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科建设的认识问题

学科建设的认识问题

时间:2023-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近一段时间,全国召开了多个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研讨会,上海也召开了几次研讨会,主题都是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问题。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应从以学科布点为重心,转向以学科建设为重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涉及很多高校,而且这些高校中的学科点大多是新设立的。

二、学科建设的认识问题

贯彻中央[2004]16号文件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到一级学科的地位上来建设。近一段时间,全国召开了多个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研讨会,上海也召开了几次研讨会,主题都是如何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问题。国务院学位办也就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研究学科建设的一些规范。我在参加这些研讨会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有以下的一些思考。

1.把着力点放在学科建设上

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应从以学科布点为重心,转向以学科建设为重心。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涉及很多高校,而且这些高校中的学科点大多是新设立的。对一个学校来说,学科发展先是组织力量进行布点,但是,有了学科点以后,并不等于就是把这个学科建设好了。有了学科点,只是一个开端,是刚刚起步,学科建设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因此,必须集中力量进行学科建设。实际上,学科发展真正的难度是在于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实实在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没有这样的认识,不在学科建设上下大工夫,就是有了学科点以后,也难以把学科点真正建设好。

认识一致以后,从学科带头人到整个学科队伍,都必须把精力集中到学科建设上。千万要避免在申报学科点的时候大家全力以赴,而有了学科点以后,大家都认为学科建设不是自己的事情这种情况出现。从学校到学科建设队伍,不能只是把拿到学科点看作一种荣誉,更要看作是一种压力,看作是一种责任。要在认识上确立这样一种观念,有了学科点以后,如果不能很好地建设,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比没有学科点更大。反复强调这一点,目的就是要使大家对这一问题有充分的认识。这实际上也是对学科建设在认识上的深化。

2.花大力气做好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学科建设涉及多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有大量的内容,都有大量的事要做。如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战略规划研究、培养方案研究、核心课程研究、教学体系研究、队伍建设研究、评估体系研究等。在这些方面,目前亟待做好以下两件事:

首先是各学科点的研究方向和培养方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包含着六个二级学科,每一个二级学科的建设都涉及与其他二级学科的关系。学科建设要处理好各二级学科发展的关系。各二级学科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研究范围,但相互之间又有内在联系,在内容上也有很多交叉。如何处理好各二级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既把握好各自的侧重点,又形成一个整体,这是必须要理顺的关系。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要避免各二级学科之间的雷同,使不同的二级学科都能够体现出各自研究的不同重点和特色。这就需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有一个分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案,使各二级学科都有自己明确的研究目标。各学科的培养方案,必须要体现专业的性质和特点,也就是说,培养方案必须要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专业,必须要根据专业的要求来制订培养方案,而不是根据现有的教师能够上什么课为出发点来制订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的学位[2005]64号文件的精神,结合各学科点的实际,制订好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应包括学科概况、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制、课程设置、学位论文、其他学习安排、培养方式等八项内容。

培养方案的制订要注意处理以下几个重要的关系:其一,正确处理学科属性和研究特色的关系。各学科点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含区域发展)要求、本单位的学科基础和学者自身研究状况,形成研究方向的特色时,必须充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属性的要求,不能随意设置研究方向。其二,正确处理各二级学科之间以及与本学科相关学科(如:中共党史党建、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之间的关系。既要把握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交叉和渗透,又要把握它们彼此之间的区别和差异,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学科特色在培养方案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其三,正确处理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是本学科发展的基础。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研究关系党和国家建设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人才培养方案要充分体现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紧密结合。其四,正确处理整体培养和个性化培养的关系。各学科点的整体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定,为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活动,导师应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一个学科点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的基本体现,人们首先是通过培养方案来认识其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的。不能出现学科专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但培养方案却反映不出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学生所学的专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所写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都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围的不正常现象。

其次是各博士点、硕士点核心课程的确定和建设。核心课程是对一个学科专业内容的基本规范,是当前学科建设亟待做好的事情。首先,要做好一级学科层面的核心课程,即这些核心课程是各个二级学科专业都应该开设的。可以把以下的课程作为本学科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应确定统一开设的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当代社会思潮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比较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等。其次,要做好二级学科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例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一二级学科博士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问题研究”等核心课程;硕士点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核心课程,就是现在要做好的基础性工作。其他的各二级学科点也都是类似的情况。核心课程的质量和水平是反映这一学科专业水平的一个基本指标,也是衡量培养的研究生具有怎样的研究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核心课程的建设,是整个学科点建设的重要内容,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些可以由教育部或学位办来组织编写,有些可以由相同类型的学校联合起来编写,没有必要每一个学科点都自己来编写核心课程的教材,因为由一个学科点来编写既没有必要,也不具有这样的可能性。但对于课程的教学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人,使每一个导师都有自己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建设目标,踏踏实实地把精力投入到学科建设上来。只有抓好这些基础性的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学科建设才有扎实的基础来支撑。

3.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学科建设归根到底是要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支撑的,必须把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整体状况较好,队伍规模大,年龄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后续力量强,特别是有一批理论功底深厚、科研能力强的学科带头人。但是,应该看到当前高校中的教师队伍现状还不能适应学科建设的要求,无论从数量上看,还是从质量上看,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例如,学科队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比例偏低;教师队伍中专业背景复杂,相当数量的导师缺乏培养博士生、硕士生的经验;不少教师的科研能力较差,未承担过国家或省部级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也偏少。也有的单位“借船出海”(即不是本学科专业的教师担任着本学科的导师,只是挂了一个导师的名,并没有实质性地参与学科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等。这就迫切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放在首位,着力抓紧抓好学术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从已经布点的各高校来看,大多数学校的教师队伍状况都还跟不上学科建设的需要。但是,教师队伍又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是必须要抓好的基础性建设。加强队伍建设,要制订具体规划,采取切实措施,按中央要求培养三种层次的人才,即造就一批学贯中西、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造就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中青年理论骨干和后备人才。同时,要针对本学科队伍的现实状况,继续发挥各学科点带头人的作用,进一步实现导师的专业化、学科化,认真解决“借船出海”的问题,通过严格考核科研成果,促进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采取多种途径、手段和方式,在普遍提高导师整体素质的同时,努力创造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良好条件。目前,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在学校内部加强以导师为主体的队伍建设。导师是学科点建设的主体,有一支高质量的导师队伍,才能有高水平的学科点。新的学科点设立以后,在增列导师的时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进入导师队伍,必须要设门槛,坚持标准,防止一哄而上。每一个导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都有自己努力的目标。我认为,现在学科点的建设,经费不是第一位的问题,学科点设立以后,各个学校都有比较大的支持力度。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要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进行扎扎实实地建设,做不到这一点,有钱也搞不好学科建设。学科建设说起来好像比较虚,做起来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二是加强各高校学科建设之间的联系与合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已经在许多学校布了点,加强各学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资源共享、研究成果共享,根据各学校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既是加强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队伍整体力量,推进学科点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在这方面,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应该建立相互联系和合作的机制,或者建立一个能够发挥协调作用的机构或组织。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学科建设的规划和资源整合,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学科建设的支持,为学科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更好地贯彻[2004]中央16号文件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现在各级主管部门、各学校、广大教师对此已经形成了共识,并正在采取切实的措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有一个实质性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