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时代语境下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路径研究

时代语境下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路径研究

时间:2023-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时期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面临复杂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尤其是面对全球化背景下不同道德观念的博弈、社会转型期多元道德的碰撞、高教改革深入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和“90后”大学生的道德现状。在大学生个体层面,当前大学生群体主体是“90后”学生,是在改革开放深入、网络时代兴起、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和谐社会构建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年群体。

时代语境下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路径研究

王伟忠[1]

【摘 要】新时期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面临复杂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尤其是面对全球化背景下不同道德观念的博弈、社会转型期多元道德的碰撞、高教改革深入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和“90后”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文章在分析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四大承担者的时代境况后,指出实现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理想愿景,必须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发挥网络媒介的德育正能量,树立同辈群体的道德榜样,突出高校德育的引领功能,营造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社会化 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将特定社会环境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内化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在道德具有时代性的观照下,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也要适应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切实把准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承受者和承担者的时代脉搏,探求符合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有效路径,实现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理想愿景。

一、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承受者的时代特征

在学界的研究中,社会化的研究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如何适应社会,如何排除社会的影响而能创造性地改变社会秩序”;二是“社会如何社会化个人,如何将生物层面的人转化为表现社会行为的人”。[2]在此基础上,学者又提出“互动中的人们才是组成社会的人”的主张,指出社会和个体“两者形成了一个积极的、共生的系统,其中,任何一方的变化对另一方的变化都有直接的影响”[3]。这表明社会和个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作为社会化承受者的共同存在,共同影响着人的社会化,包括人的道德社会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作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承受者的社会和个人,正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

在社会层面,首先是全球化的冲击。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它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为广阔和开放的交往平台的同时,也以其西方文明既有的强势的政治、经济、文化对我国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容易影响年轻一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于与之相适应并有效的道德体系尚未建成,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容易出现混乱,随之产生的是“大学生的道德滑坡、全球信息网络化导致大学生的道德选择困惑;知识经济时代可能助长的重智轻德倾向”[4]等。其次是社会转型的碰撞。社会道德准则随着社会转型而变迁,但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民主政治逐步完善的今天,作为软实力的社会道德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同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代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各种价值观念并存,反映着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和诉求的价值观念竞相出现,混沌的道德观念使许多人的心态失衡、行为失范,不可理喻的怪异行为和丑恶现象频繁发生。这使得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趋向复杂化和多元化,出现道德意志薄弱,知行不一。再次是高等教育的改革。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显著表现形式,高校“圣德”教育目标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脱节、重视德育知识灌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部分年轻教师自身道德素质和人格魅力有待提升、教师发展的侧重科研评价和学生发展的侧重智育评价体系以及高校整体平等民主的教育氛围尚未有效形成等因素,导致高校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不断弱化,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在大学生个体层面,当前大学生群体主体是“90后”学生,是在改革开放深入、网络时代兴起、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和谐社会构建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年群体。他们道德素质总体良好,价值观积极向上,成长成才愿望迫切。但由于成长背景和年龄特点,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和判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冲击,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出现明显偏差。在道德规范的认同上表现多元和多层。他们在部分认同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主义主流道德观念的同时,在道德选择上出现“层降现象”,不再简单地批判社会现实,而是开始更多地承认社会现实、遵从社会“常德”,信奉“底层道德”,甚至出现少数大学生突破道德底线的“价值异化”现象。[5]在道德目标取向上表现出功利和现实。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摒弃了超然性目标和高境界的道德追求,普遍追求索取与奉献的并重,满足现实生活条件的实际改善和生活水平的实际提高,更加重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在自我实现与服务社会的统一中设计自己的人生蓝图,在面对社会现实与所接受的道德理论不尽一致的情况时,大学生往往将现实的利益作为第一选择。在道德行为实践上表现出矛盾和困惑。环境的繁杂和价值判断的不成熟,使得大学生常常出现认知期望与实践水平的失衡、群体身份与行为表现的错位、评价标准与行动选择的混乱,特别是在价值多元和利益多元的刺激和影响下,大学生往往难以在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道德价值体系冲突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承担者的时代境况

对于社会化承担者的研究,多数学者认同并应用“社会化四大承担者”说。这四大承担者即网络媒介、同辈群体、学校、家庭。同时,学者还就四大社会化承担者对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贡献率做了进一步研究,提出四大社会化承担者对道德社会化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为:网络媒介、同辈群体、学校、家庭。[6]当然,四大社会化承担者的影响排序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并与道德社会化的承受者一样,体现着时代的烙印。

