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八 全球救市行动扫描
【案例呈现】
10月15日至16日,欧盟27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举行首脑会议。这是欧洲国家领导人联合应对金融危机系列行动中的最新动作,将以上周末欧元区国家商定的行动计划为蓝本,争取进一步将联合应对金融危机的范围扩大到整个欧盟。
华尔街爆发的金融海啸已经使诸多欧盟国家的金融系统遭受重大打击。继10月4日法国、德国、英国和意大利四国领导人举行小型峰会之后,12日,欧元区15国领导人在巴黎举行了有史以来的首次峰会,通过了一份联合应对金融危机的行动计划,其核心是由各国政府为金融机构新发行的中期债务提供担保,以购买优先股的方式向金融机构直接注资。
13日起,欧洲各国纷纷宣布了巨额救市方案:德国政府宣布将拿出4800亿欧元资金,其中800亿欧元将用于购买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优先股以充实它们的资本金,其余4000亿欧元用来为金融机构发债融资提供担保。法国政府公布了总额达3600亿欧元的救市方案,其中400亿欧元用于购买金融机构股票,3200亿欧元用来为金融机构发债融资提供担保。奥地利和西班牙政府当天也表示将分别拿出850亿欧元和1000亿欧元为金融机构发债融资提供担保。葡萄牙政府宣布了200亿欧元的金融救援计划。意大利政府也表示,会为拯救金融机构提供足够多的资金。在欧元区以外的英国政府也在13日宣布,将用500亿英镑救市资金中的370亿英镑注资于苏格兰皇家银行、苏格兰哈利法克斯银行和莱斯银行。欧洲各国的救市金额累计已接近2万亿欧元。
西方七国集团10日在华盛顿公布的一项行动计划包括:利用一切手段防止对金融安全至关重要的金融机构倒闭;采取一切措施确保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获得流动性和资金;确保面向家庭和企业发放贷款;确保储蓄保险和担保计划行之有效。在金融海啸的中心,美国政府14日公布了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的具体方案,政府将用其中2500亿美元购买美国大型银行的股票,作为获得注资的交换条件,这些银行必须向政府出售公司优先股。首批接受救助的包括花旗、摩根大通、富国、美国银行等九大银行。
此外,本月10日和11日,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4国集团以及20国集团先后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协调应对金融危机的立场和行动,强调了加强合作、加强金融市场的规范和监督、改善国际金融市场的总体运作等。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08年10月17日第6版
11月23日晚,人们担心、恐惧已久的美国又一家大银行破产危机,终于在狂澜即倒之际得到缓解:布什政府再次不惜血本,向本国第二大商业银行——花旗集团伸出了援救之手。
美国财政部、美联储以及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当晚发表的一份联合声明说,政府将向花旗集团提供一揽子救助方案,其中包括:为花旗集团的3060亿美元债务提供担保,并再注资200亿美元。作为回报,财政部和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将从花旗集团获得约70亿美元的优先股;在最初几年,花旗集团还要向政府所持股份提供每年8%的利息。
政府救花旗的消息传出,美国股市立刻像被注射了一针强心剂,道琼斯马上涨了近400点,标准普尔指数也上升了6.47%。而就在前一周,花旗股价在五个交易日中连续下挫,累计下跌六成,原来30多美元的股价,在最低收盘价时只剩下3.77美元。
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一个基本不同还在于,商业银行还联系着成千上万的普通储户。花旗如有个三长两短,美国各地储户再出现更大规模的挤兑恐慌风潮,这对已经死水一潭的美国信贷市场和民众消费信心,无异于雪上加霜。有报道说,花旗各支行的员工都在费尽心机地挽留住每一个客户,哪怕只是一份工资户头也不敢掉以轻心。
——资料来源:人民网《市场报》,2008年12月1日第5版
美国参议院9月27日曾通过决议,向汽车制造商提供250亿美元低息贷款,帮助企业更新设备和研发更节能的新车。这笔贷款利率仅为5%,还款期限长达25年。此后,白宫方面一度传出消息称,美国“三大”的下属金融公司将从政府的7000亿美元问题资产救助计划中获益,但这一说法很快被否认。可以肯定的是,美国政府一直关注美国“三大”的动向。11月3日,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召集众议院民主党成员,商讨如何进一步援救美国汽车业。她呼吁国会和布什政府迅速采取行动,为面临生存危机的美国汽车企业提供紧急财政援助,以避免一家甚至多家大型汽车企业倒闭,否则将对经济产生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佩洛西还与参议院领袖哈里·雷德联名致信美国财长保尔森,请求他救助本国汽车业。11月10日,刚刚当选为下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在与现任总统布什见面时,也谈及美国“三大”目前面临的困境。
欧洲汽车业深受金融危机影响,新车销量连月下滑。法国两大汽车制造商雷诺和标致-雪铁龙均推出减产计划,希望通过减产以应对汽车市场的萎缩。在美国政府宣布为本国汽车厂商提供250亿美元低息贷款后,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表示,希望获得400亿欧元低息贷款,渡过难关。
法国总统萨科奇在今年的巴黎车展上表示,欧盟应当重新考虑各国对具体产业的援助规定,以帮助欧洲汽车制造商获得与美国同行一样的低息贷款。上月23日萨科奇宣布,法国政府将采取一系列举措刺激经济发展。未来3年,政府将投资1750亿欧元拉动经济增长。萨科奇对法国汽车业尤为关注。作为欧洲理事会轮值主席的他,曾专门邀请欧盟委员会商讨欧洲产业资助计划,扶持汽车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德国是汽车业十分发达的国家。新车销量持续下滑,汽车零部件行业亦受到影响。轮胎厂商大陆公司日前宣布减少出货量,该公司在雷根斯堡的工厂已开始实行每周4天工作制。博世公司下属一家工厂的生产线目前已经停工,其余工厂已经或计划缩短工时。美国政府批准针对汽车业的250亿美元援助项目在德国引起高度关注,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呼吁政府向购买低排量环保汽车的消费者提供低息购车贷款。上月中旬,德国总理默克尔承诺,提供4000亿欧元的贷款担保,并向银行系统注入最多800亿欧元救市。同时还将从预算中拨款200亿欧元,弥补放贷后可能出现的损失。在介绍这一总额达5000亿欧元的银行业拯救计划时,默克尔强调,汽车业需要特别关注,德国政府可能参考美国的汽车援助计划,对本国汽车业进行资金方面的援助。此外,德国政府希望通过税收手段帮助陷入困境的汽车业。该国经济部部长格罗斯日前宣布,德国将修定机动车税法案,帮助汽车行业应对危机。
——资料来源:人民网《市场报》,2008年11月17日第31版
【案例讨论】
1.请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作用及其实质。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金融危机问题吗?
【案例点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加快了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中,各资本主义政府纷纷采取各项救援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危机的影响,但这些措施仍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无法改变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教学建议】
本案例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五章第一节的辅助教学。
(作者:何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