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多亏袁大胡子”

“多亏袁大胡子”

时间:2023-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说完,周世钊将罗元鲲写给毛泽东反映他和袁仲谦先生家属生活窘迫状况的信呈上。毛泽东深深震动。王首道接到毛泽东的来函,即派人前往袁仲谦家中,详细了解其家属生活困难情况,并向袁师母表示问候。罗先生于同年10月中旬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提出了上述请求。

四、“多亏袁大胡子”

1918年夏,毛泽东毕业离开了一师,也告别了袁仲谦先生。

两年后,毛泽东又回到母校,任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的主事。这时,袁仲谦已于1919年辞去了一师的教员职务,到别的学校教书谋生去了,而毛泽东则走上了一条职业革命家的道路。从此,师生之间天各一方,再也没见过面。

30年以后,毛泽东成了新中国最高领导人。

毛泽东是个颇重感情的人,他十分向往故园,更怀念教育培养他成长的老师们。

1950年10月5日,毛泽东特地邀请原第一师范的老师和学友徐特立、王季范、熊瑾玎、周世钊和谢觉哉等人,来到中南海的家中做客。叙谈中,周世钊告诉他:罗元鲲先生已年迈七十,现回新化县老家,但因家里人口多,生活困难。袁仲谦先生因积劳成疾,早已在1932年病逝。其遗孀戴氏年迈体弱,无依无靠,生活难以维持。说完,周世钊将罗元鲲写给毛泽东反映他和袁仲谦先生家属生活窘迫状况的信呈上。袁先生一师的同事、毛泽东的表兄王季范先生,也送上一纸陈请给袁以救济的信。

毛泽东深深震动。张干、袁仲谦、罗元鲲等都是第一师范第一流的师表啊!他们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有本钱、有机会求得高官厚禄。可是,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宁可一生清贫,也要为国家培养人才!想不到,这些湖南教育界的老前辈,晚年竟然会生活无着落。这都是旧社会留下的罪恶渊薮,新社会决不能眼看着这样的事发生!人民政府应该尊重知识,爱护人才,敬老尊贤,这是个政策问题,甚至是关系到新中国的江山能否稳固的大问题!现在,虽说国家初建,困难重重,百废待兴,但再难也要救济这些教育界的前辈,于是,毛泽东决定亲自过问上述几位老先生的事情。

几天后,毛泽东亲自写信给当时的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具体交办此事。

王首道接到毛泽东的来函,即派人前往袁仲谦家中,详细了解其家属生活困难情况,并向袁师母表示问候。不久,长沙市民政部门根据省政府的指示,每月发给袁师母30元的生活补助费。后来,袁师母生病,毛泽东从周世钊那里得知情况后,嘱周带去300元的现金送给她治病,调养;不久,老人医治无效逝世,毛泽东又让周世钊转交了300元的丧葬费。

1952年,袁仲谦家乡的有关部门及袁的亲朋好友,计划给他修葺坟墓,委托罗元鲲给毛泽东写信,请他给袁仲谦题写碑文。罗先生于同年10月中旬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提出了上述请求。数日之后,毛泽东就作了回复,他写道:

袁先生墓文遵嘱书就,烦为转致。

罗元鲲接到毛泽东随信邮来的碑文,激动万分。毛泽东日理万机,专门为一位已故的普通老师题写墓碑文,可见他忘不了老师授业解惑之情。

他当即将碑文转呈新化县政府,并告知袁仲谦的亲属。后来,有关部门举行了隆重的墓碑安放仪式,由毛泽东亲书的“袁吉六先生之墓”七个大字,镌刻在大理石碑上,矗立在袁仲谦先生的坟前。

袁仲谦先生在世时,致力于教书育人,未曾显达。

他绝没想到,当初曾让他下不来台的倔犟的学生能成大器;更没有想到百年后受到已成为新中国主要领导人的毛泽东的深切悼念,并为他亲写碑文。

而毛泽东尊敬师长的做法也成为美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