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与当代中国就业问题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与当代中国就业问题

时间:2023-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六大接着又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就业及扩大就业在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2012年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与当代中国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政府都必须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难题,特别是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下,经济发展势态下滑,就业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而且又拥有世界上25%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压力更大,形势更加严峻。在目前这种形势下,对就业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早在2002年的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就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精确地概括了就业对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大接着又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就业及扩大就业在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指出了扩大就业的战略地位和实施措施。2012年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由此可见,党和政府充分认识到了就业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一直视就业为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点,把解决就业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