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 打破的不只是一只“锅”
【案例呈现】
程农在武汉卷烟厂每月拿37元工资时,现任武汉有机实业公司党办主任韩行耀当时的月工资也是37元。他们当时的工资完全是按一个模式按年头增长着。
曾任武汉国资委主任、现任江汉大学校长的杨卫东评价这个时期的工资制度时说,那时,整个国家似乎只有一家企业,所有的企业也只有一个“锅”。不论企业经营形式好坏,工资水平标准相同,这是标准的“大锅饭”。这一延续了近30年的全国一盘棋的分配模式,终于在改革的春天打破。1979年,“扩权”了的企业不但拥有了利润留成权,更在分配制度上获得了内部分配权,正式开始按贡献大小、技术高低、劳动态度等对职工的工资进行调整。
职工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1980年,武汉国棉六厂改革职工奖励制度,由评奖改为算奖,职工奖金多少取决于自己付出的劳动,多超多奖,少超少奖,不超不奖。“国家得大头,企业有甜头,个人有想头,相互之间有比头,越干越有劲头!”这段话曾在职工间广为流传。
1983年,湖北省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调整,首次同企业效益挂钩,执行了30年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被撕开口子。1985年,政府不再统一安排企业职工的工资调整,企业职工工资与本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降。
程农与韩行耀至今仍不相识,但回忆这一过程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感觉到,那时不知道怎么会有那么多钱,厂里会经常给职工发钱发物,每次虽然只几元十几元,但明显感觉荷包暖和了。程农说,当时企业每月都是在15号发工资。15号之前,特别是单身职工,因为钱花完了要到处借,而在15号发工资有了钱就可下馆子,在这前后工作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这在当时被称为“十五号病”。企业扩权之后,“十五号病”不治而愈。
——资料来源:《楚天都市报》,2008年3月28日
【案例讨论】
1.“大锅饭”式的分配制度有哪些弊端?
2.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打破“大锅饭”必要性。
3.为什么说打破的“不只是一只‘锅’”?
【案例点评】
“大锅饭”是对分配领域存在的平均主义现象的一种形象比喻和概括。改革开放之前,平均主义的“大锅饭”长期阻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效率的增长。由于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农民吃生产队的“大锅饭”,“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和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劳动者的积极性不能很好地调动起来,结果是生产效率低下,生产发展缓慢,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最终导致了共同落后、共同贫穷。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关系和产品的分配关系。平均主义是一种分配关系。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产品分配方式必须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的社会条件下,“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不但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弊端丛生,严重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总结农村出现的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在全国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随后,又开始了企业扩权试点。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企实行形式多样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内部也广泛开展了以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打破“大锅饭”,推行经济生产责任制,实行按劳付酬,是中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先声。“大锅饭”被打破后,“按劳分配”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中国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日渐富足,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可见,打破“大锅饭”式的分配制度,打破的不只是一只“锅”,打破的是一种旧有的生产关系,打破的是一种极端的思想观念,打破的是一种落后的生存状况。
【教学建议】
1.本案例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第一节的辅助教学。
2.根据需要,可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特点。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其他分配方式主要还包括按经营成果分配,按资本、技术、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质上反映出劳动、管理、资本、技术、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都按贡献参与了收益分配,其中按劳分配为主体反映了劳动要素是各种生产要素中最受重视的部分。
(作者:黄沁茗、刘小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