铺装面积仅61万平方米,路灯不足1000盏。新中国成立初期,成都市全市有街巷734条,路宽在10米以内的街道数量过半,最宽的街道仅23米。
从城市的产业结构上看,主要以分散的零售业、小业主经济结构为主。除重庆市没收的官僚资本48家,成都没收的18家及广元的大华纱厂外,基本上没有像样的工业。从人员结构上看,主要以小商、小贩、小业主、手工业者、码头工人为主及少量产业工人。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地主、富豪、官僚,他们大肆挥霍财产或增置田产,很少转为工商资本,进城买房寓居形成了畸形的消费方式。据有关资料介绍,仅成都解放时,这样的“客籍”地主超过一万余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四川是全国典型的农业大省,四川的城镇基本上属于自然集市或消费城市。
1951年4月中共中央西南局召开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所有厂矿无例外都要经过充分的民主改革阶段,才说得上完成了接管,才能正式进行生产管理阶段。”由于四川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并执行中央对四川工作的一系列指示,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中央军委的“约法八章”,顺利地、成功地对城市进行了接管和民主改革工作。到1952年底全省率先在城市基本完成了民主改革。在国民经济恢复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1950年由于成渝铁路开工带动了重庆等地400多家私营钢铁机器厂复工,与筑路相关的行业如水泥、砖瓦、化工、五金、木材、运输业也很快得到了复苏。同时,自贡市的盐业,泸州市的火柴业,南充市的缫丝业,也在国民经济的扶持下投入市场。全省的工农业总值年增长率达到30.1%。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并就业,市镇人口急剧增加,为四川在“一五”期间的城镇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截至1952年,全省设市城市12个,新增加万县、泸州、南充、宜宾、重庆北碚、内江、合川、五通桥、雅安9个建制市,建制镇360个。全省总人口6411万,市镇非农业人口511万,占全省总人口的7.97%,比1949年增加一倍之多。全省对城市的市政、公用事业投资0.28亿元,占全民所有制固定资产投资4.32亿元的6.5%。城镇住宅投资0.27亿元,占固定投资的6.3%,新增住宅竣工面积达44.95万平方米。成都市新建4个新村,安置旧皇城、御河沿街及后子门棚户3500多户,重庆市安置沿江棚户6700多户,城市道路铺装面积比1949年增加0.9倍,排水管道增加0.6倍,自来水日产量0.3倍,公共汽车达134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人员分别为1753.89万人、89.37万人、184.66万人(86.5∶4.4∶9.1),国民恢复期四川省取得重大成绩,为即将到来的国民经济建设期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953~1957年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四川的城市发展进程进入良好的发展时期。1953年我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期间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城市建设中的几个问题的批示》,要求“城市建设与工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加快城市规划工作”。随着重点建设项目、工业布局的调整,四川拥有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6个,限额项目16个,部署和规划有重点建设项目的城市,成为当时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点。1956年四川省城市规划设计院成立,立即开展了对泸州、宜宾、内江、江油等重点建设城市及部分县城的规划工作。成都市也在“一五”期间即将开始的195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发展工业的八大城市之一,成都市政建设计划委员会经过1952年的筹备工作,于1953年开展了城市规划工作。1953年10月成都市的城市发展初步意见和总体规划平面图报国家计委、建工部审批,1956年国务院批准,将成都定性为四川省省会,精密仪器、机械制造及轻工业城市,城市规划15年内人口85万人,用地80平方公里。
1954年7月将重庆市改为四川省辖市,1955年10月按照全国人大的决议,“撤销西康省建制,合并入四川省”,四川行政区由此正式确定。在四川的城市接管工作告一段落后,立即转向了管理和建设阶段。1950年12月中共中央西南局召开了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管理和建设城市最中心的问题是管好工厂、发展生产,而依靠工人阶级是发展生产、管理好城市的关键”。至此,四川城市改造工作全面展开。
随着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生产,四川各地城市建设也相应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明显增加。1955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市镇建制的决定》,同年12月又颁布了《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决定》,促使市镇数量增加,非农业人口数量上升。“一五”期间由于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城市工业上马,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空前的就业机会。当时的户籍制度并不严格,人口流动基本上处于自由流动状态。用人单位都实行“先工作,后户口”的用人制度,只要参加工作,单位就为其办理城市户口,转为非农业人口。随着1957年12月宝成铁路通车,使四川与全国铁路线联通,对四川的经济和城市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铁路沿线新建了一大批中小型工厂,逐步形成了广元、绵阳、德阳等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大量农业用地转为工业用地,大批的农村劳动力转为非农业人口,加快了沿线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后来,由于城市商品粮供应发生困难,政府才开始对城镇流动人口进行控制,1956年国务院发出“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但情况仍未得到控制,直到1958年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农村人口流向城镇的现象才得到根本控制。用人单位开始实行“先户口,后工作”的用人制度,从此,当代最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抑制城乡人口流动的严格堡垒形成,并长期制约了城市化发展。
