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一次发表政见

第一次发表政见

时间:2023-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已进入一个改朝换代的“非常时代”,毛泽东个人也同样进入一个“非常时期”。在这里,毛泽东第一次看到了由著名同盟会会员于右任主编的《民力报》。革命的舆论和形势,使毛泽东增强了政治参与意识。因此,不懂政治的毛泽东,很快就被“革命党人”的反清救国宣传所吸引,卷进辛亥革命的激流。

二、第一次发表政见

辛亥革命的前夜,长沙。

当时的国家,正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时刻!民族,正处在新与旧两个时代的交接点!历史,正处在一个方生方死的重大转折关头!这个时候,毛泽东离开湘乡来到了省会长沙,在湘乡驻省中学求学。

国家已进入一个改朝换代的“非常时代”,毛泽东个人也同样进入一个“非常时期”。从这时开始,毛泽东这个读了“孔夫子的书”的大龄私塾生,也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中学生,他将从此开始接受系统的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把文化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这是他日后政治生命的养料;他所处的那个非常的历史年代,还把他这个不懂政治的年轻人卷入了政治旋涡之中,从此他的学习兴趣除了追求“文化知识”,又增加了政治追求。

随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呼声日渐高亢,孙中山、黄兴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领袖的影响日益扩大,学校的反清宣传也由秘密转向公开化。为了进一步适应急剧发展的政治形势,湘乡驻省中学专门增设了时事政治课。教员及时向学生介绍和传递全国反清斗争的情况与信息,大张旗鼓地灌输革命党人的思想和主张。

在这里,毛泽东第一次看到了由著名同盟会会员于右任主编的《民力报》。他“发现《民力报》满篇都是激动人心的消息”,立即被它所吸引,并成为它的热心读者。1911年4月,当毛泽东在《民力报》上看到这次反清武装起义和七十二烈士为革命英雄献身时,心情非常激动,革命者为国为民捐躯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他。

通过阅读《民力报》和经常请教时事课的教员贺岚光,毛泽东对于同盟会及其纲领,还有孙中山等革命党领袖的生平事迹和革命活动,有了初步的了解。

孙中山等把争斗的锋芒直指腐朽的清朝政府,满清王朝垮台的日子快要到来了!

革命的舆论和形势,使毛泽东增强了政治参与意识。整个学校乃至整个长沙都被一种兴奋激昂与躁动不安相混杂的紧张气氛包围着。在这种环境里,毛泽东在精神上感到了从未有过的亢奋,身心获得了极大的愉悦,深感只有参与激烈的斗争才更符合自己的性格,才更贴近自己要追求的人生目标。因此,不懂政治的毛泽东,很快就被“革命党人”的反清救国宣传所吸引,卷进辛亥革命的激流。

毛泽东敏锐地感觉到社会正处于变革的前夜,为此他非常兴奋和激动,便奋笔直书了一篇充满激情的文章,标题为《打倒清王朝》,公开张贴在学校门口的墙壁上,大胆地发表了自己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和主张,亮出了个人的政治观点——推翻腐朽清王朝,组建民国新政府,把孙中山从日本请回来出任大总统,康有为当国务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这篇文章的发表,在学校引起很大的轰动。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公开发表政见,是一个中学生的“政见”!

这时毛泽东的政治思想比在湘乡东山学堂时有了一个进步——摒弃帝制、接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但仍然没有分清维护帝制的维新派和反对帝制的革命派之间的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