第一,网络媒介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程度正在加剧。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7]其中在校大学生是中国现有网民中比例最高、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大学生不仅可以借助网络媒介便捷地获取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介的虚拟世界加深不同道德角色的理解和领悟。但是,网络媒介的发展与应用,也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是网络媒介强烈冲击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方式。[8]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在网络媒介的影响下更趋个性和多样,部分学生陷入网络负效应的泥潭,把错误的道德观念带到现实生活中,使大学生在道德生活中出现网上和网下双重或矛盾的道德标准。二是网络媒介削弱了大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多种思潮并存的网络媒介时刻影响着大学生判断选择的主观能动性,还造成部分大学生对现实和虚拟理性选择和反思质疑能力的严重失衡,网络媒介的虚拟性和放大效应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真善美的感知不再明确,甚至难守道德良知。三是网络媒介削弱了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超强的网络媒介的互动性,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更多大学生把现实的压力或空虚转移到新媒体平台进行宣泄并得以满足,从而沉迷于其中难以自拔,疏离现实的道德交往。四是网络媒介异化了大学生的道德行为。网络媒介中海量的负面信息使大学生容易直接接触到一些不良或是犯罪的行径,导致部分大学生自律意识缺失,社会责任感降低,出现各种道德失范,甚至发生犯罪行为。另外,网络媒介具有明显的“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特征,“文化反哺”和“文化互喻”现象也是我们研究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不可忽视的社会事实。

第二,同辈群体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的独特的德育功能正在不断延伸。同辈群体是由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个体组成并进行直接或间接互动的非正式群体。作为伴随大学生成长的普遍的人际环境,同辈群体具有其他道德社会化承担者难以替代的独特话语权。[9]同辈群体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很容易在暗示、模仿、观察、学习中趋同,进而实现价值认同。由于大多数的大学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社会阅历不足、道德认知模糊,他们较强的依赖心理是同辈群体发挥作用的基础,群体大多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容易成为个体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完善自我的主要参照系。因此,积极健康的同辈群体能为大学生提供认识社会和发展自我的天地,但同辈群体消极的道德意识和不良的道德行为,会使思想不成熟的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反社会的倾向。另外,同辈群体的类别也不断发展,门类多样,良莠不齐。特别是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影响,使大学生传统的同辈群体很快延伸到更大的空间和更广的领域,“网络同辈”的出现,进一步增强了同辈群体对道德社会化的作用力。

第三,高校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正逐步弱化。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使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从德育的角度看,学校教育把德育融合在教师良好的思想言行、感情意志、道德品质之中,把德育融合在催人上进的良好校风学风中,融合在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中,使学生在无课堂讲授和无集中灌输的氛围中能自由自在地接受德育教育。[10]尽管高校仍然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进程中有组织、有系统、有影响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承担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校德育已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德育目标取向理想化、功利化和同一化,没有充分考虑当前大学生的具体特征和接受能力,强调共性,淡化个性,忽视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和现实性。二是德育内容存在片面性,片面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忽略学生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实践的培育和道德人格的塑造;片面强调社会需求和个体奉献,忽略了大学生当下的心理需求和个性发展;片面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和正面道德教育,忽略了生活道德教育和反面教育。三是德育方式上,缺乏道德批判力,灌输和训导是高校德育采用的“惯用伎俩”,从而忽略了对大学生道德思考能力的培养;回避现实矛盾和社会问题,掩盖了生活世界的丑恶和阴暗现象,导致大学生缺乏道德辨别能力;道德教育面向生活实践的淡漠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批评能力圄于“纸上谈兵”。除此之外,高校德育还存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道德素质有待提升、道德教育参与面不广、参与程度不高,以及德育的隐性资源利用有限和德育载体创新不足等问题。

第四,家庭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职能不断“缺位”。家庭对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向个体提供了第一个形成道德认知的环境。“家庭道德的社会化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家庭作为人最初生活的群体,是社会与个体发生联系的第一场所,家庭道德社会化的过程是社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及其价值观念凝结为家庭文化观念和自觉行动的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家庭成员熟知社会对他们的道德期待,并努力修炼实现这些道德期待的行为能力。”[11]由此可见,十多年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但是,社会家庭结构正随着社会变迁发生明显的变化,独生子女家庭日趋普遍、单亲家庭比例上升,再加之部分家长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直接受到了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靠家庭来传承的道德和生活智慧明显削弱,部分家庭的溺爱与放纵逐渐替代了专制与服从,更不能忽视的是,农村外出务工者和城市上班族面对生存压力和社会竞争压力,形成了“空巢”家庭,这些家庭在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中存在“空缺”现象,以至于“出现了家庭教育与抚养经验的真空,家庭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也进一步削弱,家庭教育本身也日益变态,甚至可以说几乎濒临危机状态”[12]

