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饱含民生情怀中共对民生问题的认识达新高度

饱含民生情怀中共对民生问题的认识达新高度

时间:2023-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十七大饱含民生情怀,高扬民生主题,彰显以民为本理念,将民生置于重要议事日程,不仅显示中共对民生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显示对民生问题的重视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了相当积累之后的必然和明智抉择。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党对于民生问题的重视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继承和发展。

案例七 港报:饱含民生情怀中共对民生问题的认识达新高度

【案例呈现】

香港《文汇报》今天发表社评说,翻开十七大政治报告,民生话题几乎贯穿始终;综观大会进程,民生问题亦差不多是最热门的话题。十七大饱含民生情怀,高扬民生主题,彰显以民为本理念,将民生置于重要议事日程,不仅显示中共对民生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显示对民生问题的重视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了相当积累之后的必然和明智抉择。这也是十七大受到内地老百姓热切期待,得到海外广泛肯定的重要原因。

社评认为,十七大报告从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和经济民生的具体政策两个层面,全面论述和回应了广受关注的民生问题。十七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清楚地表明“民生”在科学发展观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它要求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本”,要求财富的积累不能建立在对人自身伤害的基础上。比如以人的健康为代价追求增长数字,以牺牲清洁的水源、空气和土壤为代价发展工业,以牺牲弱势群体的权益为代价推动城市改造等,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所不能允许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小康社会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而是“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从经济民生的具体政策层面看,“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使经济社会发展的衡量指标体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十七大报告要求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而不是GDP“总量”,到2020年要比2000年翻两番,引起世人高度关注。因为GDP反映出一个国家总体的经济实力,却不能体现人民在经济发展中获得的实际收益。2006年GDP总量排世界第四,但人均GDP却排在百名之后。十七大将GDP“翻两番”的目标由过去的“总量”改为“人均”,体现出中央要将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战略性转变。

十七大报告中就收入分配有两个重要的新提法,一是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前一个提法是针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劳动者工资偏低的现象,后一个提法体现了平等保护物权、藏富于民的理念。两个提法统一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中。

对于老百姓普遍关心的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民生难题,十七大报告都作出了积极正面的回应。胡总书记不仅明确承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而且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内容也写进报告之中。

社评强调,民生连着国运。国家建设得好不好,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看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怎么样。民生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古代圣贤的这些至理名言时时告诫人们,改善民生、以民为本,事关国家社稷、民族兴亡,切不可轻视。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为民,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不仅“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通用语,而且推出一系列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措施。十七大将民生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不仅将令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而且将更好地凝聚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增加经济发展的活力,加快民族复兴的进程。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2007年12月20日

【案例讨论】

1.什么是民生问题?我们党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2.结合当前我国民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案例点评】

民生问题,简单地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这四大问题都是民生的基本问题。民生不仅是社会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因为民生往往与国计相联系,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程度和进步程度,而且关系到党的盛衰和政权兴亡。

党中央高度关注民生,不但把改善民生明确写进十七大报告中,而且写进了新《党章》。这在我党历史上是第一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党对于民生问题的重视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继承和发展。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唯物史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做到以人为本。

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着的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有:就业问题、上学问题、住房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环保问题、医疗问题、社保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党和政府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构“两型”社会等一系列事关国计民生的中长远规划,并在一步步推进一系列改进民生的政策、措施,如农业税的免除、农村中小学生学费的免除,城镇居民受惠医保实施、《物权法》的出台、“财产性收入”得到法律保护、政府廉租房的推出、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等。从以上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具体落实情况来看,我们党和政府的确是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真正在为改善民生积极努力。

【教学建议】

1.本案例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第三节的辅助教学。

2.本案例在使用中,可要求同学们就现阶段我国人民群众的内涵进行讨论。

(作者:黄沁茗、刘小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