从规划上看,城市布局合理,道路系统规划有远见。以成都市的旧皇城改造为例:新开辟了从旧皇城到红照壁宽70米长800多米的广场,打通成都南北交通,形成了城市的中轴线,为今后的成都市的道路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另外,还扩建了人民北路、梁家巷路、驷马桥路,打通了成都的北大门,为城市道路的扩展和布局做出了有益尝试。
在城市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四川的科技文化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1955~1956年,为适应建设电子工业基地对人才的需求,将上海交通大学、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部分院系教师调入四川,组建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为培养地质勘测人才,调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部分教师,组建了成都地质学院。另外,先后还组建了重庆医学院、成都工学院、四川农学院、成都中医学院、西南政法学院及南充师范专科学校。至1957年,全省共有高等院校22所,在校学生由1952年的1.2万人发展到3.8万人,中专学校68所,在校学生为1952年的4倍,全部私立中学改为公立中学,在校学生比1952年增加1.2倍,小学增加1万所,在校学生120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9000多个,是1952年的两倍。
截至1957年全省共有建制市10个(撤销北碚、合川两市),建制镇380个,全省总人口7081.8万人,市镇非农业人口670.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47%,比1952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全省基本建设总投资26.78亿元,是前三年的6.2倍,其中公用事业投资0.65亿元,城镇住宅投资2.25亿元,是前三年的2.7倍和8.3倍。全省道路铺装面积606万平方米,城市排水管道631公里,自来水日产量13.35万立方米,分别是1949年的2.2倍、1.9倍和5.3倍。成都、重庆、自贡三个城市有公共汽车305辆,全省住宅竣工面积551.7万平方米,虽然人均面积仍为4平方米,但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人员分别为1947.49万人、108.57万人、202.32万人(86.2∶4.8∶9.0)。四川的城市化建设总体说步入了正常发展阶段,城市建设与非生产性建设发展协调,布局合理,国家重点项目上马快、配套好,陆续编制了成都、重庆、德阳、绵阳、金堂、泸州、内江、江油等市县的总体规划,体现了城市发展“大中小结合、以中小为主”,“从实际出发、远近结合、以近为主”的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使四川的城市化建设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3)“二五”期间四川城市化发展进入震荡期。由于四川全省提前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全面指标,为全省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1956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新工业区和新工业城市建设工作的几个问题的决定》,1958年四川省开始对德阳、绵阳两个工业区进行总体规划,根据中央要求“城市建设要与工业同步建设、同步规划”的原则,有关单位组织专家(包括前苏联专家)对成都东郊、德阳、绵阳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围绕德阳第二重型机械厂、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绵阳的780厂、783厂、730厂、727厂以及新都的燃气轮机厂等重点项目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在德阳的北郊和南郊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生活区,城市人口陡增数万人,同时配套了医院、学校、商业网点,为后来德阳的城市扩张、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当时规划德阳中心城市发展到30~50万人,和孝泉、罗江、黄许、广汉等地形成重型机电制造的工业城镇群。另外,绵阳的重点建设项目780厂、783厂、730厂、727厂原七机部所属企业的兴建,形成了绵阳的电子工业区,为绵阳的电子工业发展到今天成为中国著名电子工业基地奠定了基础。
因成都市是首批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根据国家建委和成都市有关部门的联合选址,确定了成都东北部的电子工业区和川棉厂、420厂、无缝钢管厂、成都量具刃具厂等大型企业的建设,给古老的城市带来了生机,形成庞大的工业群,城市人口增加到10万人以上,为了与城市配套,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四川各地重庆、涪陵、西昌等在中央“城市建设与工业建设同步建设、同步规划”的原则下,城市建设也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
由于当时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和大多数人的迫切希望早日实现共产主义的强烈愿望,一些人不切实际地提出“十五年超英,二十年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口号。195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成都召开扩大会议,集中批判所谓的“右倾保守”思想,更加助长了极“左”思潮的泛滥,从而掀起了全国范围大跃进的热潮,同年8月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号召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出现许多不切实际、盲目追求高指标严重倾向,为了持续跃进,全省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只抓生产、不顾市场需求和人民需要,造成物质紧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使城市建设发展和建设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二五”期的后三年,由于自然灾害和苏联的逼债,国家处于困难阶段,城市建设和发展陷入了停滞阶段,城市人口一度出现返乡浪潮,更加加深了城市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程度。