三、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实现路径

“人的道德社会化是伴随人的一生连续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受制于多种因素,个体发展差异明显,表现形态殊异的过程。”[13]道德社会化,其表现形态是个体与社会道德价值相互作用关系系统的稳态适应,它在生命的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任务。大学阶段是学生个体走向成熟、走向独立、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是道德社会化“自律性发展时期”[14],这一阶段道德社会化的目标是要求道德理性逐渐占主导地位,社会道德规范逐步内化为主体的道德需求,树立明确的道德理想,具备一定的道德能力,使得社会行为符合时代道德要求。因此,大学阶段的道德社会化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道德理想。虽然,道德理想和现实之间确实存在着矛盾,但是这种矛盾之存在是符合道德自身的逻辑的。否定对道德理想的倡导与教育,只要求道德成为人人都可能实现的行为规范、思想准则,既违反了人类对至善的思想精神追求,也违反了道德和历史发展自身内在规律。[15]今天,我们对大学生的道德理想教育要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公民品德的倡导,它们是核心价值观中的一组关键词,也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更是大学生道德理想的基础和核心。二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能力。即大学生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能分清是非,产生合理的道德情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并付诸实际行为的能力,包括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能力。

要实现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理想愿景,不外乎社会的道德教化和个体的道德内化两条道路。就其具体路径而言,充分发挥道德社会化四大承担者的功能和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仍然是科学的选择。

第一,充分发挥网络媒介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正能量”。网络媒介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削弱网络媒介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向能量,是当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面临的主要挑战。首先,应端正对网络媒介的认识。“网络将提供积极地参与而不是消极地旁观”,网络媒介不是“洪水猛兽”,是作为信息社会具有生产力性质的要素,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具有积极作用,并能有效依托网络媒介加快其进程,拓展其广度和深度,努力构建高科技情景下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新的理论形态,形成符合时代的社会支持系统框架,逐步建立适宜大学生的“道德理想模型”和动态发展的“道德社会化监控模型”。其次,要坚持“以德治网”“以技防网”“以法规网”三者的有效协同。要三管齐下,构建起网络媒介的道德约束、技术防控和法律法规保障的新型网络媒介平台,营造纯净的网络媒介环境。再次,要全面充实网络的主流文化,唱响主旋律。不能一味地要求大学生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而要向其提供合理与充足的“网络营养”,巧妙利用大学生“网瘾”的积极一面,借助网络媒介平台,集聚并传递更多真善美的信息,让网络释放更多更强的“正能量”。

第二,充分挖掘同辈群体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道德激励和榜样示范作用。正确认识同辈群体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引导同辈群体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积极作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首先,要正视在同辈群体中形成普遍认同的道德理想的可能。同辈群体通常会形成自己特有的群体文化,成员的道德规范将受到群体文化的影响,为此,要通过社会的主流文化影响和对大学生同辈群体身心特点的把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引导同辈群体的文化向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使其文化的道德内核不断与时代的道德理想相一致,从而实现同辈群体承担并有效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正向功能。其次,要尊重和理解大学生同辈群体,与之建立良好的平等互信关系。“借鉴同辈群体的形成机制,尽量减少学校教育过程的强制成分,使之更多的成为学生主动参与、主体表达的过程。”[16]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同辈群体交往予以切实的关心和指导,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在同辈群体交往中的是非辨别能力,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社交技能,帮助他们学会用批判的态度和敏锐的思考去评价和选择同辈群体,促进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另一方面,要加强同辈群体核心人物的引导,带动整个群体向积极健康方向发展。同辈群体核心人物主要是正式群体领袖和非正式群体领袖,而重点是非正式群体领袖的教育培养和引导使用。再次,要重视对大学生“网络同辈群体”的引导。网络同辈群体是伴随网络信息化而产生的,他们可能彼此陌生,不管背景和身份,但通过网络进行频繁互动,认同相近的价值与态度,广泛进行各种信息和经验互换。网络同辈群体还会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对象和领域不断扩大,加深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这值得专题去探讨和研究。

