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如何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要点分析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由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它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和特征,同时又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不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不具有姓“资”姓“社”的性质,但它又从来不是同社会基本制度相脱离而孤立存在的。从历史上看,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相伴而生、相伴而长,最初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式存在于世上,但它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是人类的共有的一种文明成果,既可为资本主义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要看市场经济同哪一种社会制度相结合。
我们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作为市场经济,同样是以市场作为主要手段配置资源的经济,是由市场机制,也就是价值规律调节运行的经济,就这点来说,它与资本主义经济没有什么区别。邓小平一再指出,不能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历史形式,也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积极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能够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经济体制。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公有制为主体,因而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又有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计划与市场两个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归纳起来,包括三个“制度”和三个“体系”。
三个“制度”是: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二是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动力机制。三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阀和稳定器。
三个“体系”是:一是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二是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器。三是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案例呈现
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1]
2002年春天,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根本上回答了当时中国思想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掀起了改革开放的强大势头。从此,中国经济作出重大调整,驶入快速发展的车道。这股势头,一直保持到了今天。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率平均在9%左右;十年来,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与发展的新气象:
1994年,我国开始尝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务院确定了百家试点企业名单。
1995年我国经济提前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并制订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口号。
1996年,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既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又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这一年的夏天,香港回归。百年国耻,一朝扬眉。
1998年,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战胜了史无前例的特大洪水。这一年在金融危机席卷亚洲的危急时刻,中国成功抵御了金融风暴的冲击,在国际上赢得了崇高声誉。
1999年,我们迎来伟大祖国的50华诞,澳门继香港之后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2000年,随着第九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一万亿美元。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消除了贫困,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里程碑。
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北京申奥获得成功,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这一系列载入史册的事件使这一年成为“世界中国年”。也是在这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了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掀起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
2002年,我国“十五”计划开局良好,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着旺盛的活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进一步巩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奋斗伴随艰辛,成就来之不易。十年来的辉煌,来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来自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开拓的思想解放的新境界,来自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奋斗。
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前进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问题和曲折。从1989年下半年起。“左”的东西就有些抬头了。有人说:“改革开放要收一收,该抓阶级斗争了。”有人说:“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的风源,经营机制有资本主义的。”对于经济特区、对于乡镇企业、对于外资、对于个体户,出现了不少不利的传言,不少人的思想产生了迷茫。当时争论的焦点有两个:一个是姓资问题,再一个就是市场经济问题。
1990年2月22日,北京某大报发表文章,提出了这样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质问:“推行资本主义化的改革。还是推行社会主义改革?”作者主张凡事都要问一问姓社姓资,并且强调说这是改革道路上两个方向、两条道路的斗争。1991年3月22日,上海《解放日报》发表文章,不同意上述论调。文章指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但是,这篇文章遭到了猛烈的指责。一些杂志发表文章说:“不问姓社姓资,必然会把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而断送社会主义事业。”
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姓社姓资的论调横加干扰、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的情况,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从此,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深入人心,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的标准。邓小平结合创办特区的实践,进一步指出:那些起劲地鼓吹问一问姓社姓资的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以深刻的智慧和巨大的理论勇气,冲破禁区,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而解决了困惑中国多年的难题,给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了新的目标模式。
邓小平以紧迫的责任感,催促改革开放要大胆前进。他接连视察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谈话。这在外人看来,似乎是没有想到的惊人之举,而对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来说,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着棋。南方谈话关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精辟论述,关于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上“左”的新概括,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理论等,都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从理论上作出的新回答,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案例点评
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其结论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不言自明的。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苏联解体、东欧各国发生了剧变、我国刚经过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的时候,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还是相当激烈的。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经济运行的方式,是资源分配的一种手段,而不体现经济制度的性质。因此,这两种方式无论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都可以使用;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完全可以结合。因为我们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和国家宏观调控不仅互相兼容,而且公有制更有助于实现国家宏观调控。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实践,既有效地发挥了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又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注释】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网站。http://www.jcxy.zwv.edu.cn/skb/mao/showart.Asp?id=4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