截至1962年,全省设建制市8个(撤雅安、五通桥两市),建制镇270个,全省总人口6485.6万人,市镇非农业人口660.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80%,其中城市非农业人口341.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27%,比1957年上升了0.71个百分点和0.43个百分点。全省公用事业投资由1950~1957年的3%下降至1.5%,住宅投资由8.1%下降至3.2%,住宅竣工面积574.89万平方米。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为:1810.90万人,117.47万人,173.21万人(86.2∶5.6∶8.2)。
(4)1963~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四川的城市发展处于滞缓发展时期。
1961年中央八届九中全会上确定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四川省立即按中共中央要求进行了局部调整。1963年起我国正式进入了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开始,城市经济调整滞后于农村。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后,城市调整步伐加快,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开始纠正,四川省在1962年1月制定的《压缩城市人口,精简职工方案》,“计划在全民所有制中精简职工85万人,其中有50~60万的人员回农村,城镇人口和职工人数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宣布“三年不搞城市规划”,各地规划、设计单位人员纷纷下马,或下放到基层,由于当时的四川省委书记杨超的努力,四川的规划设计院幸存,而且还接收到了少数从外地下放的设计人员,这对后来的四川城市发展规划有极大帮助。1963年全国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对城市工作提出“从近期出发,适当考虑远期” 和“对旧城改建维修的原则(四川的三线建设除外)”。四川仅对原设计规划方案进行压缩性修改,原则是降低城市居民用地指标,缩小城市规模,缩减城市干道宽度,降低建筑标准等,重点仅对部分旧城区进行维修、养护工作,对绵阳、德阳、江油、广汉等城市的布局进行调整,缩减修改。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造成了一些城市布局不合理,缺乏远景规划,不利于生产,也不利于人民生活,给城市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经过三年的经济调整,四川经济得到复苏,开始由被动转主动,各项经济指标逐步回升。1965年元旦,“四川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我省基本上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工农业生产已经全面高涨,整个经济形势已经全面好转,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截至1965年,全省设建制市9个(增设渡口市,1987年更名为攀枝花市),建制镇308个。全省总人口7137.0万人,市镇非农业人口673.3万,占全省总人口9.43%,其中城市非农业人口378.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3%,比1962年分别下降0.75个百分点和上升0.03个百分点。公用事业投资基建总投资由“二五”的1.5%增至3.5%,住宅建设投资由“二五”的3.2%增至5.5%。城市道路增至924公里,铺装面积达735万平方米,排水管道长度达748公里,自来水日产量24.4万平方米,城市公交车550辆。住宅竣工面积267.84万平方米。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1925.30万人,163.38万人,178.50万人(84.9∶7.2∶7.9)。
(5)“文化大革命”时期,四川城市处于萎缩期。
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年代,四川作为全国武斗重灾之一,持续时间长,范围之大全国闻名。四川宜宾地区最先发生大规模武斗,先后进行三次“武装支沪”,约3万人卷入武斗,死伤2000多人,国家财产、城市建筑遭受严重损失。1967年成都武斗迅速升级,市区与东郊工业区形成格局对峙局面,炸毁省高教局大楼,大肆破坏城市绿地、园林、毁坏文物,城市处于无政府状态。全省其他地区:绵阳、达县、宣汉、广元、涪陵、云阳、西昌、江津、南充、武胜等地相继发生不同规模的武斗。四川的武斗在1969年基本结束,在这场浩劫中,城市规划工作完全停顿,城市建设工作也基本中止(三线建设除外)。在1967~1969年这三年武斗泛滥的时期,四川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受到了严重破坏,1967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下降11%,1968年又比1967年下降了23.98%。1969年略有回升,但仍未达到“文化大革命”前的水平。在“文化大革命”进入“斗、批、改”时期,大批干部下放到边远地区劳动,城市的管理瘫痪。截至1979年,全省累计有135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造成后来我国出现的知识断层,这些都给国家的建设和城市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由于农业生产萎缩,城乡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城市的物质紧缺,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要凭票供应。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经过两年的努力,四川较快地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国民经济,并且较早地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1977年,省委开始整顿各级领导班子,整顿思想肃清流毒,全省较快形成了安定团结的局面,城市的管理工作也开始步入正轨。由于工农业的恢复,城市供应逐渐好转,人心开始稳定。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恢复,1978年国务院确定四川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等省内6所高校为第一批恢复的重点院校的同时,又重建了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在“文化大革命”中禁锢的一些文艺作品重新出版,四川城市和乡村呈现出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四川较早地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先从农村开始,紧接着又在城市进行。1978年10月,在广汉县金鱼公社,改革试点取得成功后,城市改革试点工作首先在重庆钢铁公司、成都钢铁厂、四川化工厂等6家企业进行,为四川进一步城市改革作了一次有益尝试。
