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怎么看待出击赣南的失败

怎么看待出击赣南的失败

时间:2023-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等召开专门会议统一大家认识,确定了“围魏救赵”的策略,出击的方向是赣南,这些都比较符合实际。然而,毛泽东、朱德在赣南却连吃败仗,险些丧命,险些全军覆没,真可谓落荒而逃。

三、怎么看待出击赣南的失败

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围魏救赵”的计谋是无可非议的。一般地说建立相对稳定、成熟的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是非常正确的,而“流寇主义”则是错误的。1928年末,井冈山增加了彭德怀带来的队伍,地盘小、人口多,经济困难十分突出,再加上敌人“进剿”的规模越来越大,所以必须采取与往常不同的策略。毛泽东等召开专门会议统一大家认识,确定了“围魏救赵”的策略,出击的方向是赣南,这些都比较符合实际。

第二,出击赣南的新困难是不少的,诸如群众基础比井冈山周围差多了,地理情况也不熟,加之后有追兵,这些毛泽东是必须认识的,并据此提出具体实施行军和作战的方案。然而,毛泽东、朱德在赣南却连吃败仗,险些丧命,险些全军覆没,真可谓落荒而逃。直至大柏地战斗后,才逐渐缓和,而攻下长汀后形势更明显好转。如何从自身角度寻找失败的原因。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认为除客观条件外领导者考虑不周,指挥不利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如把敌情搞得更清一点,兵力更集中一些,考虑问题更超前一些,与当地党组织联系更密切一些等,如果做到这些,至少不会吃那么多败仗,我认为应当这样认识问题。

第三,出击赣南是“围魏救赵”策略的组成部分或说具体实施。“围魏救赵”后因井冈山根据地很快失守,毛泽东也就放弃了这一计划,加之敌人又不断出击红军,于是他们把作战方向指向敌人力量薄弱的闽西,并一举攻下长汀,取得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