第三,突出高校德育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的引领功能。毋庸置疑,作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主要场所,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但是,高校德育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简单的理想说教,要与当前具体的、现实的、个体的道德价值实现相结合,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符合社会需求、实现个体价值,“具有较强包容性和生命力的并能够引领和规正人们现实生活的新型主导的道德价值体系”[17]。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高校德育目标要与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社会的全面发展相协调,要强调德育目标的实效性,强调德育目标与社会需要的一致性。“20世纪道德教育的一个失误就在于道德教育与生活的脱离,致使发展人的德行的道德教育成为道德知识的教育。”[18]因此,大学生的道德理想既要“顶天”,更要“立地”,要以反映社会主义制度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领,还要与体现大学生生活规范层面的道德生活化具体对接。既要树立远大的道德理想,又要把道德知识的传授扎根于现实生活,注重对大学生进行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其次,高校德育内容要把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大德育体系。生态道德教育不仅强调了道德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更加注重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定位,使之成为人们追求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要从对大学生的普及生态道德知识、陶冶生态道德情感、遵守生态道德规范、培养生态道德行为等方面入手,构建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完善高校道德教育内容。再次,高校德育方法要重视学生道德批判力的培养。道德批判力是实现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灵魂。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批判力,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在道德评价和判定过程中的理性思维,学会善恶取舍,而且在批评否定不合理之中可以达到自我的觉悟,促进道德境界的提升。[19]只有培养学生批判力的道德教育才是有道德的教育,学校德育应该义不容辞地运用自身特殊的地位来鼓励学生思考社会道德问题,培养大学生自主的道德批判水平,使他们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和处理面临的各种道德问题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引导大学生对社会负面问题的理解和批判能力,通过他们的理性思考,提升他们的道德批判能力和社会忧患意识,增强他们与环境消极影响因素相抗争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合理的道德行动。

第四,营造家庭在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中的良好氛围。家庭是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最初场所、“第一课堂”。家庭是人类难以割舍的精神归宿和情感港湾,理应承担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重要任务。首先,要提高家长的道德社会化水平。身教胜于言教,家长要随着时代发展进行自身的再道德社会化,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道德理想,身先垂范,以身作则,做好良好道德生活的践履者。其次,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家庭物理空间氛围和精神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亲和力,以形象具体的道德事例和丰富饱满的道德感官来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从政策层面逐步改变现有“倒金字塔”形的家庭结构和在社会层面加大对农村和城市“空巢家庭”的关注,以此来扩展并实现家庭教育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更多功能。

第五,重视大学生在道德社会化中的主体能动性。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是全面完善人性、弘扬生命、促进人类幸福,在自由平等的合作中维护公民权利,在功利充斥和规则盛行的世界中完善情感,涵养德性。科尔伯格也强调道德的他律与自律的转换与道德自律的重要性。道德社会化是个体的道德内化和道德外化的过程,是使个体的道德从道德他律转向道德自律,最终走向全面自由发展。道德自律是道德内化的重要环节,是自我道德修养的过程,也是个体的主体能动性在道德领域的必然体现。大学生的道德内化,就是大学生将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融入自身品德结构之中,变为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成为支配、控制自己道德认知、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在力量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充分重视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让大学生自觉将社会对成员提出的规范要求通过主动认知并接受,形成道德自律,并切实付诸道德行动和道德实践,从而成为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

【注释】

[1]王伟忠,浙江万里学院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主任,副研究员,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

[2]张人杰:《学生道德社会化构成要素研究:进展与困惑》,《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6期。

[3][英]D.布列克里局、杭特:《教育社会学理论》,台北:桂冠出版社1987年版,第139页。

[4]赵永富:《全球化过程中中国青年道德的冲撞与重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5]贵频:《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主要隐忧问题透析》,《学术论坛》2008年第7期。

[6]李季:《媒体文化: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影响源”》,《教育创新》2000年第4期。

[7]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8]暴占光:《大学生网络生活中道德理性判断与生成策略》,《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第10期。

[9]刘春雪:《同辈群体对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影响的心理机制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10]王彩芳:《隐性德育及其校园资源的育人功能》,《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第2期。

[11]李兰芬:《论家庭道德的社会化》,《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12]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6页。

[13]鲁洁:《德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页。

[14]鲁洁:《德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页。

[15]鲁洁:《德育社会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9—60页。

[16]吴康宁:《学生同辈群体的功能:社会学的考察》,《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第8期。

[17]诸凤娟、杜坤林:《冲突与重构: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建设的反思》,《理论导刊》2012年第2期。

[18]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19]戴岳、易连云:《论大学德育中道德批判力的缺失》,《教育学报》2008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