截至1978年,全省设建制市9个,建制镇308个,全省总人口9707.5万人,市镇非农业人口824.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49%,城市非农业人口465.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4.79%,比1965年下降了0.94个百分点。公用事业投资仅占基建总投资的0.7%,降至新中国最低水平,城镇住宅建设投资占基建总投资的4.3%,有的建制市人均居住面积已不足3平方米,低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均4平方米。道路长度仅增加102公里,排水管道仅增加6公里。住宅竣工面积1553.45万平方米。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2524.21万人,279.50万人,283.31万人(81.8∶9.1∶9.1)。
2.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四川城市快速发展期(1978~1999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方针后,四川城市化进入连贯持续的积极发展阶段。1978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只有搞好城市规划并认真实施,才能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986年10月,国务院批转了《全国城市工作会议纪要》,确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基本方针,并指出:城市规划工作是一项科学性、综合性的工作,需要预见性和合理性来确定城市发展的方向,并做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矛盾,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环境优美的效果。
1984年国务院颁发了《城市规划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城市规划法规,同年四川省成都市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除了实行计划单列、企业下放享有省级的经济管理权限等改革试点的基本内容外,成都市还进行了几方面的重要改革措施,包括:狠抓企业机制的改革、向市属区县放权、以流通为突破口促进城乡经济网络建设、实行住房改革试点、建立国有资产的管理转让制度。1986年陆续批准了自贡、攀枝花、乐山、德阳四个市作为省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以农村食品为主的城乡集市,鼓励城乡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从事经商活动,取消原有的对农民从事贩运的限制。到1985年,全省从事贩运的人数达到145万人,同时进一步放开了大、中城市的集市贸易,使集市贸易不仅在乡镇、城市郊区,而且在城市市区也兴旺起来。1985年城市市区集市已达到505个,集市成交额相当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1.4%,极大地满足了城市人民生活需要,又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问题,促进了城乡经济。
1985年 四川省不同统计口径的城市(人口)规模结构如表7-2所示。
表7-2 四川省不同统计口径的城市(人口)规模结构
从1979~1985年,城市规划工作全面展开。成都、重庆、自贡、达县、资阳、新津、德阳、泸州、广元、南充、乐山、西昌等市县,进行了城市规划恢复后的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省政府组织了成都、重庆、自贡、攀枝花等市规划评审。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以及有关厅局到会听取汇报,进行有关规划项目的协调。省建设厅组织了绵阳、西昌等市的规划评审。这些规划得到了国家或省政府的批准,推动了全省城市规划的编制和质量的提高。
到1989年底,全省192个市县总体规划完成了182个,审批了168个,23个城市都建立了规划管理机构,同时对城市道路、绿地、防洪、抗震、人防及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了专业性的规划。
从1985~1990年五年内共筹城市建设资金、地下水资源费及城市建设配套费和利用国外贷款共收入11.06亿元,占同期城市建设资金的20.1%,取得了较好成就。1990年,全省有成都、重庆两个计划单列市和自贡、泸州、内江、攀枝花、绵阳、乐山、德阳、广元、遂宁9个城市实行了市领导县制。县级市中有南充、万县、宜宾、达县、西昌、雅安、涪陵、华蓥山、江油、广汉、都江堰、峨眉等12个市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城市的中心作用得到发挥,形成以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21个中、小城市为中心,169个县域的经济区为基础和以众多集镇为纽带的城镇网络和多层次的经济区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城乡人民收入不断增加,1995年四川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收入达3586元。1995年3月7日,据新华社报道:“四川省1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取得显著成绩,1994年底试点城镇已达134个,总投资金额120多亿元,其中65%用于基础建设,新区开发3000多公顷,新增城镇人口12万,农民进镇建房270多万平方米。”1995年省委、省政府再次扩大了117个镇进入省级试点行列。同年底,全省从事二、三产业人数达450万人,比上年增加94万人,增幅达26.3%。1996年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通知》,提出了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增加城市建设资金的一系列政策,城市规划明显提高,省内各城市更加注重在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中突出自身特点,如:成都市按期完成府南河整治工程,于1998年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美化了市容;绵阳市加大建设力度,新建的城市道路如网状覆盖市区,被誉为中国西部的明星城;广元市初步建成山水园林城市,别具一格。仅1996~1998年全省城市公用事业投资共92.17亿元,占同期基建总投资的1451.18亿元的6.35%,远远高于以往任何时期的比例。