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要把这个消费城市,改造成为工业生产的大城市”
哈尔滨市在历史上长期处于殖民统治之下,是日俄等帝国主义在远东争夺的一个重要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城市。当时工业生产很不发达,民族工业没有得到长足发展,而且遭受到战争的破坏。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经济如何恢复和建设,毛主席通过视察和听取汇报,为松江省、哈尔滨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针指明了方向。
毛主席从国际旅行社回到颐园街1号已经是傍晚6时了。省、市领导同志想让主席休息一下,周总理却对张策说:“主席不准备休息,要听听你们的汇报。”就这样,毛主席和周总理没来得及休息,便和省、市委、东北铁路总局负责人一起来到一楼会议室座谈。
被接见和参加座谈的领导人有:张策、饶斌、李延禄、余光生、郑依平、甦生和中共松江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王伯瑾,中共松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建平等。
毛主席和周总理在接见时和他们一一握手,问他们都叫什么名,哪地方人,做什么工作。同志们回答后,毛主席请大家就座,然后便和同志们亲切交谈起来。
大家能和毛主席促膝交谈,既激动又觉得敬畏局促。有位同志关切地说:“主席这次从莫斯科到哈尔滨坐了这么长时间的车,行程万里,一定很累了吧!”
毛主席风趣地说:“我是坐牛车来的,前边拉后边推,这才过了兴安岭。”大家听到主席的回答,都会心地笑了,谈话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融洽。
饶斌市长首先向毛主席介绍了哈尔滨市经济建设发展情况,他说道:“解放初期,哈尔滨工业基础薄弱,资金匮乏,又没有技术设备,地方工业落后,缺乏专业人才。为了尽快发展地方经济,市委、市政府已责成市企业公司派专人去请外地的资本家来哈建厂。目前,我们已经邀请了上海私营企业关勒铭金笔厂和上海新中华铅笔厂的民族资本家吴羹梅先生来哈办厂,条件是提供建厂的一切方便并负责生产原料和保证市场销售。”
上海是全国轻工业发达的地区,在中央的号召下,曾掀起了一股支援全国发展轻工业的热潮。顺应潮流,加上哈尔滨市企业公司的不懈努力,以上两厂同意将工厂整体搬迁至哈尔滨。
毛主席认真地听着,他很关心这件事并详细询问铅笔厂筹建的情况。市委领导请求毛主席对哈尔滨今后的工作做指示时,毛主席强调:“哈尔滨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城市规模还不够大,要发展工业,要改善群众的生活,要把哈尔滨这个消费城市改造成为工业生产的百万人口的大城市。”
在交谈中,省委领导一定要请毛主席对松江省的工作指指方向。
毛主席喝了一口茶,吸着香烟,慢慢地说道:“你们的汇报很好,哈尔滨这个城市1946年就解放了,人民的思想觉悟高,基础也打得好。现在,我们全国刚刚解放,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不熟悉的东西也不少。怎么办呢?从哪里下手,我看首要的任务是肃清国民党残余,镇压反革命。同时要集中精力,恢复经济建设。还有很多工作,但这两项是重点。”在具体谈到松江省工作时,他说:“一定要把这个自然优势利用起来,特别是荒草原、森林等资源,把它们改造成为畜牧基地、森林基地、粮食基地那就太可观了。当然,这需要做很多工作,克服很多困难。”说到这里,他看了大家一眼问:“你们有没有这个决心呐?”省市领导异口同声地说:“有决心!”毛主席说:“对!应该有这个雄心壮志。”
接着周总理补充说:“在恢复经济的同时要有个计划,把新的建设统筹考虑进去。”
接着,省委领导又谈到了农村经济恢复当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松江省委基于本省已经解放几年,土地改革也已完成,农村经济恢复很快,出现了许多“新中农”,但是土改中获得了土地而缺少其他生产资料的贫下中农,仍然很贫困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不采取互助合作,担心可能出现新的两极分化。
张策书记就此事请教毛主席,农村“中农化”了怎么办?毛主席讲,“这个问题待回去研究一下再定。”
后来,党中央通过在全国的调查研究,做出了农业合作化的决策,找到了一条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张策同志任松江省委书记期间,还兼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哈尔滨已由特别市改为省属市,划归松江省领导,张策书记主抓工业、农业及国民经济建设。为此,他提出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借毛主席接见的机会,便直接请教了毛主席。
张策是陕西高陵人,1911年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红二十六军,历任中共特支书记、特委委员。陕甘省委白区工作部长,蒲城中心县委书记、冀南区党委民运部长、组织部长。