1997年,重庆被划出四川行政区区域之后,四川对全省的城市化战略重点做出了及时调整,合理调配资源、安排布局,保持并推进了四川省的城市化步伐。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在第一产业即将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应不误时机地发展城市第二、第三产业,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指出: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要高于第一、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四川省根据投资少、见效快的原则,发挥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优势,优先发展旅游业。按照《四川省旅游总体规划》的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1985年全省148个市县,有风景区119个;1990年被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30个,同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8个,极大地推动了四川省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还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和具有传统特色的餐饮业及其他产业,使四川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四川经济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1980年全省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为:321.51万人,产值为46.6亿元,而到2000年,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为1150.58万人,产值为1364.2亿元,分别是1980年的3.5倍和29.2倍。
城镇非农业人口的增加是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不断转移的结果。1983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决议,极大地促进了城市贸易开放,逐渐取代了过去的购销渠道,打通和构成新型渠道的主体正是城乡的流动人口。1984年中央1号文件,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同年10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的通知》,这是我国首次对自主性流入城镇的非农业人口的行政许可,也是我国人口流动管理制度的首次重大突破,由于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上升,使许多农村人口在城镇中找到了立足之地,为城市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仅以成都为例,20世纪50年代人口日流量4~6万人,60年代人口日流量为8~12万人,70年代人口日流量接近20万人,1984年人口日流量为27万人,1987年人口日流量达到最高值53万人,到1989年因减缓过热的经济发展速度,人口流量下降到42万人,从增长速度看,大约是每10年翻一番。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大发展进程都取得了重大成果。到20世纪末,四川省发展而形成的庞大城镇体系已居西部十二省(区)之首,其主要分布是以江油、成都、乐山和成都、乐山、泸州两个城镇带和成都、川南两个城镇群。以成都为中心的成都、德阳、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经济实力尤为明显。这个庞大的经济区域内有特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2个(德阳、绵阳)、小城市8个和若干个已基本具备设市条件的县,其经济总量接近全省的50%,形成了全省城镇发展的核心,成都平原每万公里就有38.5个城镇,1.8个城市,是全国五大城镇密集区之一。实践证明,这“两个带”、“两个群”、“一个区”一定会为我省早日迈入全国经济强省之列发挥巨大作用。
截至2000年,四川省有建制市31个,建制镇1790个,全省总人口8407.5万人,城镇非农业人口156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8.6%,比1978年前提高了10个百分点,其中:“五五”期间(1976~1980)全省基建总投资125.27亿元,城市住宅投资17.50亿元,住宅竣工面积1636.62万平方米;“六五”期间(1981~1985)全省基建总投资157.54亿元,城市住宅投资58.07亿元,住宅竣工面积4793.44万平方米;“七五”期间(1986~1990)全省基建总投资364.20亿元,城市住宅投资90.04亿元,住宅竣工面积6022.33万平方米;“八五”期间(1991~1995)全省基建总投资1020.80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85.68亿元,住宅竣工面积7170.1万平方米;“九五”期间(1996~2000)全省基建总投资2583.42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649.95亿元,住宅竣工面积26461.33万平方米。以2000年为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人员分别为2643.35万人、641.82万人、1150.58万人(59.6∶14.5∶25.9),第一产业人数明显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人数比1978年分别提高了5.4和16.8个百分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生产值分别为:945.6亿元、1700.5亿元和1364.2亿元,分别是1978年的11.4倍、25.9倍和37.0倍。
3.新世纪,四川城市发展加速期(2000至今)
新时期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人口布局正在加速改变。城镇人口的增加既受县设市、乡设镇的影响,也因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所致。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129 533万人,男性65 355万人,占51.63%,女性61 228万人,占48.37%。城镇人口45 594万人,占36.0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80 739万人,占63.91%,同第四次普查结果相比,全国城镇人口比重上升9.86%。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3611人,文盲率6.72%。