1945年到东北,历任中共嫩江省委常委兼白城子地委书记、东蒙工委书记,吉林省委常委兼吉南地委书记。1948年7月任中共松江省委书记兼松江省军区政委、哈尔滨市委书记。
1952年以后,张策同志先后任交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编制委员会副主任。1958年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兼西安市委第一书记。1978年后任中央广播事业局党委书记,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张策同志是中共党的八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是中共十三、十四、十五大特邀代表。
在接见中,毛主席问时任中共松江省委组织部部长的王伯瑾:“你是组织部长,你知道冯仲云同志现在哪里,他怎么没有来呀?”王伯瑾马上答道:“冯仲云同志现在任省委常委、省政府主席,他此时在沈阳参加东北行政区党的代表会议,赶不回来了。”
王伯瑾也是一位早年参加革命的老干部。他是山东阳谷人,1913年生,1934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晋冀鲁豫四地委组织部长、阳谷县委书记等职。1946年6月到东北,历任合江省汤原县委土改工作团团长、中共桦川县委书记、合江省委调查组组长、松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1949年5月任松江省委组织部长。
当毛主席得知王伯瑾是山东阳谷县人时说:“你是山东大汉,武松的老乡。武松是打老虎的英雄,东北抗联也是打虎的英雄,我说过,‘帝国主义及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日本侵略者也是纸老虎。东北抗联,艰苦奋斗了十几年,和全国人民一道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他们是打虎的英雄,冯仲云同志就是其中的一员战将,一位打虎的‘武松’。”
毛主席借题发挥,高度评价了冯仲云。
冯仲云是江苏武进县人。早年参加过北京爱国青年学生运动,1927年4月在清华大学求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干事。1930年10月到哈尔滨从事地下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他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反满抗日斗争活动,先后任过全满抗日总会党团书记、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珠河县委宣传部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1936年4月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书记、省委宣传部长。1939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政委。1942年到苏联,在抗联教导旅从事政治军事训练工作。1945年9月随苏联红军反攻东北,率部进驻沈阳,任沈阳苏军卫戍司令部副司令。1946年4月起任省委常委、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
此时毛主席能够想到他,是由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冯仲云曾写信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了东北党组织情况,建议党中央派干部来东北。这封信给毛主席、党中央在后来确定“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提供了决策依据。因此,毛主席对冯仲云印象深刻,极为关心。
全国解放后,冯仲云曾任北京图书馆馆长,1954年9月任水利部副部长,是中共八大代表。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由于当时冯仲云已离开部队到地方任职,所以不能被授予军衔。但由于他的功绩显赫,所以被授予一枚一级八一勋章和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在授衔仪式上,当毛主席紧紧握着这位身着便装的老战士之手时对他说:“你是冯仲云,是东北抗联的。你们东北抗日联军,比我们长征还要艰难困苦。”冯仲云当时非常激动,他事后说:“这两枚红色勋章不光是给我的荣誉,这是给我们满洲地下省委和在东北抗联十四年浴血奋战的全体战友们的一份最高奖赏和评价。”
这次毛主席在哈尔滨接见省、市委的领导,又特意提到冯仲云,说明毛主席对东北抗联老战士的关怀和对东北地方政府干部的了解。
冯仲云后来在沈阳参加了东北局干部会议,见到了毛主席并聆听了毛主席的讲话,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返回哈尔滨后,又听说了这件事,感动得落了泪。同时也对这次在哈尔滨错过见到毛主席的机会,没有亲自接待毛主席感到惋惜和遗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