2001年四川省委、省政府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四川城镇化进程的具体目标:要以产业为支撑,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力争平均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2010年达到30%以上,相应发展城镇人口3788万人(城镇集聚人口,下同)左右;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60%,相应的城镇人口为6000万人左右。坚持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的原则,夯实产业基础,完善城市设施,支撑城市发展,到2010年,逐步形成以特大城市成都为中心,8~9个大城市,15个中等城市和33个小城市以及1000个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充分发挥其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四川8500万人计算,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增加85万非农业人口,2010年,四川人口计划是9100万人,要实现城镇化水平30%以上的目标,非农业人口将近2730万人,与1999年非农业人口1508相比,净增1220万人。
2003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推动城市化进程对四川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并针对四川城市发展现状及对四川未来10年经济发展的规划展望,提出“搞好城市发展规划,提高特大城市的现代化水平,积极培育大中城市,大力发展小城市,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逐步形成以特大城市成都为中心、绵阳等9个大城市、15个中等城市和33个小城市以及1000个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根据规划,将优先发展成都平原都市群,并将以成都为中心,成绵高速公路为轴线,发展成都一个特大城市,绵阳一个大城市,德阳等10个中等城市,还将发展川南地区、攀西地区两个都市群,川南都市群以泸州、宜宾为中心,以隆大、内筠高速公路、铁路和长江为轴线,发展泸州、宜宾两个大城市,合江、叙永、筠连、珙县4个小城市。攀西地区将实行点轴开发,以攀枝花为中心,西昌为片区中心,发展攀枝花一个大城市,西昌一个中等城市。并在今后10年内,城市化水平由22%上升到40%。
2004年全省城镇化率31.1%,各地级市城市基本情况如表7-3所示。
表7-3 各地级市城市基本情况
2005年,四川城镇人口已达到2700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例为33%,在1850多个城镇中,城市31个,但城市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就只有成都市(约330万人),如表7-4所示,50~100万人口的只有绵阳、南充、攀枝花,缺乏100~200万两个等级的城市;而20~50万的中等城市有12个,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有17个。同时,随着四川人到外地打工越来越普遍,我省“人户分离”现象和迁移人口日趋增多,人口流动的速度和规模也迅速增大。2005年四川外出民工突破800万人,而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比例为27.3%。
表7-4 2005年四川各城市的城市人口
2005年7月在成都举行的泛珠江三角洲合作论坛上,四川省发改委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四川省计划投资1500亿元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形成“一超、三特、九大、十六中、五十小”的城市网络体系,城市化率达到40%。四川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提出要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建设目标。2007年5月13日召开的中共四川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强调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力争“一年有新进展、三年有新突破、五年上新台阶”。一年有新进展,即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增加1%;三年有新突破,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00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00亿元;五年上新台阶,则是要实现全省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翻一番。
据相关专家预测,2000~2010年四川省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将保持在平均每年约100万人左右,十年约1000万人。根据这个测算,再结合人口自然——机械增长、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因素综合分析,预测2010年四川城镇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为30%~32%,对应的城镇常住人口为38%~40%。这充分说明,四川省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向较快发展的转变期。根据国内外城市化进程的经验和一般规律,城市化水平达到30%后,将是城市化加速时期。四川省将在21世纪初叶跨入城市化加速时期。
四川享有“天府之国”美誉,拥有丰富的物产和自然资源。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各届政府的重视下,建设规划了一系列重大的交通及通信项目,使得交通闭塞、信息封闭的历史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更是搭乘改革之风,一心一意搞经济、促发展,提出了“四个跨越”的宏伟目标。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四川更是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获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首创全国城乡样板县,这一项项掷地有声的创新都在为其城市化速度加足马力,作为全国城市化水平发展的后起之秀,四川已蓄势待发迎接新一场城市化浪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